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上起来,铁山见铁梁已在整理杂乱的院子,就逗铁梁:“二哥,我看你脸堂发亮,气色不错呀,昨晚睡的挺好啊!”
铁梁笑着作势要打铁山,铁山做出防备的架势:“别动手啊,你现在打不过我的。”
妈妈拿着笤帚走出来,用笤帚头打了下铁山的肩膀:“去喂驴。”
铁梁的新婚媳妇也从新房里出来,红着脸从铁山的身边过去,伸手去接妈妈手中的笤帚:“妈,我来吧。”
“哎,”妈妈笑了,笑得是格外的舒心。铁山看了,为妈妈高兴、为二哥高兴,对嫂子的好感一下子增加了许多。他给驴槽子里添了把干草,拿了把镰刀就出了院门,
山坡上,二贵向铁山说着银生的消息:“前天我俩放羊时碰上了郑家屯的三柱,他也是放羊的,他说银生去日本留学了,还说日本离咱这儿很远很远的,要坐船去呢。”
听到银生去日本留学,铁山心里立刻波动了一下,他对俩人说:“日本和咱中国之间隔着大海,去日本是得坐轮船,在海上要走好些天才能到呢。”
“银生干啥要去日本留学?他家钱多的花不完吗?”铁成的话里带着一股子酸味。
铁山心里也不舒服,想了想还是解释说:“日本在很多方面都比咱中国先进,银生家有钱,去日本留学也不稀奇,咱国家有很多人去日本留学呢。”
三人沉默了一会儿,铁山说:“和你俩说个事,我准备当兵去。”
“你咋想去当兵,也没听你说过呀?”“是啊,说好了吗,啥时走?”两人先后问道。
“我想了很长时间,只是一直没拿定主意,前些天和我妈说了,我妈不让我去。”铁山一副苦恼的样子:“我妈是为我好,担心我才不同意的。我又不能偷偷跑了,让家里人担心,没办法,我不知咋样才能劝说妈妈。”
铁山想去当兵,二贵和铁成俩人心里是不舍的,和铁山在一起,他们俩就像有了主心骨,无论做啥事,俩人都高兴、都愿意去做,也敢去做。而铁山哥向来都是照顾俩人,从来不会让俩人吃亏的。
铁山虽然不知道俩人对他的依赖有多深,却知道俩人是不愿意离开他的。他说:“你俩不要中断练功,不管我去不去当兵,都不能把功夫落下。记住了,有一身好功夫,以后做啥事都会有信心,才不会吃亏。”
二贵和铁成对铁山哥说的话深信不疑,见铁山扛着草捆下山消失在俩人的视线中,俩人才从失落中缓过来。
铁成指着前边的一棵山楡树,对二贵说:“看见山楡子最高的枝条吗?咱俩一人十块石头,谁打中的少,谁就割两份草,咋样?”
“不行,要比,我得多五块石头。”二贵没有铁成打的准,讲起了条件。
“五块太多了,最多三块。”铁成说。
“三块就三块。”二贵说完,俩人就挑选起了石头。。。。。。
“妈,我想上奉天念书去。”铁山对妈妈说。他想好了,要想让妈妈同意他去当兵,就得想办法,不能把当兵和妈妈直接说出来。
妈妈愣了一会儿,才说:“妈知道你一直都想念书,是咱家对不起你。你知道,咱家哪有钱供你去奉天读书啊?”
“妈,如果我自己挣钱,您能让我去吗?”铁山问妈妈。
“你自己挣?你咋挣?你想下井可绝对不行。”妈妈说着,眼圈就红了起来。
“妈,您想哪儿去了,我是说去奉天挣钱。”铁山说。
妈妈疑惑地看着铁山:“你去奉天做啥能挣到钱?是不是还想着去当兵?”
“妈,您先别管我咋挣钱,您就说同意不同意我去?”铁山没直接回答,而是问妈妈。
“你不说,妈咋能放心让你去呢?”妈妈用怀疑的目光看着铁山。
铁山想了想,说道:“妈,当初咱家供我念书,是不是想让我去外面闯一闯,混出个功名来改变命运,也给您和我爸增光。”
妈妈看了爸爸一眼,点了点头。
铁山说:“爸、妈,我是想去当兵,我念过两年书,又会点儿功夫,万一在军队里混个一官半职的,不也给您二老增光吗!”
爸爸妈妈面面相觑,不知该对儿子说啥好。
铁山见妈妈的态度有了些松动,接着说:“当兵除了吃饭、穿衣,还发晌钱,再说,也不一定我当上兵就赶上打仗吧?”
爸爸被铁山说动了,不过没有表态,他看向妈妈。妈妈也被儿子说的心动起来,她怕儿子再说下去自己就同意了,就说:“让妈想一想,明天再说。”
妈妈会同意吗?铁山在山上一边割草一边想着:妈妈要是还不同意,该咋办?想着、割着,他突然扔下镰刀,对二贵和铁成说他要到黄家湾去一趟,就下山向黄家湾方向跑去。
铁山跑进黄家湾,平复了一下心绪,走进了曾渡过了两年时间的学堂。黄先生看着身着破旧衣裤、已比自己还要高的曾经的学生,感慨良多。在听了铁山的来意后,先生沉默了许久才问:“你去当兵,你妈妈同意吗?”
