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儿说得在理,只是看着百姓受苦,朕这心里实在不忍。”
“皇阿玛,其实我觉得应该再趁着这个机会再查一查,整个朝廷肯定还有其他的贪官恶吏,您借这个机会深查,查出来的自然是最好,严惩不贷。
至于查不出来的,也可以给他们警告。让他们知道您为国为民的决心,从而不敢过于欺压百姓。”
小燕子乘机进言。
“小燕子说得在理,皇帝,你就借此机会严办一批人吧。”
“嗯,朕知道了,我会安排好的。”
“皇阿玛,我还有一事要禀报。
就是我手下的长青,您见过的,她本是梁家的旁系小姐。
只因出门上香遭遇匪徒。家人嫌她名声不好听,就逼她跳了崖,幸得道士想救才捡回一条命。
我去道观时就一并把她带了下来,她说家人既然不要她了,她也就舍了梁姓。
如今她在我身边做事,能力十分出色,帮我了许多,我想为她求份恩典,不被殃及。”
“既然已经死过一次,就不算梁家人了。”
“谢皇阿玛。”
小燕子谨慎的排除身边所有的隐患。
“好了好了,既然如此就轻松些,如今刚办完大快人心的贪官,皇上该高兴。
来尝尝紫薇和小燕子新做的点心。”
“哦,那我得尝尝了。”
慈宁宫恢复了一片和谐温馨。
朝堂之上就有一场腥风血雨。
福伦、傅恒、邓时敏三人受命清查官风官绩,凡是有以权压民,欺行霸市,贪污受贿之流,一律严办。
在三人接旨后,小燕子找人散播杭州巡抚冯钰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消息。
福伦第一个听到,于是直奔杭州要彻查冯钰。
看着冯钰所摆出来的卷宗,他为官的“政绩”,福伦几乎是被气笑的。
所有的罪犯无一例外,全是穷苦人家,所有的受害者全是世家大族。
福伦将案件一一归类,平反。
就在他整理案件时,一个卷宗引起了他的注意。
壬戌年十月十七日,江南第一侠箫之航因为勾结白莲教,意图反清复明被判斩首,抄家。
按理说,牵扯白莲教和反清复明的案件,必须由地方官员上报刑部,经自己汇报给皇上后才可进行处置。
可在福伦的记忆中,壬戌年间没有处理任何关于白莲教的案件。
他直觉这又是一桩冤案,且不是一般的冤案,抄家灭族,这足以让冯钰抄家灭族。
于是他快马加鞭去京城刑部调取卷宗,以证实这只是冯钰个人行为。
再进一步在周围走访,试图还原十八年前的真相。
刑部很快就回信,在壬戌年间没有任何关于白莲教活动的案件呈报。
如此福伦已经确定了一大半,很快,负责走访的下属也回来了。
“大人,我们打听到,方之航是江南第一大侠,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
冯钰有独子冯恒,欺男霸女,逼良为娼,无恶不作,冯钰老来得子,对他十分纵容,江南地界的百姓对比苦不堪言。
于是有人求到江南第一侠的名下,希望他能为民除害。
方之航不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出手杀了冯恒。
之后不久方之航全家就被冯钰抄家灭族,方之航枭首示众。”
“如此说来,方之航案完全就是个冤案,是冯钰这个败类为了给独子报仇做的惨案。简直岂有此理。”
福伦听完直接去了监牢审问冯钰,冯钰自知难逃一死。且儿子的仇早就报了,也就供认不讳。
福伦直接快马加鞭回京向乾隆汇报。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朕的朝廷里都用的是什么官员。
个个都草菅人命!”
“皇上息怒。”
“那方之航是怎样的人?”
“方之航是江南第一侠,武艺超绝,文采斐然。
且是难得的侠义之辈,时常接济穷人,家族里的产业多教给穷人大理,所有吃不上饭的,也是直接住下安排工作。是江南一带有名的善人。”
“这样正直侠义之人,竟被这等贪官污吏抄家灭族。朕愧对他,愧对百姓啊。”
“皇上,幸而如今查明真相,还箫大侠清白名声。”
“方家可有血脉留下?”
“按查到的消息是方大侠有一子一女,抄家时未见踪迹,只是如今也找寻不到。”
“传旨,将冯钰的恶行公之于众,让其一直游街到这次清查行动结束,与其他犯官一起枭首示众并诛其三族。
方之航侠义无双,替天行道,奈何受狗官迫害,追封其为忠义侯,全力寻找其子女,若找到,儿子可承袭爵位,女儿封忠义郡主。”
“臣遵旨,臣马上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