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表述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准确的表述应该是“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脱离同一性的斗争性,也没有脱离斗争性的同一性。”这是对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统一性和斗争性之间关系的深刻阐述。
- **同一性**指的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在矛盾的双方中,每一方都包含着对方的因素,相互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相互结合的倾向,没有一方,另一方就无法存在。
- **斗争性**则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趋势,表现为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差异、对立甚至冲突。它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直接动力。
根据辩证法原理,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统一性规定着斗争性,使斗争性得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斗争性又推动着统一性的发展,促使事物在矛盾中发展变化。因此,不是说同一性直接产生斗争性,而是二者在矛盾运动过程中相互伴随、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这是斗争性的一面;但同时,他们又相互依存,工人需要资本家提供的工作机会,资本家需要工人进行生产,这是同一性的一面。正是这种既斗争又依存的关系,推动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大学生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这些意义体现在个人成长、价值观塑造、思维方式培养、社会参与能力提升等多个维度:
1. **理论素养的提升**: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升理论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2. **正确价值观的树立**: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将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奠定道德和价值基础。
3. **批判性思维的锻炼**: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和理论的统一,鼓励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批判,这有助于大学生培养独立思考、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不盲目接受现有结论。
4. **应对现实挑战的能力**: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和人生选择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分析法、历史唯物主义等理论工具可以帮助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尤其是在处理个人成长、职业规划、社会参与等方面遇到的挑战。
5. **促进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不仅仅追求知识技能的增长,也要注重人格的完善、道德情操的提升,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为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打下坚实基础。
6. **参与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原则,通过学习,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参与社会服务、科技创新等活动,为社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大学生来说,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和人生规划的全面塑造,为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思想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