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的事情解决,东西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地方存放,他也没了后顾之忧。
接下来的几天,常顺依然是在拆迁区,渣土场忙碌着。
应该是催进度,规划中有一条主路要通过这里,拆迁区搬迁的速度越来越快。
除了几家钉子户,该搬走的人,基本上已经快搬完了。
挖机进场,已经开始局部拆除房子。
之前买房的空闲时间,以及这几天,他买到的旧书、旧衣服以及其它物品又有不少。
其中在买的旧书纸里面,他们发现了一张“喜报”、一份老房契、一封带有两张“文二”邮票的老信封。
喜报是特殊年代,上面中心位置有伟人图像,图像下方有语录: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里面的内容大概是某某同志满怀豪情,响应号召,积极要求到农村去,在某地安家落户,希望能为建设做出新的贡献等内容。
日期是一九六九年。
老房契是五十年代的,面上写有“苏南区上海县土地房产所有证”,还盖有“上海县……”印章。
看见这,他感觉很奇怪,难道在五十年代的时候,这边还属于苏省管辖吗?
文二邮票比较稀少,包括其它的文一、文三、文四、文五…………等,都很值钱。
两张文二,是伟人大招手图案,邮戳盖在边角位置。
他曾经在古玩市场逛,听一些玩邮票的人说,当年盖邮戳是不能盖到伟人面部的,不然很大可能会受到处罚。
可见一些事情,必须讲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
在两个拆迁户的家里,常顺也买到了东西。
其中一家,他购买了2瓶83年的黄酱茅台,32块银元,一对花瓶。
黄酱茅台比普通茅台要稀少。
目前03的黄酱茅台,大超市的售卖价格是750元\/瓶。
普通茅台要便宜一半的价格,大概370元\/瓶左右。
2瓶茅台不便宜,他花了2600块钱。
不过这价格肯定是捡了漏了。
等再放十几二十年,一瓶这样的老酒,价格不会低于10万。
32块银元,都是袁大头,其中三年的26块,八年的1块,九年的3块,十年的2块。
26块三年的里面有一块“o”字版,这个是普通三年价格的两到三倍。
拆迁户可不懂这些,还是当做普通的价格出售的。
32块银元,商谈的价格是3500块钱。
花瓶高约一尺,是民国时期的粉彩松鹤图案瓶,画得很好,看上去很精美。
另外一个搬迁户,也卖了银元给他,有11块,还卖给了他一把大刀,一个香炉。
11块银元,比较普通,都是3年的,也没特别的版本。
大刀是红军用过的那种铁刀,重约两三斤,长度80公分左右,很像《亮剑》里面李云龙用的那种。
这把大刀,刀身有岁月留下的锈迹,但刀口依然锋利。
在那个艰苦年代,装备虽然没有小日子的刺刀精致,但制作简单的红军大刀,依然干翻了不少的敌寇。
相比较一些藏家热衷于收藏鬼子的军官战刀,常顺觉得还是这种红军大刀看着顺眼。
香炉不是铜的也不是铁的,是瓷器材质,单釉豆青色,有点像龙泉窑,盆子的造型,顶口直径约18公分。
仔细看,香炉不是完全规整。
他听很多内行人士说过,不完全的规整才是对的,古人制作瓷器,都是手工。
只有现代的机器工,个个规整,个个一样。
香炉应该是老的,怕遇到假货,他只出了100块钱。
去拆迁区收东西,就是收破烂,价高了宁可不要,也不能冒险。
还是之前说过的那样:“价格越高,风险越大!”
在废品收购站张老板那边,他买到了一个船上用的“老船锚”。
这个船锚高度有一米二左右,很重,纯铁的重量,54斤。
可惜的是,它的底部有一个钩子残了很多。
看它的年份,至少民国时期。
船锚表面黑亮黑亮的,虽然是铁的材质,但似乎形成了保护膜,没有继续锈蚀的痕迹。
搞回收的柴老板卖给了他一个黄花梨的老算盘,一个伟人铜像。
黄花梨老算盘是在买的六个算盘里面发现的一个,购买的价格很便宜,就是当普通算盘买的。
伟人铜像,年份很近,就是十年之前的,纪念伟人诞辰100周年。
在拆房子的马、石、吕三位师傅那边,他买到的好点的物品,是跟道教相关的东西。
一套木雕令牌,一个刻有纹饰图案的龟壳,5个“令”旗、一个手握老铜铃、一把木剑以及一个木雕真武大帝造型像。
木雕令牌有5块,都是雕刻的道教符文,有的面上写的有字:“五雷号令”、“太上老君勒令”、“降妖除魔”。
龟壳很厚实,面上刻有太极八卦图以及其它符文,很有年代感。
5个令旗,都是三角形,分东西南北中,面上绣着“令”字。
布料看上去很陈旧,画有人形图案、符箓、盖有朱砂印章。
画符的人应该是高手,画的这符一气呵成,很美观。
手握老铜铃像林正英手里拿着的那种样式。
木剑黑乎乎的,似有火烧过的痕迹,表面雕刻有符文,剑格面上刻有太极图案。
入手很重,不像桃木那样轻飘飘的。
仔细想了想,他突然间感觉这可能是雷击木的。
曾经听拆迁寻宝之类的小说,他听书里面提起过。
雷击木辟邪效果更好。
木雕真武大帝,曾经刷过漆,但因为时间过久的关系,局部很多地方已经脱落。
这些道教用品,据马、石、吕三位师傅所说,也是他们在一家历史建筑老房子的顶棚上翻出来的。
除了购买别人的物品外,常顺自己在拆迁区那些搬走了的住户家寻找,没花本钱,不算那些普通的,他也找到了两样比较好的物件。
一把老扇子,一个陶瓷罐。
老扇子坏掉了,里面的纸张已经脱落,不过扇子的“扇骨”还在。
最外面的两片最大的“扇骨”,雕刻着松竹、侍女图案,看着十分的细致,活灵活现。
最重要的是,有一个落款——“王星记”。
王星记,是百年老字号,制作扇子的。
看扇子竹面的颜色,红褐色,加上包浆,使用过的痕迹,雕工,这骨扇怎么的也能到民国时期。
不要觉得扇子便宜,一些雕工好的,历史久的,收藏的人很多,价格高昂。
那些明清时期的老扇子,价值几十上百万的不是没有。
或许正是因为扇子坏掉了,所以看见它的人都没有拿走。
陶瓷罐是马口窑的,黄褐色,高约20公分,看上去很精致,面上写有“增产节约”四个字,还画有谷穗、包谷等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