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虽然在谋略方面有所不足,但她能够执行李庚的策划,并敢于挑战圣人,这正是李庚成功的关键所在。
此外,两人的因果纠葛、情谊深厚,早已无需分彼此。
瑶池问道:“太白,这样说来,在量劫时期,我们要按照你说的养贼自重吗?”
李庚点点头说:“正是这样,纵容他们以积蓄力量并让各方对洪荒敬畏。
这样最好!”
此时耳边传来提示音【叮,宿主谋划养贼自重,系统检测,准圣级!】
---
灵山大雷音寺宏伟壮丽,佛光熠熠,瑞气氤氲。
此时,在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内,诸多佛陀、菩萨、罗汉齐聚一堂。
因为东方讨伐失败,整个大雄宝殿弥漫着一股严肃的气氛。
这是大乘佛教创立后真正的第一次战略会议,会场上庄严肃穆。
如来佛祖高居于莲台之上,浑身散发着慈悲而威严的气息,他环视台下说道:“阿弥陀佛,我大乘佛教既已建立,理应以普度众生为使命。
如今洪荒局势错综复杂,需审时度势制定对策。
诸位有何建议?”
由于此次出师不利,如来并没有多做解释,避免进一步影响声誉,毕竟众多高僧都在,务必要保持自己的威严与智慧。
明白者自然能理解,不懂的人也不必强求。
燃灯古佛率先站起。
现在的他借助佛门的金莲恢复了肉身。
双手合十,他说道:“佛祖,贫僧认为我教初立之时应当树立威信,避免被洪荒各界轻视。
血海是邪祟之所出之地,阿修罗界善于杀戮且难以教化,多次吞噬我佛门 ** 且隐匿于血海。
因此建议先讨伐血海,一方面清除世间害人之物,另一方面彰显我教实力。”
此言一出,台下众佛各抒己见,议论纷纷。
有的赞同,认为这是个好计策;有的面露沉思,权衡利弊。
毕竟,血海不灭,冥河难断。
招惹这样一个大敌究竟是否合适?但燃灯的提议确实有一定的道理:直接进攻正道人士容易背上骂名,但血海作为上古 ** 之地,若成功攻克则可弥补东征的失败,同时也能提升威名。
观音菩萨清声细语地说:“燃灯古佛所说有道理。
攻击血海确有立威之效,但那里充满危险和邪祟,势力强大。
如果贸然发动进攻,恐有巨大损失。”
这段话使得大雄宝殿内的气氛更为凝重。
如来佛祖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文殊菩萨点头赞同:“确实,我们虽身在佛门,佛法能克制邪祟,但面对血海的危局,必须谨慎对待。
若要攻打血海,务必精心策划,确保万无一失。”
如来佛祖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开口道:“攻打血海确有可能成功,但我认为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完善六道轮回。
这对于大乘佛教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我娑婆世界需要融合六道,才能构成完整体系,给众生提供解脱之道。”
此时,地藏王菩萨神色凝重,合掌向前一步恭敬地说道:“佛祖,六道轮回对众生意义深远。
地藏愿意承担这个重任,为构建六道轮回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来佛祖目光温和地看着地藏王菩萨,感慨道:“善哉,地藏,你有此决心,实是众生之福。
构建六道轮回,需要洞察因果报应,协调阴阳平衡,这件事艰巨而关键。”
普贤菩萨起身问道:“佛祖,请问如何具体实施六道轮回的规划?”
如来佛祖深深的目光中充满洞悉,缓缓说:“六道分为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类。
我要运用大神通去感知六道的本源之力,再用佛法引导重塑轮回规律。
过程中,需有人在各处坚守指导,帮助众生净化灵魂。
这是功德无量的大事。
而巫族守护六道导致的混 ** 况,更需要我们大乘佛教挺身而出!”
地藏王菩萨坚定地说:“佛祖,地藏愿深入地狱道,守护并度化恶鬼,使受苦众生脱离痛苦。
地狱不空,我不成佛!”
众人为地藏的决心所动容。
如来佛祖满意地点头:“地藏有此宏愿,佛门幸运至极。
地狱道最为险峻,怨念深重,需格外小心。
我将赐予你一件法宝助力。”
说罢,如来手中金光闪烁,取出一把散发着柔和佛光的锡杖递给地藏:“愿这法宝助你渡尽劫波。”
燃灯古佛接着说道:“既然地藏王菩萨愿守地狱道,那么攻打血海之事也不可拖延。
我们可以集结佛门精锐,双线作战:先由地藏度化亡魂,我们随后征伐血海,两不误。”
如来佛祖沉思之后说道:“好,我们就一并策划攻打血海和建设六道,一旦我们采取行动,冥河定会联合巫族反抗,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请共同谋划策略。
燃灯古佛、大日如来佛、孔宣佛母等一同出兵。”
他又看向其余众人,郑重叮嘱:“建设六道与攻下血海皆为佛教大事,必须一举制胜以彰显威名,只有这样西行取经方能顺顺利利。”
大家纷纷应声:“谨遵佛祖法旨。”
如来佛祖转向地藏王继续说:“地藏王菩萨可以先行前往幽冥界,贫僧暗中协助你。
记住,不论如何都不能得罪后土娘娘。
你若是为行大义前去,后土娘娘不应阻拦。”
“谨遵佛祖法旨!”
地藏答道。
很快佛教众人都行动起来,正如预期一样,整个佛门开始了大规模行动。
此次,佛教并未直接与东方开战,然而仍需选择一个地方展 ** 严。
最终,选定的场所便是幽冥血海和地府。
按照先前的历史,在黄帝时代,三个大巫 ** 使地府不堪一击,因此地藏王与阐教早有谋取地府的想法。
李庚此次策划,虽然保留了三大巫命,却未让阐教插手地府事宜。
尽管如此,佛教依然看重其与六道轮回的关联性!
佛教强调轮回报应,众生循环不爽。
一旦无法影响到这一过程,则会对佛教自身的命运产生不良影响。
这是李庚认定佛教必将对地府有所行动的原因。
佛教攻占血海以立威,着眼长远则要布局轮回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