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难统领着百骑司,本身就是搞情报的行家里手。
对于他来说,情报和消息本质上是一种东西,无非是有没有价值的区别而已。
柳叶说的这些所谓的名闻和趣事,在张阿难眼中一文不值。
反正百骑司每天都要上报大量没有价值的消息,放着也是放着,还不如用来换取一定的利益。
不过,柳叶所说的刊物,却是引起了张阿难很大的兴趣。
“柳公子的意思是,这是一种类似于邸报的刊物,专门给百姓看的?”
邸报这种东西流传已久,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
上面会刊登一些朝廷内部的情况,包括三省厘定的某些政策,以及各地的治理经验。
不过从西汉开始,一直到千年之后,邸报都没有真正在民间流传过。
除了受到造价的影响之外,最重要的一点,还是邸报上的内容过于敏感,不适合百姓们看。
若是放到‘敌人’的手中,他们完全能够根据邸报上的内容,推测出许多有用的消息。
柳叶很了解邸报的传抄模式,更了解百骑司的强悍,因此在得知张阿难的真正身份之后,他就已经有了创办一种民间刊物的想法。
只是这一次薛家的宣传势头太猛,柳叶才把这种想法拿出来,用作压倒薛家宣传势头的利器。
“不错,这正是给百姓看的刊物,如果百骑司肯将那些无用的消息提供给柳某,柳某自然愿意付出一些代价!”
张阿难点了点头道:“那就...按月来交钱吧,百骑司会将消息提供给柳公子,作为交换,柳公子只需要负责未来那些小太监的工钱即可。”
“不过,之后应该还会有一批小太监出宫,到时候还请柳公子一并接纳!”
张阿难想得很明白,他知道在做生意的门道上,无论如何都不是柳叶的对手。
他目前最大的困难,还是安置那些小太监的问题,因为那些小太监的工钱,根本就是他出的。
一百多个小太监养起来并不费事,可两百个,三百个呢?
他这个宫中大总管不可能放任那些出宫的小太监饿死,否则的话,他在宫里的威信必定会大打折扣。
反倒不如退一步。
不光能给柳叶留下个好印象,以后办事方便,还解决了眼下的困难。
说到底,正是出于对柳叶的了解,张阿难打根起就没有想过能从柳叶身上占到一丝一毫的便宜。
“那就多谢内侍了!”
张阿难笑道:“杂家先预祝柳公子的刊物越办越好!”
促成这场交易的张阿难,心情相当不错。
不用再供养着出宫的小太监们,让他心里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相对而言,让百骑司给柳叶提供消息,本身只是张阿难一句话的事情而已,代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柳某还有一件小事,想请内侍出面。”
心情不错的张阿难满口答应下来。
“柳公子尽快直言!”
“柳某创办刊物,还需要一些写文章方面的人才,还望内侍帮忙,将这几位在长安城略有才名之人招募过来,这对于内侍而言,应该并不困难。”
说着,柳叶递给张阿难一张名单。
上面有几个人的名字,而且还都写清楚了他们的出身来路。
“李义府,饶阳人士,现居剑南道永泰...上官仪,陕州人士,现居江都...来济,新野人士,现居广陵...马周,乃常何将军府上门客!”
这几个人,是柳叶能想到的未来大牛之中,少数还不显山不露水的人物。
柳叶不可能指望着跟招募王玄策一样,误打误撞的将一位未来的大才收入麾下。
虽然让薛万彻出马,也能将这些还隐于民间的未来英才找到,但既然已经搭上了张阿难这条线,干脆直接让他出面算了。
在朝中内外,张阿难的面子可要比薛万彻大得多!
如果单论人情关系,恐怕连房玄龄都比不上他!
创办刊物这种事情,可不是简简单单写几篇文章再印出来就完事了。
既然想要在宣传势头上,彻底压制住薛家,那就要玩一笔大的!
刊物一旦火爆起来,不光登科楼用得上,其他生意也用得上。
关键的地方在于,在这个百姓生活无比枯燥的年代,一种人人能看到的刊物,代表着极为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流量!
得流量者得‘天下’,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这也是柳叶早就开始琢磨,却一直没有机会付诸于实际的新产业。
正好,可以借和薛家打擂台的机会,顺势将新产业推出来,先用来给自家的酒楼造势。
张阿难把名单仔细看了一遍,又抬起头来看向柳叶。
“这些人都不是显贵,杂家帮柳公子招募过来,并非难事,只不过...柳公子也知道,杂家掌管着百骑司,消息比旁人都要灵通得多,可为何连杂家都没听过这几个人的名字,柳公子却知道,他们拥有才名?”
柳叶早就想好了说辞。
“柳某在生意场上的朋友多,他们走南闯北,遇见过不少有才之人,柳某之所以选择他们,也是因为他们虽有才名,但并无根底,招募过来便宜一些。”
张阿难笑道:“那就请柳公子等几日吧,别人不敢说,给常何当门客的马周,用不了几日就会出现在柳公子面前!”
“多谢内侍!”
...
回到皇宫之后,张阿难立刻把柳叶交给他的名单,呈送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他知道柳叶在陛下眼中的情况很特殊,既然选择了跟柳叶合作,那就要将柳叶的动向,一五一十的全都禀报给陛下。
李世民拿着名单,满脑袋问号。
“这几个人里,年纪最大的也才不到三十岁吧?就算有才名,也只是些愣头青而已,柳叶招募他们干什么?”
张阿难只能将柳叶的话,原原本本的告诉李世民。
“若是陛下觉得这些人可以为朝廷所用,奴婢自有办法应付柳公子,只说是他们希望参加科举,无意经商便是。”
李世民没把这几位亲手缔造盛唐的未来宰相当回事。
“朕不知道旁人的情况如何,不过,像马周这般,给常何那个大老粗当门客的读书人,想来也没有多大的本事,罢了,你就把这些人交给柳叶吧,时间上也要尽快一些,朕并不想看到薛家做大。”
“柳叶能有本事打压薛家的势头,也算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