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族里长辈们的悉心协助下,祭田和族田的选择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经过反复筛选后,被选定在两块相邻村里的田地,桂花村的田地都没有空余的,因此选在在相邻的两个村里,都是连成一片的,十分方便管理。
选定大致位置后,雷家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终置办了一百亩的祭田和一百亩的族田。
当这两块田产皆已置办妥当,族长兴致勃勃地召集了所有雷家族人,当雷兴林为族里置办了一百亩祭田和一百亩族田的消息传来,所有雷家族人如同被点燃的火焰,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纷纷对着雷老爷子等人表达着无尽的感激之情。
雷老爷子一行人自是说雷兴林本就是族里人,也是族里的一份子,雷兴林能考上进士,也少不了大家的帮忙,现在考中进士,自是要回报族里一二。
雷家族人自是知道这是雷老爷子一行人的谦逊之词,自己只是沾了同是雷家族人的光才能有此次的福利,但所有人见雷家人都如此谦逊,更是感激不已。
最后族长轻轻摆了摆手,如同春风拂过湖面,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这祭田和族田虽已置办,但如同珍贵的宝藏,还需精心呵护,得好好珍惜大郎对我们的深情厚谊,咱们得选出几位德才兼备、踏实可靠之人专门打理。”
众人如小鸡啄米般纷纷点头,毕竟这可是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大事,谁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经过一番热烈的商议,三位经验丰富、老实本分的老把式如同三根定海神针,被推举出来负责此事。
三位老人主要负责监督和管理这些族田和祭田,而其余的翻地、播种、收割等等,就如同一场盛大的交响乐,由全族人共同奏响。
随后,族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如同一座巍峨的高山,站出来提议道:“这祭田所得,一部分用于祭祀祖先等大事开销,另一部分则留存备用;族田收成主要用来帮扶族内贫困人家,资助年轻子弟读书求学,大家以为如何。”
众人听后,如同一群欢快的鸟儿,拍手叫好。
雷家族内族规严明,大家在大事上如同钢铁般团结,因此对于这个提议,众人自是心悦诚服。
于是,桂花村雷家族内在这之后,更是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而宗祠也在工匠的精心指挥、全族人的齐心协力下,如同被注入了神奇的力量,原本需要二十天左右才能完成的进士牌坊,竟然只用了十二天就大功告成。
进士牌坊完成后,原本是要等雷兴林亲自立牌坊的,但由于时间紧迫,如同箭在弦上,因此雷兴林特意在信中说明由自家人代替即可。
故而族里请人推算出良辰吉时后,雷老爷子便代替雷兴林将进士牌坊稳稳地竖立起来。
立牌坊这一天,除了雷家邀请的宾客外,还有众多慕名而来之人,好在雷家人准备周全,犹如未雨绸缪的智者,这才让前来道贺的人们都心满意足地离去。
立完牌坊,雷家人经过数日才渐渐恢复平静,如波澜不惊的湖面。
平静之后,雷家众人齐聚一堂商议,雷老爷子和雷老二皆认为要紧紧追随雷兴林和雷老三的步伐,在经商之路上奋力前行,毕竟为官之人也需要四处周旋打点。唯有自家财富充盈,才不易被金钱的诱惑所左右,从而避免酿成大祸。
而较为保守的雷老大则期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雷老大提议多购置田地,广开铺子。
墨少芸则提议可以借女眷和雷家女儿们的名义外出经商,但务必不能让雷家背负上商贾的恶名,以免影响仍在求学的弟弟们,甚至可能牵连已在官场的雷老三和雷兴林,以及即将步入官场的雷兴军。
大越国虽允许商人考科举,但一部分有名的文人墨客还是十分不喜商贾出身的人,墨家就是商贾之家,墨少芸自小跟着父亲,自是知晓这其中的歧视和差异,这也是为何墨老爷愿意将女儿嫁到雷家的缘由之一。
雷兴平和墨少芸所见略同,陈氏、覃氏和田氏则与雷老大的想法不谋而合,最终商议之事未能达成明确的定论。
此外,雷老三和雷家的晚辈们都不在家中,最终决定由雷兴平将商议之事详细地写在信中,将信件寄给雷老三、雷兴林、雷兴才以及府城的雷兴旭和雷兴安。待大家的回信送达之后,再做进一步的商议。
……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眨眼间便到了七月初二,雷晓晓望着越来越近的衮州府城门,城门上那气势恢宏的“衮州府”三个大字,在阳光的映照下,宛如璀璨的明珠,散发着令人倍感温暖的光芒。
雷晓晓心中犹如雀鸟欢腾,而在她身旁的团团则迫不及待地开口道:“少夫人,我们终于抵达了,若再迟些,我怕是要受不了啦。”
绿春嘴角轻扬,似笑非笑地调侃道:“这一路,就数你吃得最欢,玩得最乐,小心到时候受不了!”
团团闻言,不禁有些羞赧,轻声道:“好像是这样哈!”
雷晓晓被团团的回答逗得花枝乱颤,娇声笑道:“你呀!就是个没心没肺的小丫头。不过也好,这一路上因为你倒是增添了不少欢声笑语。”
团团见雷晓晓打趣自己,连忙谄媚地笑道:“我能逗少夫人开心,也是我的本事不是?”
雷晓晓自然是笑意盈盈地道:“团团说得极是。”
绿春也是一脸宠溺地笑道:“嗯嗯,确实如此,这一路你把夫人和少夫人逗得合不拢嘴,这可是大功一件啊。”
团团立刻挺直了腰板,得意洋洋地道:“那是自然。”
顿时,车厢里又响起了一阵欢快的笑声。过了一小会儿,雷晓晓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城门下,只见城门下的队伍如长龙般蜿蜒,缓缓前行。
从这进城的速度就可以看出,衮州府治理得井井有条,效率极高。不一会儿,就轮到了雷晓晓一行人,当雷晓晓亮出吴战留给她的牌子时,守着城门的士兵们立刻毕恭毕敬地将她们放行。
进了城,雷晓晓带着丫鬟们马不停蹄地直奔吴战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