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太守府,王厚正襟危坐,细细翻阅着手中竹简,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荆州英杰的名录。
“水镜先生举荐之人,果然各个不凡。”王厚放下竹简,赞叹道。司马徽,号称水镜先生,隐居荆州,以善于识人而闻名天下。他此前向王厚推荐了不少人才,如今这份名录,更是汇聚了荆州的精英之俊。
王厚的目光落在一个名字上——庞统,字士元。水镜先生对他的评价极高,称其“南州士之冠冕”。
“季常何在?”王厚唤道。
马良应声而入,躬身行礼:“王将军。”
“季常可知庞统庞士元此人?”王厚问道。
马良答道:“略知一二。此人学识渊博,才智过人,可惜……”
“可惜什么?”王厚追问。
马良略一犹豫,说道:“可惜此人容貌丑陋,性情孤傲,不善交际。”
王厚笑道:“英雄莫问出处,相貌何足道哉!季常,你速去寻访庞统,就说我王厚诚心邀请他前来襄阳共商大事。”
马良领命,正欲退出,却又想起一事,说道:“将军,据我所知,庞统似乎有意投奔江东孙权。”
王厚闻言,不禁莞尔一笑:“江东?他若是去了江东,恐怕要碰一鼻子灰了。”
“将军何出此言?”马良不解。
王厚解释道:“孙权此人,虽然也爱惜人才,但更注重外表。庞统相貌不扬,恐怕难以入他法眼。”
马良恍然大悟:“将军高见!我这就修书一封,派人送往江东,务必将庞统请来襄阳。”
柴桑城,吴侯府内,孙权正来回踱步,眉头紧锁。荆州失守的消息传来,让他心急如焚。
“这王厚,当真难缠!”孙权咬牙切齿道,“孤本想趁曹操与刘备相争之际,夺取荆州,没想到却被这王厚捷足先登!”
就在这时,诸葛瑾快步走进,脸上带着喜色:“主公,喜事!天大的喜事!”
孙权停下脚步,看向诸葛瑾:“子瑜有何喜事?”
诸葛瑾拱手道:“主公,有一大才前来投奔,臣已将他引荐而来。”
孙权精神一振:“哦?是何人?”
“庞统,庞士元。”诸葛瑾答道。
“庞统?”孙权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莫非是水镜先生高徒,凤雏庞士元?”
“正是此人!”诸葛瑾肯定道。
孙权大喜:“快快有请!”
片刻之后,庞统被引至堂前。孙权定睛一看,此人果然相貌丑陋,心中不免有些失望。但他还是强作欢颜,问道:“先生远道而来,必有高见,不知对如今时局有何看法?”
庞统见孙权以貌取人,心中有些不悦,但仍拱手答道:“如今曹操雄踞北方,虎视眈眈;刘备虽失荆州,却仍有东山再起之势。唯有主公龟缩江东,蝇营狗苟,毫无进取之心!”
孙权闻言大怒:“大胆!你竟敢如此无礼!”
庞统冷笑道:“在下所言句句属实,主公若是不信,大可问问在座诸位!”
孙权怒极反笑:“好一个牙尖嘴利的狂徒!来人,将此人乱棍打出!”
左右侍卫立刻上前,将庞统拖了出去。
诸葛瑾见状,连忙劝道:“主公息怒!庞统虽言语无状,但其才华横溢,实乃难得之才啊!”
孙权余怒未消:“子瑜不必多言,此人如此狂妄,留之何用!”
诸葛瑾还想再劝,却被孙权挥手打断:“此事休要再提!”
庞统被乱棍打出吴侯府后,心中愤懑不已。他本想在江东一展抱负,没想到却遭到如此羞辱。
“江东鼠辈,不足与谋!”庞统拂袖而去,心中暗自决定,另寻明主。
他漫无目的地走在柴桑城中,心中郁闷难解。
“唉,难道我庞统真的无处容身吗?”庞统仰天长叹。
就在这时,他看到前方有一家酒肆,便走了进去,想要借酒消愁。
他刚坐下,便听到邻桌有人在议论天下大势。
“如今这天下,唯有曹操和刘备才能与之一争高下。”一人说道。
“我看未必,”另一人反驳道,“荆州新任刺史王厚,也是一位不可小觑的人物。”
“王厚?”庞统心中一动,这个名字他早有耳闻。
“此人智勇双全,深得曹操器重,如今又占据荆州,实力不容小觑。”那人继续说道。
庞统越听越感兴趣,便忍不住插嘴问道:“这位兄台,你对王厚如此推崇,莫非与他相识?”
