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好后,雷老大三人和王氏闲聊了一会,就赶着牛车往家走。
到家时已是未时,此时雷老爷子几人已吃完午饭,覃氏见三人回来后,赶紧去厨房热饭,三人吃完饭后,全部围在堂屋。
雷老爷子道:“牙人怎么说?”
雷老大将牙人介绍的小庄子给众人说了一遍,当然也把大郎和闺女的想法一起跟众人说了。
雷老爷子听完道:“铺子呢?铺子的价格没有问吗?”
雷老大道:“爹,我想着家里其实更想要买地,于是就先问地的价格,刚好这个庄子在我们的预算内,且大郎和闺女都喜欢,我就没有问了。”
雷老爷子叹了一口气道:“行吧!明天一早我们全家去看看这个庄子。”
雷老爷子发话后,大家都期待今天赶紧过去,明天早点来。
第二天一早,覃氏在公鸡第一声打鸣时就起来做早饭了,早饭做好后,再去叫大家起床吃饭,等所有人洗漱完又吃完早饭后,天才刚蒙蒙亮,雷老大将牛车套上,覃氏见天气太早了,于是将房间的旧被子拿了一床出来,一床垫着,一床用来盖,除此之外,覃氏还拿了一个小炭盆放到牛车里,这样大家就不会冷着了。
雷兴林和他爹坐在车辕上赶车,雷老爷子和陈氏坐在最外边,他们中间放着炭盆,雷晓晓和五哥躺在铺好的被子就睡着了,雷兴军则兴奋的和覃氏、雷老爷子和陈氏聊天。
雷老大昨天跟吴牙人约好了在柳河镇见,雷老大在镇上与吴牙人汇合,汇合后就赶往杏花村,杏花村与桂花村在柳河镇的相反方向,杏花村离柳河镇特别近,走路只需三十分钟,赶车只需要十分钟左右就到了。
这个小庄子就在杏花村的村头,一进村就看到名为“荷园”的庄子,一行人下车后就看到大门上大气磅礴的“荷园”二字, 围墙大概有三米高,站在牛车上也看不到园内,这点雷晓晓还喜欢。
吴牙人上前扣门,不一会,就有一个三十几岁的大叔在门内问是谁,吴牙人回话后,这人就将门打开,这人在打开门时匆匆扫了雷晓晓一行人一眼。
这一眼刚好被同样在打量他的雷老爷子、雷晓晓、雷兴林和覃氏四人看到了,对于他看一眼后就低头帮着大家带路,四人还是很满意的。
一进院门,就能看到二十米远处的一进宅子,宅子是用青砖建的,看着建的年头应有十年左右,从院门修了一条宽敞的路直通宅子,这条路可容两辆马车同时通过,路两边是旱地,一看这地已经被人翻过,看得出伺候地的人很是用心。
一路上吴牙人介绍着这个园子的情况,当一行人走进宅子后,就各自散开去看屋子,屋里的家具一应俱在。
正房左边第二间房用作仓房,秋收的粮食全在里面,仓房里还有一个地窖,地窖里有一些菜干和红薯等粮食。
两家下人住在倒座房,两对夫妻各一间房,下个男孩住一间房。
等雷家人将所有的房屋看完后,吴牙人带着几人去房屋后面,房屋后面十米处就是3亩左右的池塘,现在只有一池枯萎的荷叶,看着这个池塘,雷晓晓瞬间想到买了这个宅子后,一定要用这个池塘搞养殖,除了荷花外,还可以养鱼和鸭子,就可以卖鱼、鸭蛋、鸭肉、莲藕和莲子,生态养殖一体化,还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池塘就是一个聚宝盆。
雷晓晓把雷老爷子和雷老大拉到边上偷偷的说着自己对池塘的规划,雷老爷子和雷老大越听越觉得可行,且这是一笔长久的买卖,经营得当一年四季都有产出,且成本还低,两人觉得这规划完全可行,两人本就比较中意,现在就更满意了。
雷老爷子道:“待会再跟牙人商量一下价格,能讲来一点是一点。”
一行人围着池塘转了一圈后,雷老爷子表示要去看一下这个庄子的地,于是找了刚才开门的下人带路,在整个庄子都走了一圈,一路上雷老爷子和这个下人了解了一下地里种的东西及产量,通过这些了解到这些下人都是老实勤快的,伺候的粮食产量都不错,于是最后一点顾虑也没有了。
将整个庄子看完后,一行人回到正房堂屋,有勤快的妇人给每人端上一碗热水。
吴牙人喝了一口水后道:“老太爷、老夫人,这个宅子是真的很不错,且刚好适合你们,您看要不趁着天色还早,我们去县衙把过户办了如何?”
陈氏看了一眼雷老爷子,雷老爷子道:“我们一家需要商量一下,劳烦你移步一下。”
吴牙人立即应是,然后就走了出去。
雷老爷子让二郎和五郎去门外守着,然后雷老爷子道:“这个园子你们怎么看?”
陈氏道:“这个一进的宅子大概值150两,32亩地值211两,这两个加起来就是361两,剩下的89两就是6个下人和池塘的价格,应该是不亏的,就是每年只有32亩地的收益,还要除去6个下人的嚼用,每年挣的比较少。”
陈氏说完后,雷晓晓赶紧将自己刚才对池塘的打算说了出来,这样一来,这个小庄子的收益就增多了。
覃氏听完陈氏和雷晓晓的话后想了一会道:“爹娘,我们家是耕读之家,家里几个孩子都还在念书,以后都是要走科举之路的,我是赞同买地。这个小庄子不仅有宅子,还有专门的下人种,不需要我们操心,我觉得可以买下来。”
雷兴林也道:“爷爷奶奶,我决认为可以买下来,买下来后,再买一头牛送到这个庄子来,有了这头牛,这个庄子只需要人多的这家来种就行,两外一家让他们去家里帮忙,男的帮着种地,女的帮着家里洗衣服做饭。这样爷奶、爹娘就能轻松一点。”
雷老大道:“爹娘,我也觉得买下来不亏。”
雷老爷子道:“大家都同意,那我们跟牙人先讲讲价,能少一点是一点。”
见大家都同意后,雷兴林出去先叫两弟弟进屋,再去叫吴牙人进屋细聊。
吴牙人进屋后见几人的面色如常,也不知雷家人想不想买,于是笑着开口道:“老太爷,这个庄子既文雅又实在,您看这宅子都是用青砖建的,还有那地,上等水田和中等水田最多,买回去一年光是地里的产出都值不少银子是不?且咱们是耕读人家,有地在也踏实,您说是这个理不?”
雷老爷子笑着应道:“吴牙人,您说的对,我们家是耕读之家,肯定是优先考虑买地,这个小庄子整体确实不错,不亏是进士老爷置办的,但能种的地算下来也就32亩,要价却是450两,这个价格确实是高了一点。”
吴牙人一直做的就是这行,察言观色和听话听音是驾轻就熟,雷老爷子一说完就知道雷家也是想要,现在是在压价,不过他想到这可是雷主簿的家人,在卖家给的范围内给雷主簿家人卖个好,还是很划算的,于是笑着道:“老太爷,我也不满您,这个小庄子卖家给的最低价是430两,低于这个价我也没有办法了,您看这个价格符合您的预期吗?”
雷老爷子原本也是想买的,现在能低20两,是十分满意的,于是跟吴牙人表示他们买了,并表示趁着天色较早,今天一并将过户办了。
吴牙人先把所有的下人叫到院子里,先训了一会话,将雷家一行人介绍后,就跟雷老大、雷兴林往县城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