张申友全歼昔胜增援的政府军之后,东枝城被马奎的101旅围成铁通一般,东枝城的政府军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此时,被围在东枝城的除了政府军,还有缅甸联邦边疆事务委员会主任吴登,掸邦总理索钦茂,掸邦议会主席吴昂敏,政府军东部军区司令丁吞将军。
他们给缅甸联邦政府发了求救电报,但政府军明确告诉他们,现阶段政府没有力量能够支援东枝,命东枝驻军全力阻击叛军,如无法阻挡,自行突围。
政府军做出这个决定是明智的,既然政府军不能打败国民党的残军,自然也拿掸邦革命军没有办法。
这意味着东枝被政府抛弃了。
自行突围,面对强大的掸邦革命军,就是死路一条。
但上面也没有指示他们投降。
困在东枝城的军政大佬里面,吴登和丁吞见过朱江一面,但称不上熟悉,其他人甚至没有见过朱江。想找个人出去谈判,都没有合适的人。
突然,政府军里面的索恩上校想起了一个人,杨振材。
杨振材也被困在东枝城里面。当然,他一点都不用担心他的安危。以他这些年对朱江的了解,他相信朱江不会为难他。
索恩和索钦茂找到杨振材 ,要他出城和掸邦革命军谈判。
杨振材作为曾经的果敢土司,现在的掸邦议员,代表掸邦政府和掸邦革命军谈判,确实身份很合适。
杨振材这人,也愿意做这样的事。
于是杨振材欣然答应,一个人出城面见马奎。
马奎接待了杨振材,对他很客气。
杨振材想了解掸邦革命军这次行动的目的。
马奎明确地告诉他,掸邦革命军的现阶段的目标是推翻仰光政府在整个掸邦的统治,解放掸邦人民。
“马旅长,这次东枝惨案,掸邦政府确实有责任,但事情也不是外面传的那样,我认为在一定的程度上,这次事件属于意外事件,如果仅仅因为这个事件,就要推翻政府在掸邦的统治,恐怕难以令人信服吧?”
“杨议员,你比谁都清楚,不是这个事件,也会有其他的事件,因为老缅骨子里的大缅族主义是根深蒂固的。不推翻缅族在掸邦的统治,就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民族平等,掸邦人民就永远是二等公民。甚至你就是当了议员,在老缅眼里,你还是二等公民。”
马奎没有给杨振材面子,说得很直接。
杨振材一脸尴尬。“马旅长,那你们是不是要掸邦独立?”
“这不是我们说了算的,这要看全掸邦人们的意愿。”
“政府想知道那些土司们喊的口号,到底是不是你们授意的?”
“当然不是,那是老百姓自发的,我们也无法制止。”
杨振材个人内心其实很矛盾。
他知道缅甸存在民族歧视,作为一个果敢人,他比谁都清楚。汉人在缅甸都不能自称汉族,而是称为果敢族,其他少数民族也都遭受着大缅族主义的压迫,也难怪缅甸自独立以来,各少数民族的武装反抗行动就没有停止过,但杨振材在被政府招安之后,同时担任掸邦议员和联邦议员,成了体制内的一员,内心又对缅甸联邦有了国家认同,不希望国家分裂。
杨振材带着困惑回到东枝城。
索钦茂等人马上询问杨振材谈判结果 ,杨振材没有做声,而是递给他们一张纸。
几个人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着“掸邦革命军布告”几个字,是用缅文写的。
杨振材说,布告有汉语、傣语和缅语三种文字。
布告内容如下:
东枝大屠杀事件,彻底暴露了仰光当局的反动本质,这样一个邪恶、残暴的政权,没有资格统治掸邦人民。掸邦革命军遵循掸邦人民的意愿,决定自即日起讨伐仰光当局在掸邦的政府和军队。
为保护掸邦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向全掸邦人民宣布约法如下:
一、掸邦境内所有武装力量,均需自动放下武器,否则视为反抗,所有反抗者,掸邦革命军将会坚决、彻底、全部消灭。主动放下武器者,掸邦革命军将视情况进行改编、遣送、释放,凡自动放下武器者,一律保障生命安全。
二、在大屠杀过程中犯下罪恶者,掸邦革命军将会追究其责任,予以严惩。凡主动投案者,将会视情况从轻处罚。
三、掸邦政府、议会、军队、警察、法院等机构中的公职人员,暂时安于职守,等待掸邦革命军接管。责成上述人员,在掸邦革命军接管之前,妥善保管各机关资料和档案,等候交接。上述人员中,品行良好,有一定技能之人,掸邦革命军会量才录用。
四、掸邦政府所有的财产,一律由掸邦革命军接管,以后交由人民政府管理,现在正在使用相关财产的人员须保管好公共财产,等待交接。如有趁机偷盗、转移、隐匿或携款潜逃等行为,必予严惩。
五、保护私人财产。个人合法的财产受掸邦革命军保护,不受侵犯。如有人在过渡时期偷盗、抢劫、抢夺公私财产,掸邦革命军将予以严厉打击。
六、保护学校、医院、银行、工厂、商铺、车行、马帮等,各行各业应保持照常经营,确保社会经济秩序稳定。凡有故意关门歇业、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掸邦革命军将会严厉打击。
七、维持社会治安秩序,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过渡时期,掸邦革命军将视情况实行戒严措施,戒严的时间、地域和期限,将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八、掸邦革命军军纪严格,严禁军队欺压百姓,也希望人民群众对军队的扰民行为进行监督。如有士兵随意殴打百姓、随意侵占百姓财产,任何人都可直接向掸邦革命军领导机关反映。
索钦茂等人看了杨振材带来的布告,一个个面面相觑。
布告对于政府官员来说,也就是最后通牒。
几个人对着布告,七嘴八舌讨论半天,也拿不出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