那人摇了摇头:“在下与王厚素未谋面,只是听闻他的事迹,心生敬佩。”
庞统又问道:“不知这位王厚,如今在荆州有何作为?”
那人答道:“王厚上任之后,便开始整顿吏治,安抚百姓,深得民心。他还招贤纳士,广纳人才,如今荆州人才济济,实力日益壮大。”
庞统听后,心中对王厚更加敬佩。他觉得,或许自己应该去投奔王厚,或许在那里,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抱负。
想到这里,庞统起身离开了酒肆,朝着襄阳的方向走去。
……
数日后,马良派去江东的信使回来了,却带回了令人意外的消息。
“将军,庞统……庞统并未在江东。”信使禀报道。
“不在江东?”王厚和马良面面相觑,“那他会在何处?”
信使继续说道:“据江东方面传来的消息,庞统的确曾前往江东求见孙权,但孙权嫌他貌丑,并未重用,庞统愤而离去,不知所踪。”
王厚不禁感叹:“看来我所料不错,庞统在江东果然碰壁了。”
马良也深感惋惜:“如此大才,竟被孙权拒之门外,真是可惜!”
……
正当王厚惦记庞统的时候,许昌的圣旨到了!
王厚展开圣旨,脸上笑意盈盈。荆南四郡的太守任命,尽在其掌握之中。他抬起头,对马良说道:“季常,你看。”
马良接过圣旨,仔细看完,亦是喜上眉梢:“恭喜主公,贺喜将军,有次圣旨在!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将荆南四郡其收入囊中。”
王厚笑道:“此番要多谢曹操的‘慷慨’了。不过,即便太守是我的人,也要做出一番姿态。来人,传黄忠将军!”
王厚沉吟片刻,说道:“季常,你再派人四处打探庞统的下落,无论如何也要将他请来襄阳。”
王厚望着窗外,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庞统的才能对曹操统一大业至关重要,若是不能将他招揽到麾下,将会是一大损失。
若是庞统来了,对付诸葛亮,也增加了几分把握!
不多时,黄忠便来到了王厚面前,抱拳行礼:“主公有何吩咐?”
王厚将圣旨递给黄忠,说道:“汉升,你率领三万兵马,前往荆南四郡,宣读圣旨,正式接管四郡。”
黄忠接过圣旨,略感疑惑:“主公,荆南四郡太守皆已是我方之人,何须如此兴师动众?”
王厚解释道:“汉升有所不知,此事需做给曹操看。我们要让他觉得,荆南四郡是靠我们的兵马夺下来的,而非他拱手相让。这样一来,他便不会心生猜忌。”
黄忠恍然大悟:“末将明白了,定会按主公吩咐行事。”
“记住,此去不必动刀动枪,只需展现我军的威势即可。待圣旨宣读完毕,便可班师回襄阳。”王厚叮嘱道。
“诺!”黄忠领命而去。
马良看着黄忠离去的背影,说道:“主公此计甚妙,既收复了荆南四郡,又麻痹了诸葛亮,真是一举两得。”
王厚微微一笑:“如今荆州已在我手中,下一步便是要攻略益州,与刘备一争高下。只是这益州易守难攻,还需从长计议。”
马良沉吟片刻,说道:“益州地势险要,若想攻取,必须找到合适的时机和策略。不如,我们先派人前往益州打探消息,摸清虚实,再做定夺。”
王厚点头赞同:“季常言之有理,就按你说的办。另外,庞统之事,也要抓紧时间。此人若能为我所用,攻取益州便多了几分把握。”
马良应道:“将军放心,我已经派人四处打探庞统的下落,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