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对陈璘倒是有点印象,但却对他的儿子陈九经却没有任何印象。
至于张可大,他也只是有一些了解,那就是李九成、孔有德与耿忠明里应外合攻占登州城的时候,只有张可大的表现尚算亮眼。
综合考量之下,朱由校还是选了自己更熟悉之人,“让张可大接任福建总兵!”
袁可立并没有觉得意外,欣然答道:“是,陛下,不知浙江总兵该由何人接任?”
“你以为呢?”
“臣遵从陛下旨意!”
“东江镇副总兵现在是谁?”
“毛文龙的姻亲陈继盛!”
“姻亲?”
“对,陈继盛为了攀附毛文龙,将自己女儿送给毛文龙当小妾!”
“听说东江镇的主要将领不是毛文龙的姻亲,就是他的义子义孙?”
“因东江镇由众多海外岛屿组成,毛文龙为了能够牢牢掌控东江镇,便收了众多义子义孙与小妾!”
朱由校嗤笑道:“他这的确是更好地掌控了东江镇,但也将东江镇变成了他一人之东江镇!”
袁可立赶忙补充道:“等局势没有那么严峻之后,朝廷可以适当拆散东江镇,或调离其中一部分将领去其它地方任职!”
“有听调不听宣的毛文龙,辽东的局势很难变好,这样吧,调陈继盛为浙江总兵,并让杨御藩这个登莱左协负责辽南战场!”
“毛文龙的确日渐跋扈,将辽南从东江镇割裂开来,陛下英明!”
对于袁可立的恭维,朱由校笑着调侃道:“袁先生也开始学会恭维人了,先就这么去安排吧!”
“臣等告退!”
走出西苑后,两位新就任兵部右侍郎算是重新认识了一遍皇帝。
皇帝虽然依然不召开早朝,至于午朝与晚朝,那就想都别想。
虽然不上朝,但皇帝的思路却异常的清晰,也能够认真听取臣子的谏言,并非传说中的昏聩无能。
来到兵部后,李邦华找到袁可立道:“大司马,下官协理京营戎政,困难重重,特来请教!”
袁可立笑着打招呼道:“坐,坐,我们坐下谈!”
等李邦华落座后,袁可立再次开口道:“孟暗啊,不知有什么困难,尽管到来,我们好一同探讨!”
犹豫片刻后,李邦华还是据实说出了他发现的问题,“吃空饷、占役、操练很少等几乎所有军队存在的问题,京营现在都存在,下官本打算先从清点兵额开始,但却遭到了各军头的一致阻拦,以致下官一直无法有效开展!”
袁可立笑道:“你这哪是来向我请教的,明明是想将难题抛给我嘛!”
李邦华尬笑道:“下官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这才来请教大司马!”
袁可立权衡了好一会后,这才看向李邦华问道:“你协理京营想达成什么目的,或者说陛下想达成什么目的?”
李邦华理所当然地回道:“自然是想恢复太宗时能够碾压一众边军与敌对势力的实力,现在九边与西南处处用兵,但作为曾经无比辉煌的京营,却发挥不出任何的作用。
而且朝廷现在并不缺钱,正是我等重振京营的大好时机!”
袁可立不置可否地笑道:“理想虽然很好,朝廷尤其是内帑现在也不缺钱,但光凭这些就能恢复京营的雄风吗?
不说京营中一众喝兵血与占役的勋戚,内阁与六部九卿希望看到京营再次强大吗?”
李邦华头皮一阵炸裂,沉默了好一会儿后,这才恼怒道:“大明处处都是战事,而数量最多的京营却不想让它恢复战力,食君俸禄,却不忠君之事,全都是一群国贼!”
看着义愤填膺的李邦华,袁可立心里庆幸陛下这是找对人了,要想改变京营的现状,就需要李邦华这种不畏艰难险阻的直臣。
“孟暗啊,都说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你光心急是没有用的,你刚才说的目的虽好,但却有点不切实际!”
李邦华站起来躬身行了一礼道:“请大司马教下官!”
袁可立向下压了压手道:“坐,坐,我们坐下谈!”
待李邦华再次落座后,袁可立沉吟片刻后,这才开口道:“整顿京营,首先要明白各方势力的诉求,勋戚家大业大,他们都想从京营的军饷中分一杯羹,好用来补偿家庭。
我们文官虽然不想看到京营太强,但也不希望看到京营太弱,因为万一鞑虏再次围攻京城,还需要他们来保卫京师。
至于陛下,他的期望自然就是你刚才所期望的愿景,但陛下并非短智之人,他也不会马上让你将京营变成太宗时期的精锐。
最后,往往被人忽略的中下级京营官兵,他们大部分渴望的都是每月能够领到足额军饷,当然也有不少人希望能够出去作战,好给自己和后人争一份前程。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我们文官中大部分人谋求的是升官发财,虽然难听,但也的确如此。
不仅文官这样想,京营的众多中下级官兵也这么想!”
李邦华认真吸收袁可立的分析后,再次说道:“大司马的分析,有如醍醐灌顶,下官受教了,不知陛下现在想要什么样的京营?”
袁可立认真琢磨了好一会儿后,这才回道:“虽然我不知道陛下具体想要什么样的京营,但站在陛下的角度去看,目前陛下想要的是能够稳定京畿安全,最好能够有几支强军支援边事!
你可别忘了,陛下现在虽然不急于对京营动刀子,但却对御马监下属的勇卫营整顿却非常的严厉,不仅处置了前御马监掌印涂文辅,还扒了兵丈局大使王之心的皮,而且还从辽东与京城提拔了几员猛将。
此外,陛下还将戚金的两个儿子与勇卫营出身的王廷臣前去张家湾募兵练兵,目的何在?”
李邦华试探着回道:“陛下是想加强天子亲军,手上能有几支强大的军队?”
“这只是表面现象,虽然我无法猜测陛下的最终目的,但也知道肯定不止于此!”
其实袁可立知道皇帝加强天子亲军实力的真实目的,那就是加强皇权,但他能当着李邦华的面说出来吗?
虽然皇帝或许不介意,但也会成为别人攻击自己的把柄,他得罪太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