“我妈还没同意。”铁山说完,眼巴巴地看着先生。
黄先生想一想就明白了铁山妈妈的想法,他能够理解,哪个妈妈愿意自己的孩子离开自己的身边呢?不过,他曾经对铁山是充满着期待的,觉得这孩子没能把书读下去,就这样沉寂在山沟里非常的可惜。现在铁山想去当兵,他心里是非常支持的,也愿意帮助铁山,就说:“我可以介绍你去奉天当兵,只要你妈妈同意,你就来找我。”
“谢谢先生,谢谢大舅。”铁山说完,给先生鞠了个躬后,蹦跳着离开了学堂。
黄先生被铁山的称呼逗笑了,他很喜欢铁山,喜欢铁山身上那股聪明、不服输的劲头。他看着跑出去的铁山,心说:但愿你能说服妈妈,去军队里谋一个好的前程。
铁山没有去姥姥家,出了黄家湾,就像以前上学时一样跑了起来。他现在心情非常的舒畅,从先生的话里,他能感觉到先生对他去当兵是支持的,对回家说服妈妈就有了信心。
几年没有在这条熟悉的小路上一个人奔跑了,年少时的情怀已渐渐的离他而去,此时跑起来感觉特别的轻松——是一种长大了对自己充满着自信的轻松。去奉天,那是个很大的城市,听无数人说起过它的繁华,是他十分向往的地方。如今自己就要去那里当兵,他那激动的心情难以抑制。。。。。。
晚饭后,一家人闲下来,铁山告诉妈妈他今天去了黄家湾学堂,并把去找先生的经过说给了妈妈和爸爸。妈妈半信半疑地问道:“先生真说介绍你去当兵?”
“先生说:只要您同意,他就介绍我去奉天当兵。”铁山怕妈妈不相信,又补充道:“不信您去学堂问一问?”
妈妈看着铁山,好久不说话,爸爸说:“他一心想去就让他去吧。”
妈妈虽然一直不同意铁山去当兵,其实心里是赞成儿子去外面闯一闯的,只是心里迈不过失去大儿子铁栋的那道坎。她不是特别认死理的人,知道再去阻拦儿子去当兵,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就说:“明天赶集时去学堂,看先生咋说。”
“行,谢谢妈。”铁山高兴得跳了起来,跑出门找二贵和铁成练功去了。
隔日,铁山来到学堂时,先生笑呵呵地问:“和妈妈说好了?”看到铁山点头,先生从书案上拿起早已写好的书信交给铁山:“到奉天按这个地址找冯先生,”先生又拿起一封信:“要是冯先生不在,再去找这位王先生,他们都会帮助你的。”
“谢谢先生。。。。。。”铁山接过书信,脸色因为激动涨的通红,怔怔的站在那里,不知道说啥好了。
黄先生走上前,拍着铁山的肩膀:“铁山,我知道你是个有志气的孩子,到了军队一定要自己努力,做出成绩来,别让你爸妈失望,让我失望啊!”先生的眼神里充满着期望。
铁山握紧了拳头,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后退两步,向先生深深地弯下腰去,起身说了声再见后,就兴奋的转身离开学堂。
妈妈看到摆在眼前的两封书信,不知是为儿子高兴好,还是自己难过,总之是五味杂陈。爸爸倒是看得开:“有这两封信,咱就放心多了。”
妹妹铁香说:“三哥,你等几天再走,我给你纳双新鞋。”
铁山抬脚看了看已经露出脚趾的鞋子,笑着说:“行,等你做完我再走。”
妈妈说:“不着急,等下个集日妈去集上买块布,给你做身新衣服。”
嫂子听了走出去,不一会儿手拿着一块青布走进来:“妈,这块布正好能做一身衣服,给三弟用吧。”嫂子说着把布递给妈妈。
妈妈接过布看着儿媳妇,又看向铁梁。铁梁赶紧解释说:“妈,这块布是桂媛给我带来的,现在正好给铁山用。”
“好,妈以后再给你买。”妈妈笑着接过去。
铁山对嫂子说:“谢谢嫂子。”
嫂子脸红着说:“一家人,不用谢。”
铁梁不轻不重地在铁山的头山拍了一下,铁山故意夸张地喊道:“二哥,你打我干啥?”说完,看到一家人的眼睛都看着他,头一低赶忙溜了出去。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天空刚刚露出一丝曙光,铁山就背着上学时的书包走出了院门。爸爸拄着拐杖和妈妈送到院门外,妈妈眼睛红红的闪着泪光,妹妹挎着嫂子的胳膊站在妈妈身边。铁山说:“爸、妈,我走了。”说完看了妹妹和嫂子一眼,慢慢转身和二哥向村外走去。
在村口铁梁把三块大洋放在铁山手里,铁山疑惑地问:“二哥,你哪来的大洋?”
“你嫂子让我给你的,带上,穷家富路吗。你一个人出门,啥事多加小心,多给家写信,不好混就赶紧回家。”铁梁嘱咐着弟弟。
铁山把大洋塞进衣里边的兜里,眼睛有些湿润,说了一句:“二哥,我走了。”转身向前走去。他怕二哥发现他眼里涌出的泪水,其实他没发现,二哥的眼睛里也有泪花在闪动。铁山走出十多步停下来,转身向二哥摆了摆手,心里喊道:“二哥,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