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击退许成名的追兵,连夜逃到则窝则溪的安邦彦和奢崇明大军,并没有在此多做停留。
则窝泽溪不管是距离水西城还是距离陆广驿,距离上都不算远。
而且他们大军同鸭池渡、大方与柔远都很远,一时之间很难聚拢这些地方的大军。
现在摆在安邦彦面前的道路,除了暂时择一处深山老林躲起来,还可以选择突袭东面的遵义和北面的永宁。
当然,要是想玉石俱焚,他们也可以选择掉头同官军进行决战。
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沿着赤水河顺流直下,攻打仁怀县和合江县。
但早有防备的赤水沿线渡口,都有官军的重重关卡,要想通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一时之间也凑不到如此多的船只。
但要是靠编织竹筏来行军,将会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一是因为距离太远,二是河流湍急,三是河道狭窄,很容易遭到两岸官军的伏击。
到了那时,身处河中间竹筏上没有什么防护的他们,只能被动挨打,跟送死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雄所则溪休整了两日后,安邦彦与奢崇明决定孤注一掷,前去攻打遵义城。
之所以不选历史上他们选过的攻打永宁,而是选择遵义,自然是他们的决定随着局势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
现在永宁有四川总兵侯良柱亲率的四川大军,自然不会是他们很好的选择。
反之,现在遵义可以说是防备空虚,非常适合搞偷袭。
而且,遵义作为朱燮元曾经的临时驻地,里面有他们急需的军需粮草。
而一直念念不忘打回老巢永宁的奢崇明,面对现在这种没有太多选择的绝境,他只能一再向安邦彦妥协。
而当安邦彦与奢崇明在雄所则溪的大山里纠结的时候,李仕奇已经带着一万大军沿着陆广河顺流之下,在乌江关登岸,返回了遵义城。
与此同时,朱燮元还让杨鹤从贵阳城向乌江关再增援了五千兵马,以应对安邦彦和奢崇明的残军沿着乌江东下,同时随时支援遵义。
而马祥麟那边,在离开水西城之后,先是直扑东面不远处的则窝则溪。
则窝则溪的地形也是低矮小山为主,马祥麟的大军很轻易就来到了则窝则溪的据点。
自知守不住则窝则溪的安邦彦,早就退到了北面群山之间的雄所则溪。
面对地形复杂且有大军驻扎的雄所则溪,马祥麟自然不敢只带着他的五千兵马深入追击,而是停在了则窝则溪。
在给安邦彦压力的同时,也哨探他们的踪迹。
安邦彦与奢崇明残军在退回雄所则溪休整后,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他们在此编制了大量的竹筏。
休整两日后,他们再次踏上了征伐的脚步,踏上竹筏,沿着偏岩河顺流直下。
因偏岩河处于群山峻岭之间,而且远离陆广驿,安邦彦他们一点都不担心会被官军发现。
不过他们并没有沿着偏岩河一直流到乌江关,而是在与马渡河交汇处,逆流转入了马渡河。
虽然逆流行军不易,但却能避开乌江关的官军驻地,绕道遵义府城的西面,给遵义来个突然袭击。
在落蒙关上岸后,安邦彦大军沿着南北走向山脉的西侧一路向上疾行。
在到达遵义城南的洛河后,他们的踪迹这才被附近的居民发现。
见自己踪迹被发现,安邦彦立马加快了行军的速度。
当他们来到遵义城南的回龙山脚下时,李仕奇已经带着贵州大军等候在了这里。
遵义城夹在凤凰山与回龙山之间的小盆地里,虽然形势险峻,但城池狭小,要想守住城池,必须要先守住四周凤凰山与回龙山的制高点。
守住四周的制高点,不仅能增加一道防线,还能避免敌军就地取材,制作攻城器械。
同时,也能阻止敌军利用居高临下的地势,在四周的山顶上利用投石车向城内投送巨石。
与此同时,当李仕奇得知安邦彦叛匪已经到达洛河的时候,立马向乌江关方向派去了信使,同时警醒四周百姓叛匪的来临,让他们四处避难。
看着山顶上严阵以待的官军,安邦彦与奢崇明等主要匪首的心顿时凉了一大截。
本以为他们已经够隐秘了,没想到官军却预判了他们的预判,提前调军前来应对他们的突袭。
看着山顶上密密麻麻的官军,奢崇明小声地朝安邦彦问道:“罗甸大王,我们是否还要强攻回龙山?”
安邦彦略作犹豫后,还是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回龙山山势和缓,我们必须攻上去,要是不拿下遵义,我们现在连军粮都没有了!”
见奢崇明犹豫不决,安邦彦语气严肃地命令道:“让你的永宁军当前锋,本王的水西军跟上!”
听到要让自己的永宁军当炮灰,气得奢崇明很想当场翻脸,“你!”
“怎么?你别忘了当初你被狗朝廷打得无处可逃的时候是谁收留的你?还有,不拿下回龙山和遵义城,你我都会被活活饿死!”
奢崇明强制压下心中的怒气,板着脸道:“好,我这就去安排进攻的军队!”
“父亲,看来叛匪是要孤注一掷,准备强攻回龙山了!”
李仕奇神情轻松地回道:“是啊,没想到朱尚书的判断真准,这安邦彦和奢崇明果然来攻打遵义城了,告诉所有儿郎们,剿灭奢安叛匪,就在此一役了!”
李仕奇的大儿子李自华与小儿子李芝华拱手高声答道:“是,父亲,孩儿这就去盯紧阵地,绝不让叛匪攻上回龙山!”
“好!”
随着叛匪阵地的号角声响起,奢崇明的永宁军开始向山坡发起了冲锋。
叛匪们举着藤牌,踏着崎岖的山路向上攀爬。
贵州军的弓箭手面对越来越近的叛匪,立即发动攻击,箭矢如雨点般朝他们的头上落下。
很快,永宁军的藤牌上插满了箭支,一些从缝隙中射进来的箭支,还是射中了不少正在攀爬的叛匪。
当叛匪接近半山腰时,贵州军立刻推下准备好的滚木和石块,巨大的冲击力使得叛匪的阵型出现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