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连忙赔着笑脸劝慰。
“爷呀,您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
“虽然,此次咱们是以五阿哥的名义得以重回宫中,但不管怎么说,总归是回来了不是吗?”
“只要能留在这宫中,日后必定会有更多机会亲近圣颜,说不定哪天皇上一高兴,就会对您另眼相看。”
听到这里,原本还怒气冲冲的弘历稍稍冷静了一些。
他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王钦所言是否有理。
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问道,“照你这么说来,皇阿玛此番召我回宫,莫非真有意要委以重任不成?”
王钦赶紧趁热打铁,点头如捣蒜般应道,“正是如此啊,爷!依奴才之见,皇上之所以会安排您回宫,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眼下三阿哥已然被皇上亲自过继给了福亲王一脉,这无疑昭示着他彻彻底底地丧失了继承大统的资格呀。”
微微眯起眼睛的王钦,嘴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继续说道,“这般情形之下,于您来说,岂不是无形中少去了一个实力强劲、不容小觑的竞争对手吗?”
另个伺候他的太监李玉,也附和着点了点头,接着分析。
“再瞧瞧五阿哥,自幼便体弱多病。”
“加上当初废后下毒的缘故,现在整日病恹恹的,瞧那副弱不禁风的样子,能不能平平安安地活到二十岁恐怕都是未知之数。”
说着,李玉轻轻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惋惜之色。
王钦附和的点头,不屑的说道,“至于六阿哥和七阿哥,他们尚年幼无知,不过还是两个乳臭未干的小娃娃罢了。”
“即便日后有所成长,可毕竟年岁尚浅,短时间内也难以对您构成威胁。”
“倘若皇上对您青眼有加、格外器重的话,那么您成为未来……”
话说到此处,王钦刻意顿了一顿,然后才压低声音缓缓吐出后面几个字,“皇位继承人也是极有可能之事呐!”
听到这里,一直沉默不语的弘历似乎心中有所触动。
也许是王钦的这一番言辞终于说到了他的心坎儿里,又或者是方才一阵闹腾让他感到有些疲惫不堪。
总而言之,只见弘历逐渐停止了手中疯狂摔打物品的举动,但那张阴沉似水的面庞却依然没有丝毫缓和之意。
他就那般静静地伫立在原地,双唇紧闭,一言不发。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整个房间陷入一片死寂之中。
就在,两人以为弘历会一直这样沉默下去的时候。
突然间,他开口打破了这份宁静,只听他缓声道,“依如今这局势来看,宫中诸位阿哥当中,论及母族家世最为显赫出众者,应当非永寿宫的那位莫属了吧!”
“皇阿玛既然要让她人来代替我的生母,那好歹也该给我安排一个家世显赫的母族啊!”
弘历满脸不忿地抱怨,他紧握着拳头,眼神愤愤不平地看着远方。
一旁的王钦小心翼翼地凑上前去,躬身说道,“爷,您说得极是。”
“可您瞧瞧现在顶替您母亲位置的这位,她家不过就是在外放为官的一个区区四品小官罢了。”
“这等身份,实在难以匹配您尊贵的地位呀!”
弘历冷哼一声,接着说道,“若将来六弟长大成人,单论家世背景,我又怎能与他相抗衡呢?”
“这对我而言,岂不是太不公平了吗?”
这时,王钦眼珠一转,压低声音说道,“爷,奴才斗胆有个愚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弘历转过头,目光落在王钦身上,淡淡地回应,“但说无妨。”
王钦连忙点头哈腰,谄媚地说道,“爷,依奴才之见,如今您的年龄已然不小,正是可以成婚之时。”
“倘若您对现有的母族家世不满意,倒不如寻一个家世良好的妻族来作为您强大的助力。”
“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弥补母族方面的不足,还可为您日后争夺皇位增添一份筹码,您觉得如何呢?”
