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丞相府内,曹操焦躁不安地来回踱步,沉重的脚步声敲击着地板,仿佛敲打在他心头。王厚在荆州的势力扩张速度,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从当初只带了五万先锋军,到现在坐拥近三十万大军,麾下能臣武将云集,这让他这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丞相,如何能安心?
“文若,你说,这王厚究竟是何居心?”曹操猛地停下脚步,眉头紧锁,眼中满是狐疑之色,向身旁的荀彧问道。
荀彧一身素衣,手持羽扇,神情淡然,仿佛早已看透一切。他微微一笑,缓缓说道:“丞相何必多虑?王将军忠心耿耿,天地可鉴,日月昭彰。他之所以在荆州发展迅速,一来是因为荆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二来是王将军用兵如神,屡战屡胜,三来是因为他善于治理,深得民心。这些都是我军之福啊!”
“话虽如此,可如此坐大,终归是个隐患啊!”曹操依旧忧心忡忡,他深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道理。
“丞相,依臣愚见,王将军绝非贪图权势之人。”一直沉默不语的荀攸开口了,他身材瘦削,目光锐利,仿佛能看穿人心,“王将军胸怀大志,一心想要匡扶汉室,平定天下,这一点,从他当初拒绝袁绍的招揽,毅然决然选择投奔丞相就能看出。”
“公达所言极是。”陈群也站出来说道,“王将军曾言,待天下平定之时,便解甲归田,可见其并无二心。”
“仲德,你怎么看?”曹操将目光投向了程昱,这位以计谋狠辣着称的谋士,一直是他最信任的智囊之一。
程昱捋了捋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缓缓说道:“丞相,王将军的确是一员难得的虎将,但‘功高震主’自古便是帝王之忧。如今王将军羽翼已丰,我们不得不防啊!”
程昱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曹操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让在场的其他谋士心头一凛。
“那依仲德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曹操沉声问道。
“为今之计,只有暗中削弱王将军的势力,方可永绝后患。”程昱眼中闪过一丝狠辣之色。
“如何削弱?”曹操追问道。
“我们可以暗中扶持荆州其他势力,让他们与王将军相互制衡,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口王将军拥兵自重,要求他交出部分兵权。”程昱缓缓道出自己的计策。
“此计甚妙!”曹操眼前一亮,心中暗暗赞叹程昱的毒辣。
“不可啊,丞相!”荀彧闻言,立刻出言反对,“王将军对丞相忠心耿耿,我们怎能如此对待他?若是被他知晓,岂不是寒了他的心?”
“文若,你太天真了!”程昱冷笑道,“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更何况王将军手握重兵,我们不得不防啊!”
“仲德此言差矣!”荀攸也站出来反驳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对付外敌,而不是自相残杀啊!”
丞相府内,众谋士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曹操则陷入沉思,权衡着利弊。
荀彧起身,拱手说道:“丞相若真担心,倒也不妨将此疑虑化作一柄利剑,直指江东!”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纷纷将目光投向荀彧。曹操也是一愣,随即追问道:“文若此言何意?莫非你有良策可解我心中之忧?”
荀彧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丞相可还记得王将军当初为何主动请缨,要求镇守荆州?”
“自然记得,”曹操沉吟道,“王厚说荆州乃四战之地,需得一员猛将镇守,他愿为我平定后方,让我等无后顾之忧。”
“正是如此!”荀彧羽扇轻摇,侃侃而谈,“如今袁绍已灭,北方已定,刘备占据江夏,孙权雄踞江东,皆是我心头大患。王将军坐拥三十万大军,却只是固守荆州,岂不可惜?丞相何不以此为由,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以荆州为根基,挥师南下,一举荡平刘备和孙权,如此一来,岂不正好解决丞相的后顾之忧?”
“文若所言极是!”一直沉默不语的刘晔突然开口道,“刘备新败,正是士气低落之时,我军此时出兵,必能一举将其歼灭!”
曹操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抚掌大笑:“妙计!妙计啊!文若此计真是一石二鸟,既可消除我对王厚的疑虑,又能顺势平定南方,一统天下,真乃天助我也!”
说罢,曹操猛地站起身来,目光炯炯地看着荀彧,沉声说道:“文若,你即刻修书一封,命王厚为先锋,率军十万,直逼江夏,我随后便率大军二十万,赶去与他会合!”
“丞相英明!”荀彧躬身领命,心中却暗暗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这番话,不仅化解了曹操对王厚的猜忌,也为王厚争取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次日清晨,天刚破晓,一道道金色的阳光便穿透重重宫阙,洒落在巍峨雄伟的许昌皇宫之上。
大殿之上,百官肃立,气氛凝重而庄严。曹操身着黑色金丝龙纹朝服,腰佩宝剑,足蹬革履,一步一步踏上白玉阶梯,来到大殿中央。
他面向年幼的汉献帝刘协,躬身行礼,朗声道:“陛下,臣曹操,叩见陛下!”
刘协坐在龙椅之上,看着眼前这位权倾朝野的丞相,心中五味杂陈。
“丞相平身。”刘协的声音清脆稚嫩,却掩盖不住语气中的一丝无力。
曹操缓缓起身,目光扫过大殿之上的文臣武将,最终定格在刘协身上,沉声道:“陛下,臣此番前来,是为了向陛下辞行!”
“辞行?丞相要去往何处?”刘协故作不解地问道。
“回禀陛下,”曹操语气悲壮地说道,“江东孙权,狼子野心,屡犯边境,残害百姓,如今更是拥兵自重,意图谋反!臣不忍大汉江山社稷毁于一旦,故而决定,亲率大军南下,讨伐江东,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丞相忠君爱国,朕心甚慰!”刘协脸上露出了一丝动容之色,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苦涩和无奈。
曹操继续说道:“陛下,臣自追随陛下以来,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为的就是匡扶汉室,振兴大汉!如今,虽已年过半百,但臣这颗赤胆忠心,却从未改变!”
说到此处,曹操的声音变得哽咽起来,眼眶中闪烁着点点泪光。他缓缓撩起衣袖,拭去眼角的泪水,继续说道:“陛下,臣此番南下,路途遥远,不知何时才能凯旋而归。臣心中万分不舍,不舍陛下,不舍这大汉江山!”
“丞相……”刘协看着眼前这位老泪纵横的臣子,心中不禁也泛起一丝波澜。
曹操深吸一口气,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声音颤抖地说道:“陛下,臣此去,定当竭尽全力,扫平叛逆,早日凯旋,回到陛下身边,继续为陛下,为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罢,曹操再次跪倒在地,向着刘协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丞相快快请起!”刘协连忙起身,亲自将曹操扶起,眼中也隐隐泛起泪光,哽咽道:“丞相忠心可鉴,日月可表!朕在此,预祝丞相旗开得胜,早日凯旋!”
“臣,谢陛下隆恩!”曹操再次跪倒在地,向着刘协叩首谢恩。
大殿之上,百官看着眼前这一幕君臣相得的场景,无不动容。
然后曹操离开之后,刘协看向曹操的背影,显露杀机!
曹操走出大殿,倒背双手!
朝阳之下,长长的影子,将刘协遮盖!
这看似和谐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多少暗流涌动,多少无奈和悲凉,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