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需要改革的地方?大人,您这话说的,咱这儿哪儿不需要改革啊!”,宋应星一听这话,差点没从马车上蹦起来。
感情自己这是上了贼船,要跟着这位李大人“微服私访”了。
李明笑而不语,望着窗外那黄土飞扬的景象,心中盘算着。
这邮政系统,简直就是个“老牛拉破车”,不给它来个彻底的升级换代,怎么对得起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吁——”
马车一个急刹车,差点没把李明甩出去。
“怎么回事?”,李明皱着眉头,这车夫是新手吧?
“大人,前面…好像有情况。”,车夫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李明撩开车帘,好家伙,标准的“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
几个穿着破烂的汉子,拿着锈迹斑斑的大刀,横在路中央。
“呔!”,为首一个刀疤脸,嗓门倒是挺大,“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
李明看着这群“业余”的土匪,心中毫无波澜,甚至还有点想笑。
这年头,土匪的素质也这么差吗?
“看来,这邮政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打土匪啊!”,李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
然而,现实情况是,李明的邮政改革,远比“打土匪”要复杂得多。
自从上次在应天府“舌战群儒”,暂时稳住了那些反对势力后,李明就开始着手进行邮政路线的调研工作。
他深知,要想改革,就必须先摸清情况。
这年头的交通条件,简直就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没有准确的地理信息,没有合理的路线规划,这邮政系统,只能永远停留在“靠人跑,靠腿走”的原始阶段。
于是,李明便安排手下的地方通信小吏,让他们负责收集各地地理和通信情况。
本以为这只是个简单的任务,没想到,这群小吏却给他来了个“集体摆烂”。
“大人,您是不知道啊,这下面的那些人,一个个油盐不进,难搞哦!”,宋应星苦着脸,向李明汇报着情况,“让他们收集个信息,比登天还难。不是说路途遥远,就是说人手不够,反正就是各种推脱。”
李明听着,眉头越皱越紧。
他早就料到,这改革肯定会遇到阻力,但没想到,这阻力竟然来自内部。
“他们到底在搞什么鬼?”,李明有些恼火。
“还能搞什么鬼?”,宋应星撇了撇嘴,“这些人啊,都是些老油条,习惯了旧有的工作模式,不想改变。而且,这邮政系统,一直以来都是个‘肥差’,他们肯定从中捞了不少好处。现在要搞改革,动了他们的蛋糕,他们肯定不乐意啊!”
李明一听,顿时明白了。
看来,这邮政系统,还真是一块“硬骨头”啊!
“大人,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宋应星问道。
“怎么办?”,李明冷笑一声,“既然他们不配合,那我们就自己来!”
于是,李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亲自实地考察。
“大人,您要亲自去?”,宋应星吓了一跳,“这…这太危险了吧?万一遇到什么意外…”
“放心,我自有安排。”,李明摆了摆手,打断了宋应星的话,“再说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想搞好改革,就必须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
说干就干,李明带着徐霞客,两人乔装打扮成普通的商人,一路向南,开始了他们的“邮政调研之旅”。
为了避免引起地方通信小吏的注意,李明和徐霞客并没有直接去找他们。
而是选择直接与当地居民交流,向他们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和通信情况。
“老乡,请问一下,这附近有没有什么比较险峻的山路?”,李明拦住一位正在田间劳作的老农,客气地问道。
老农放下手中的锄头,擦了擦汗,打量了李明一番,有些警惕地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
“我们是做药材生意的,想找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收购一些珍稀药材。”,李明笑着解释道。
老农听了,这才放松了警惕,指着远处的一座大山说道:“那座山叫‘断魂山’,山路崎岖,十分险峻。以前经常有土匪出没,你们最好不要去。”
“多谢老乡提醒。”,李明笑着道谢。
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李明和徐霞客逐渐掌握了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对邮政路线的影响。
他们发现,有些地方山路崎岖,根本不适合马车通行;有些地方河流湍急,难以架桥;还有些地方人烟稀少,通信需求不高。
这些信息,对于优化邮政路线,提高邮政效率,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然而,这调研工作,也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地方通信小吏的不配合,李明和徐霞客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
有一次,他们来到一个偏僻的小镇,想要了解当地的邮政情况。
结果,他们发现,当地的邮政所竟然空无一人。
“这…这是怎么回事?”,徐霞客有些疑惑。
“看来,这些小吏是故意躲着我们。”,李明冷笑一声,“他们不想让我们了解真实情况。”
“那我们怎么办?”,徐霞客问道。
“怎么办?”,李明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既然他们不肯露面,那我们就来个‘守株待兔’。”
于是,李明和徐霞客便在邮政所附近的一家客栈住了下来,暗中观察着邮政所的动静。
果然,没过多久,他们就发现,有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偷偷摸摸地进了邮政所。
“跟上去!”,李明低声说道。
李明和徐霞客悄悄地跟在那人身后,发现他竟然是当地的一个通信小吏。
“原来是你!”,李明心中暗道。
只见那小吏走进邮政所,打开一个抽屉,从里面拿出一封信,然后又鬼鬼祟祟地走了出来。
“他在搞什么鬼?”,徐霞客有些不解。
“他肯定是在私拆信件。”,李明冷冷地说道,“这群蛀虫,真是无恶不作!”
李明和徐霞客没有打草惊蛇,而是继续暗中观察着那小吏的动静。
他们发现,那小吏经常会私拆一些重要的信件,然后将里面的钱财据为己有。
“真是岂有此理!”,徐霞客气得直咬牙。
“看来,这邮政系统的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李明叹了口气,“这不仅仅是路线的问题,更是人的问题。”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考察,李明和徐霞客初步掌握了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对邮政路线的影响,也发现了邮政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
虽然获取了部分信息,但李明总觉得,似乎还缺少了点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他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陷入了沉思,而徐霞客则在一旁,欲言又止…“大人,咱跑了这么多地方,腿都快跑细了,可这偏远地区的信息,还是像雾里看花啊!”徐霞客灌下一大口凉茶,抹了抹嘴,愁眉苦脸地说道。
他感觉自己这趟跟着李大人出来,简直比写游记还累,这邮政路线调研,跟爬山涉水也没啥两样了。
李明捏着下巴,望着桌上摊开的地图,也是一筹莫展。
那些容易到达的地方,信息收集得差不多了,可偏偏是那些山高皇帝远、鸟不拉屎的偏远地区,情况依旧不明朗。
没有这些地方的信息,邮政改革就如同瘸了腿的鸭子,走不远啊!
“难不成,咱们还得亲自去那些犄角旮旯走一趟?”徐霞客想到那可能遇到的豺狼虎豹、荒山野岭,不禁打了个哆嗦。
李明摇摇头,“不,那样太费时费力了。得想个法子,‘曲线救国’!”他眼珠一转,突然想到了什么,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霞客兄,你有没有听说过…民间高手?”
徐霞客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大人的意思是…那些走南闯北的江湖人士?”
“没错!”李明打了个响指,“他们消息灵通,足迹遍布各地,说不定能帮上大忙!”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看到了一线曙光。
然而,就在这时,客栈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夹杂着马蹄声和叫喊声,越来越近… 李明和徐霞客对视一眼,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不好!” 李明猛地站起身来,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客栈的门就被“砰”地一声撞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