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卷末,我很早之前就想写了。
因为这些故事,我从三年前就在构思。
写它的原因很简单,我看小说看了快十年了,一直有看小说是浪费青春的言语在我耳边,所以我想写一本小说,证明这句话的错误。
在我眼中,无论是什么样的小说,言情也好、热血也罢,哪怕是一本文笔很烂,、题材很老套的故事,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世界。
区别在于,这个世界,只活在作者一个人的脑海中。
所以,我对作家的理解是:将这些别人无法想象到的世界,以尽可能通俗而生动的方式推广出去,最后让其活在一个个人的脑海中,甚至流传在历史中,被一个个人看到。
不需要多,只要有一个人能在一个瞬间和这个世界产生共鸣,就足够了。
因为这些,我一直认为作家这个职业是神圣的,一个好的故事真的能让一个个人得到质的改变。
我,就是被改变的人之一。
这些年,我看过很多小说,什么类型的都有。
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那是我人生最为暗淡的一段时期。
也不算什么大事,无非初步感受到了社会的险恶与人性的凉薄,从现在看来,其实连校园冷暴力都算不上。
但事情就是那么神奇,当我认识到我被孤立的时候,我的情绪不可避免的被影响了。
可能这件事会让我看上去很脆弱吧,那时候的我开始了自我否定的循环。
那个时候我觉得做得最蠢的一件事,是天天一下课就在教室里面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同学都说我和丧尸一样。
其实我那时确实想做个行尸走肉,我也的确迷茫。
上升到一个高大上一点的问题,我那时对一个问题十分疑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所幸,之后的小说给了我答案。
我犹记得那个时候,我废寝忘食地看一本本小说,想象力很好的我在不断尝试进入那一个个世界,和一位位作家产生共鸣。
我不是个完全注重现实的人,相反,我带着点浪漫主义。
也可能是那时我情绪的不稳定,让我获得了更为突显的共情能力。
总之,我感受到了一个人的思想到底会有多么壮阔。
我至今无法理解,这么多故事,这么大的世界观,到底是怎么在一位位作家脑中形成的。
所以,这些小说救活了思想渐渐死去的我,让我相当于重获了第二次新生。
我想,这就是网文小说这一形式存在的目的之一:以简单而方便的形式,用便捷的语言,将一个个鲜活而热烈的思想传播给更多的人。
就像我很推崇的一位作者在他书中体现的:对抗和融合是那本书的主色调。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态度呢?
这也是我想写一本小说的原因。
我敬佩作家的另一个原因,是一个好的作家,思想一定是高尚的。
这里的好,不一定指流量、故事,而是一颗想把故事写好的心。
我能在这些书中学习很多道理,与现实相互印证,最后充实自己,去拥有更好的生活态度。
写一本小说,必然带有那位作者自己特有的风格,也一定带有他当时最为纯净与强烈的情感。
不然,也写不出这么生动的故事。
这份情感,不是纯为金钱的笔者所拥有的,这些成就,自然也不是他们能得到的。
作为一个新人作者,我其实对很多事情还不是很熟。
就像我不懂什么在最开始写书的时候买流量,从而更好的出名。
我看了看那些当红作者,似乎没有一开始就写长篇小说,好像最好的方法是优先参加征文活动打出名气。
而我这本,却是预期要写三百万字的小说。
一开始就是王炸的难度我看到了,就像最开始的时候我在最关键的开书时间内,意外的阳了。
世界就是这么奇妙,从新冠爆发以来,我从没感染过一次,那段时间发奋图强整天窝在家中码字,却感染了。
这促使了我第一次断更。
第二次,则是我没有预估好开学军训的累人程度,以至于预留的存稿完全没法跟上。
包括现在,说个很无奈的事情,我还是没有存稿。
但是我每次在发表之前都会看上两遍剧情,所以呈现的是我能力范围内最为尽力的文字。
只能说,我还是对写小说这件事的难度看得太轻了。
不过,每当我想要拖一拖的时候,我都会有个信念:至少把这本写完!
因为它真的寄托了我对小说的所有念想与我对处事的理解,我希望能有人看到。
一开始,我就不是抱着赚钱的想法写的这本小说,这也是我选择在番茄的原因。
好了,以上是我很早就想说的,关于我为什么写这本小说的故事,接下来我聊一下小说里的剧情。
第一卷是一个起始,是一个故事渐渐拉开帷幕的过程。
这也是我思想最开始的启程过程。
一个第一次初步接触社会的人,是怎么一步步了解世界的真相的。
所以是初行,所以需要经历。
就像我在卷首语中写的一样,这个阶段的人,是应该去经历的,但最重要的是从经历中懂得些什么。
嵇漠和嵇枫其实都可以看做是我对我自己的一个缩影,之所以用两个角色,是我觉得有些我想体现的性格放在一个人身上会显得十分矛盾和割裂。
就像嵇枫的健谈和嵇漠的少语。
这也是我的一次挑战,因为双男主的线确实不好写。
就像这一卷,我对嵇漠的刻画明显高于嵇枫,哪怕我告诉我自己,这一卷主要是对嵇漠的影响,也无法弥补这一点。
就好像,嵇枫是一个重要的配角,而不是主角一样。
这一点,我会在后面的剧情里面渐渐更正,争取做到两人戏份的相近。
但是,因为后期剧情的设计原因,我可能还是会有些突出嵇漠,但是差别不会像现在这么大。
除了人物,还有剧情上的事情。
之所以用兽潮入侵作为这一卷的结尾事件,一是这件事在两个快要结束十三年学海生涯的少年面前具有极大的冲击力。
性命相争本就是经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这种不止一个人的战争,就更是能体现“懂得”两字的题材。
二就是,在我开始看小说的起始,那本小说里面有一个和兽潮相关的剧情。
内容放现在看其实没那么出彩,但是我觉得这是值得纪念的。
在这一卷,我埋了些伏笔,之后的剧情会逐步向各位展开,相信各位也看出了一些。
简单说完了第一卷,那么,之后就是聊聊第二卷了。
就像我在第一卷结尾写的,如果世界是一场演出,那第一卷就是开幕
那么,第二卷就要开始正式接触各方势力,将这个世界更为完善了。
所以,第二卷的字数会比第一卷多很多,我会让我脑中的世界清晰的呈现在你们面前。
而紧随着第一卷而来的剧情,很明显,是集训。
在这里,我说句题外话。
很荣幸,我能和我推崇的另一位作家一个平台写小说,可以说我选择这里也是受了这位大佬的影响。
而新一段的剧情,也是我在看了他的小说以后来的灵感。
再次感谢。
不过,我不会写一些重复的集训内容,我打算写一些别的。
这一卷的主题是观察,我想写些现实中很常见、很不常见、又或者很具有代表性的人。
我想体现在我意识到我要去懂得些什么以后,我观察到的东西。
由此,我想到了第二卷的卷名:
【千面人心】
卷首语:人心有千面,历久可明晰。
此非皆为弊端,但凭观何。
此种深意,愿君尽知。
好了,这次总结结束了,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