弘历听后,微微眯起眼睛,沉思片刻,然后转身面向王钦,缓缓开口问道,“你的意思是……”
王钦赶忙接口道,“想必回宫之后,皇上定会将之前推迟的选秀之事重新操办起来。”
“到那时,爷不妨提前派人好好打探一下此次参加选秀的各位秀女们的情况。”
“从中挑选出出身名门望族、才貌双全之人,娶其为福晋或侧福晋。”
“这样一来,定能助爷在皇子阿哥之中脱颖而出。”
就在他们交谈之际,时间悄然流逝。
转眼已至雍正七年的四月,阳光明媚,春风和煦。
只见一辆辆装饰华丽的马车从圆明园出发,浩浩荡荡地朝着紫禁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车轮滚滚,扬起阵阵尘土。
时间回到半月之前,雍正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将身处冷宫之中的甄嬛悄悄地接出,并送往那座美丽的圆明园。
当甄嬛踏入圆明园的那一刻起,这里的气氛仿佛都变得不同寻常起来。
而在这座园林深处居住着的裕妃,也迎来了与甄嬛的首次会面。
就在目光交汇的瞬间,裕妃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落在了甄嬛微微隆起的腹部之上,仅仅一眼,她心中已然明了一切。
想当年,众多新人初入宫廷之时,曾一同前往圆明园。
然而,当时的裕妃却始终未曾踏出自己所居的庭院一步。
因此,对于那些新入宫的嫔妃们,她竟是一个都未曾亲眼得见。
不过,尽管如此,关于圆明园内曾经发生过的种种故事和传闻,她却是耳熟能详。
而且,她深知当今后宫之中最为得宠的乃是,居于永寿宫的仪贵妃。
无独有偶,四阿哥弘历在见到甄嬛的那一刹那间,内心的情感险些如决堤之水般汹涌而出。
其实,早在苏蓁蓁等一行人抵达圆明园之际,聪明机敏的弘历便已开始暗中留意她们的一举一动。
在此期间,他也曾数次远远地瞥见甄嬛的身影,但由于彼时的甄嬛因殿前失仪之事遭到雍正的贬谪,使得弘历并未对其过多关注。
可谁能料到,命运的齿轮竟会在此时悄然转动……
此刻,当弘历再次与甄嬛相见,他那本就满溢的不满情绪,瞬间如火山喷发一般展露无遗。
他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这个女人,那个曾经被打入冷宫、而今竟要顶替自己生母位置的甄嬛!
甄嬛敏锐地察觉到了弘历那不友善的目光,然而,她却仿若未觉般依旧面带端庄之色。
只见她轻柔地抚摸着微微隆起的腹部,心中暗自思忖:“这腹中的孩子一定要是个阿哥啊,如此一来,我在宫中的地位方能稳固……”
弘历深吸一口气,强行将心头熊熊燃烧的怒火按压下去。
毕竟,当下最为紧迫之事乃是尽快回到宫中。
至于其他种种事宜,待到面见皇阿玛请安之际,再行细细询问不迟。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便到了日中时分。
历经一路颠簸,四人终于抵达了巍峨壮丽的紫禁城。
此时的雍正,早已携同苏蓁蓁以及众多后宫嫔妃守候于宫内。
今日的甄嬛身着一袭华丽绚烂的嫔位吉服,她美目流转间,视线扫过面前那一切独属于妃位的奢华仪仗布置。
又想到前来此地恭迎她回宫的一众后宫之人,一股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顿时涌上心头,嘴角不由自主地绽放出一抹灿烂的笑容。
只是,沉浸在喜悦中的甄嬛,全然忘却了身侧的裕妃如今已是正儿八经的妃位之尊。
而今日所有的这一切隆重排场,皆是雍正特意安排用来迎接裕妃以及五阿哥平安回宫的。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甄嬛竟然误解了当前的情形。
只见甄嬛与裕妃二人端坐在辇轿之上,正徐徐地朝着后宫行进。
就在此时,距离她们不远之处,御前的苏培盛领着一众太监迎面而来。
待走近之后,苏培盛赶忙躬身行礼道,“奴才给裕妃娘娘、瑞嫔娘娘请安。”
裕妃微笑着摆了摆手,和声说道,“苏公公快快请起,不知此番前来,可是皇上有什么特别的吩咐?”
苏培盛恭恭敬敬地回答,“启禀娘娘,奴才是奉皇上之旨,特此前来接引裕妃娘娘回宫。”
接着,又转向裕妃补充道,“娘娘,此刻皇上已然在后宫等候多时了,请您速速前行。”
听到这话,位于前方辇轿中的裕妃轻轻点了下头,随即催促抬轿之人加快步伐,向着后宫疾驰而去。
而跟在后面的甄嬛,则像是突然被定住了一般,愣愣地呆立当场,原本挂在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起来,就好似被寒霜打过的花朵般失去了生机。
她恍惚间觉得,周遭似乎有无数双异样的眼睛正在盯着自己,那一道道目光犹如芒刺在背,让她浑身都不自在起来。
恰在此时,苏培盛见甄嬛这般模样,便迈步上前,压低声音轻声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