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寻轻轻地抚摸着妹妹陆菱的头发,眼中满是宠溺之色。
他转过身去,伸手解开身后那个包袱。从里面拿出一把散发着诱人香气的花生糖,蹲下身子,将手伸到陆菱面前,并轻轻摊开掌心。
“菱儿,看,哥哥给你带了好吃的花生糖!”陆寻柔声说道。
陆菱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她兴奋得小脸通红,用软糯糯的声音欢快地回应道:“谢谢哥哥!”
说完便迫不及待地伸出小手,从陆寻手中抓过一颗花生糖,放进嘴里细细咀嚼起来。
陆菱不仅模样乖巧惹人喜爱,而且和自己的女儿陆嘉嘉长得十分相像,尤其是那眉眼之间,简直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每次见到这个小家伙,陆寻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女儿小时候的样子,那时的陆嘉嘉也是这般活泼可爱。
此刻,他的心顿时变得无比柔软。
站在一旁的弟弟陆一鸣眼巴巴地望着陆寻手里的包袱,眼神中不由流露出一丝期待。
陆寻自然没有忽略弟弟的渴望,他微微一笑,再次把手伸进包袱里摸索起来。
不一会儿,他便又掏出了一把糖果,同时还拿出了一套精致的文房四宝。
说起这套文房四宝,是陆寻之前与沈蕸音一同前往徽州时带回来的。
当时,沈蕸音听闻这些文房四宝品质上乘,便特意嘱咐陆寻多挑几套,以备日后送礼之用。
而陆寻也深知文人对于笔墨纸砚的讲究,所以在挑选时格外用心。
可以说,这套文房四宝无一不是精品中的精品,绝对能够令任何一个爱书之人欣喜若狂。
陆一鸣满心欢喜地接过这份礼物,双手紧紧地将其抱在怀中,生怕一不小心就会失去似的。
他激动得满脸通红,声音微微颤抖:“谢谢大哥!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套文房四宝!”
陆寻感恩父母养育之恩,因此即便离家多日,也未曾忘却要给他们带回一份礼物。
对于父亲陆老二,他挑了一坛马奶酒以及一根质地优良的烟杆,此外还准备了满满一袋上等的烟丝。
当陆老二接过这些礼物时,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他立刻拿起烟杆,熟练地将烟丝装入其中,然后美滋滋地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
那从未体验过的美妙滋味让他瞬间沉醉其中,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满足而又幸福的笑容。
送给母亲袁氏的礼物,则是一支精致华丽的鎏金银发簪和一对沉甸甸的银手镯。
袁氏满心欢喜地接过这份礼物,小心翼翼地将发簪插入发髻,又轻轻套上手镯。
刹那间,她整个人焕发出一种别样的光彩,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十几岁。
陆寻望着眼前其乐融融的一家人,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只要能看到家人开心的笑脸,一切付出都变得微不足道。
陆寻回家的消息早已传遍整个村子。
村长和族长听闻后,纷纷亲自登门造访陆家。
在这个小小的村落里能够走出一名秀才实属不易,这不仅是陆家的荣耀,更是全村人的骄傲。
村长满脸笑容地看着陆寻,亲切地问道:“寻儿啊!你如今这秀才可算是考上了,年纪也不小啦,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成亲之事啦?”
一旁的袁氏听闻此言,连忙接口道:“村长说得极是!这亲事确实得赶紧张罗起来咯。昨日那县丞府竟然还派了人过来向咱家说亲呢!”
陆寻一听母亲这话,赶忙说道:“娘!孩儿心中早已有了心仪之人,此次回来正打算请您去上门提亲呢,您千万莫要应下旁人的婚事呀。”
袁氏微微一怔,随即追问道:“哦?是那沈家姑娘?”
陆寻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正是她。”
袁氏皱起眉头,有些不满地数落道:“她家现今也就是个普通富商罢了,她的外祖曾经还被流放他乡,这样的家世背景又能给你带来多少助力呢?以你的人品和满腹才华,理应寻觅一个能够全力支持你的岳家才对。”
陆寻脸色一沉,郑重其事地反驳道:“母亲切不可如此轻言!若不是当初有沈家支持我,我又怎能如此顺利考中秀才呢?再者说了,她的兄长以及表兄弟皆已中了秀才,论起来我与他们相比,反倒是高攀了人家呢。”
袁氏听后嘴里仍忍不住低声嘀咕着:“即便如此,那也远远比不上县丞家的权势地位啊……”
陆寻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说道:“娘啊!您可知道那沈姑娘的叔祖现如今已被封为晋平侯!家中还有两位叔叔正在军中职掌要务呢。要说嫌弃,恐怕也只有人家嫌弃咱们家的道理,像我这样一个小小的秀才,在他们眼中不值一提!”
陆寻心里清楚,自从母亲知晓他考中秀才之后,前来奉承巴结之人定然不少,母亲被众人如此吹捧追捧着,一时之间难免会心生得意之情。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母亲的野心竟然也跟着膨胀起来了。
一想到沈蕸音相赠的那些银子,陆寻就觉得胸口仿佛被一块巨石压住一般,沉闷得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然而面对自己的亲生母亲,他又实在不忍心对其疾言厉色,只得耐着性子和袁氏解释其中的利害关系。
银子的事情还是稍后再同袁氏说说吧,这家里的宅子以及新添置的那些田地可都是沈蕸音给的银两才得以置办下来的!甚至连即将用于提亲的这笔银子也同样出自于沈蕸音之手。
若非前世里二人曾是夫妻,又怎会如此大方?无论如何,都绝对不能够让袁氏对沈蕸音有丝毫的轻视之意。
袁氏却万万没有料到,原来沈蕸音的家世竟是如此显赫。
她不禁为自己方才所说的那些话语懊悔不已。
赶忙开口向儿子询问道:“寻儿啊!你说像沈姑娘那样好的家境,她们家会不会嫌弃咱小门小户的呀?”
听到母亲的担忧,陆寻连忙宽慰道:“娘,您尽管放宽心就是。沈姑娘的家人都十分和善,绝非那等嫌贫爱富之人。既然他们已然应允了这门亲事,您只需安心前去提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