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充这座充满烟火气息的城市里,那纵横交错的市井街巷中,李老头的锅盔凉粉摊总是热气腾腾,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李老头在这行当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岁月的沧桑在他脸上刻下了一道道皱纹,但他那双粗糙却灵巧的手却练就了一手精湛的技艺。经他手精心制作出的锅盔,那外皮酥脆得轻轻一碰便簌簌掉渣,内里却柔软筋道,富有嚼劲;凉粉则爽滑细腻,麻辣的味道恰到好处,那调料更是香得仿佛能勾走人的魂魄。虽说这只是个小小的摊子,但其名声却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传扬开来,颇受周边居民和过往行人的喜爱。
一日午后,阳光慵懒地洒在街巷的石板路上,锅盔凉粉摊前迎来了一位身着破旧长衫、神情疲惫不堪的年轻书生。这位书生名叫宋生,从遥远的外乡长途跋涉来到南充,只为参加那决定命运的科举考试。然而不幸的是,他在途中不慎遭遇小偷,盘缠被盗个精光,一路风餐露宿,早已是饥肠辘辘,面黄肌瘦。李老头抬眼瞧见他那可怜的模样,心生怜悯,二话不说便递上一份热气腾腾的锅盔凉粉,和蔼地说道:“年轻人,吃吧,吃饱了才有力气做事。”宋生望着李老头那慈祥的面容,眼中满是感激之情,接过锅盔凉粉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那一口口美味的食物下肚,只觉这看似寻常的小吃此刻竟美味得如同皇宫里的珍馐佳肴,瞬间驱散了他周身的疲惫与心底的寒意。
此后的数日里,宋生每日都会准时来到摊前,主动帮忙招呼客人、收拾桌椅,以报答李老头的一饭之恩。李老头见他勤快好学,也乐得将自己做锅盔凉粉的独门手艺传授给他一些。一天夜晚,忙碌了一整天的两人在昏黄的油灯下闲聊。宋生抬头望着窗外那轮皎洁的月色,悠悠地说道:“李伯,您可知这锅盔凉粉如此美味,说不定会引来些别样的食客。”李老头听了,哈哈一笑,只当是这年轻人在说玩笑话,并未放在心上。
然而,就在那夜,宋生半夜起夜时,恍惚间瞧见摊前站着几个模糊的身影,影影绰绰,看不真切。他下意识地揉揉眼睛,再定睛一瞧,那些身影却如同鬼魅一般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宋生只觉心头一阵寒意掠过,第二天清晨,他赶忙将此事告知李老头。李老头听了,心中不禁一惊,脑海中瞬间想起曾经听闻的那些神神鬼鬼的聊斋故事,难道真有什么精怪被这美味吸引而来?
夜幕再次悄然降临,两人怀着忐忑的心情躲在暗处悄悄观察。不多时,只见几只毛茸茸的小狐狸鬼鬼祟祟地悄悄靠近锅盔摊。它们那小巧的爪子小心翼翼地捧起散落的锅盔碎屑,吃得津津有味,那可爱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李老头见它们如此可怜可爱,心下不忍,便轻声说道:“既然来了,就吃些新鲜的吧。”小狐狸们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声音,顿时受惊,转身欲逃,却听宋生也用温和的语气说道:“无妨,我们不会伤害你们。”小狐狸们犹豫了片刻,感受到两人的善意,便不再逃窜。
此后,每晚小狐狸们都会如期而至,而李老头和宋生也会特意为它们准备一些新鲜美味的食物。时间一天天过去,小狐狸们竟似通了人性,不仅不再惧怕两人,还会在摊前欢快地嬉戏玩耍,时而追逐打闹,时而翻滚跳跃,为原本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不少欢乐和生气。
考试的日子渐渐临近,宋生不得不收拾行囊,离开南充去赴考。临行前的那个夜晚,小狐狸们眼中满是不舍,它们带来一颗晶莹剔透的珠子,轻轻地放在宋生的手心,仿佛在诉说着祝福与期待。宋生怀揣着李老头的深深祝福和小狐狸们的真挚心意,踏上了前往考场的征程。
放榜那日,人群熙熙攘攘,紧张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宋生怀着忐忑的心情挤入人群,当他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在榜时,心中的喜悦如潮水般汹涌。他高中了!宋生满心欢喜地衣锦还乡,回到南充。回到南充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迫不及待地去看望李老头。而那曾经小小的锅盔凉粉摊,在宋生的帮助下,如今已扩大成了一家颇具规模的小店,生意愈发红火,顾客盈门。
每当有食客在品尝过美味的锅盔凉粉后,忍不住夸赞其独特的味道时,李老头和宋生总会相视一笑。那些与小狐狸们奇妙相遇的点点滴滴,成了他们心中一段温暖而隐秘的聊斋故事,在南充这座城市的烟火气中,久久流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