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又自转了三天,严格来说,现在已经不再是蓝星了,核战的硝烟终于散去,然而和平的曙光并没有因此而到来,核冬天却如曾经网上的“大神”们的预言一样降临。
如果现在外太空还有卫星,空间站的话,还能拍下这颗星球的照片的话,照片上的星球必将是一片灰暗色。
蓝星变成了“灰星”
灰星继续自转十五天后
灰星的地表世界仍被厚厚的尘埃和灰烬覆盖,阳光变得微弱而苍白。
曾经繁华的城市,如今成了一片又一片,片片连绵不断的废墟,高楼大厦的残骸在寒风中摇摇欲坠,街道上原来的景观植物和树木已经枯萎,偶尔有几只受过核辐射的老鼠在角落里窥视着外面的世界。
在城市的边缘,一群幸存者艰难地生活着。
他们穿着破烂脏旧的衣服,脸上写满了沧桑和疲惫,食物和水源变得极其稀缺,他们不得不依靠废墟中的残存物资和偶尔的狩猎来维持生计,每个人都在为了生存而挣扎,双目无神,人只为了生存而生存。
农村的景象则也是一片荒凉。
庄稼地里的植物因为辐射和严寒而枯萎,只剩下光秃秃的土地和枯死的枝干。牲畜们早已不见踪影,家禽也寥寥无几。
村民们聚集在简陋的庇护所里,山洞里,依靠着为数不多的储存粮食度日。他们时常望着天空发呆,期盼着沙尘的散去,阳光明媚的春天到来,但心里却没有底气,担心这个春天恐怕再也不会来了。
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植物和动物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植物因为辐射而变异,长出了畸形的叶片和果实;一些动物则因为食物链的断裂而灭绝,只剩下少数几种适应力强的生物在夹缝中生存。这些生物或是变得异常凶猛,或是变得胆小谨慎,它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适应着这个残酷的新世界。
在这个核冬天里,人类不再是世界的主宰,人们开始慢慢适应环境,寻找新的生的出路。全球生活将迎来新一轮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甚至进化的方向也开始偏转
———————————————
“人类外星生存体验基地”,这个张浩宇一开始就是以此为幌子打造的末世基地,在经历半个多月的前期适应与调整后,基地生活渐渐走上正轨,各项基地生活规则也逐渐制定成熟。
现在基地里的环境监测人员刘伶,一位二十七八岁的大龄美女,因工作优越,刚刚认识了个富二代,两人还没有突破关系更进一步呢,就被高薪应聘到基地,想着自己将来变“豪门”的刘伶,毕业于某高校医学院微生物系,后又进修了环境工程系相关专业,这样的全才是不容易通过招聘得到的,还是小妹经郭淼淼通过关系,对在某单位里工作的刘伶,许以年薪百万加高额奖金才挖过来的。
原来郭淼淼回到首都市,不过是为了让父母少担忧,让相亲对象万家少找事罢了,她其实也是知道万杰还没有在外边玩够,是不会过早提出结婚的,所以先回家一趟,顺便自己还有些私事要办。
“当当当,”基地经理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张经理,这是外界内外隧道口空气成份表,这是基地进排气孔空气成份表。”环境专家刘伶对张雨桐道,
环境空气成分含量检测表,张雨桐原来也是看不懂的,通过张浩宇查数据库的资料,将末世前的正常值对照数字打印在数据表上面,加上环境专家刘伶几天来耐心的解释,现在张雨桐也基本能看懂了
“外界的核辐射值越来越高了,咱们内部的空气质量还是达标的”
张雨桐点点头道。
“刘姐,那外面空气突然有一天辐射值升高过多,咱们的过滤器处理不过来,造成基地空气核辐射超标咋办?”张雨桐有些担心的问道
“张经理,放心,这个问题张老板和徐队长他们早就想到了,前几天他们自己,设计制造了一个核辐射超标报警器,报警器和空气过滤装置相连,一旦外界辐射量接近超标,报警器就立刻工作并报警,连接的过滤器同时停止运行,咱们基地面积大,又有植物自循环供氧,短时间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的,所以就算外界核辐射突然超标,我们基地的氧气大体上是够用的”。
张雨桐听明白了,就是万一外界空气不能用了,基地内部的植物产生的氧气也基本够用,其实到时候差一点,哥哥早就储存了大量的氧气,就是怕万一有一天氧气不足,而做好的应对措施。
怪不得大哥当初不能将此事宣扬出去,如果基地里面人口再增加一些,氧气真的是个大问题呀,到时候氧气不够,再用外界被污染的氧气,那打造基地还有何意义?
“好吧,我记下了”
这是环境工作者每天要做的工作,刘伶每天做完几处检测,把检测报告拿过来到张雨桐这里存档,就是她工作的一部分,例行完公事后,
张雨桐看见了刘伶脸上掩饰不住的忧伤
基地里生活的大部分人都有这种神情,他们不是在担心自己的生存,而是在担心基地外末世中苦苦挣扎的亲人。尤其是根本得不到亲人的任何消息,才是他们最痛苦的。
这个适应过程肯定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所以哥哥告诉管理层的人,一定要对其他人多加关爱,心理上要疏导,生活上要照顾。
“刘姐,这个送给你”,张雨桐拿出一盒化妆品
“不用了,张经理,谢谢你!”刘伶拒绝道。
“拿上吧!,是我私人送给你的”
“张经理,这个实在是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这个化妆品是保持肌肤活性,缓解衰老的,在末世前也是价格不菲,何况还是奢侈品名牌。
“什么贵重不贵重的,在我眼里他对你有用就够了,你看刘姐你的工作特别辛苦,只有你们几个少数的工作才是单独一个人完成的,你为我们基地做的贡献我们都看在眼里,这是我私人送你的,是因为我们都看中你这个人呀”
“我这个工作暂时也不累,何况我也不是独自一人,陪我的还有一个智能机器人“芯环境”呢!”想着那个机器人和张老板给他起的名字,刘伶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原来张浩宇购入的大量机器人,现在正由他和林苏雨,进一步的改装和输入程序等,让智能机器人变得更人性化,逐步参与基地许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