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历史上bUG级的人物简直不要太多,既有把单个领域玩到极致的,比如孙膑、项羽、李白;也有跨界照样游刃有余的大神,诸如吴起、李世民、王阳明。接下来我们要讲的这位武庙十哲就是唐朝的一位大将,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说道说道唐太宗李世民麾下最强力的名将之一——“二李”中的李世积。
实际上,用“名将”来定义李靖、李世积,是对他俩的贬低;这二位其实都是出将入相的文武全才,甚至在情商、为人处世方面同样一流。
李靖自然家喻户晓,而作为演义中“徐茂公”原型的李世积,他的优秀估计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对于李世积这个名字,很容易产生混淆,咱们先说明一下。
他原名徐世积,字懋功,所以演义中的“徐茂公”并不是瞎编的;
公元618年,他归顺唐朝后,被李渊赐姓李,因此史书中称他为李世积,和李世民就差一个字;
李世民当上皇帝后,按照历代的规矩,世、民这两个字其他人都不能用,必须得改。不过李世民亲自发话:除非名字里“世民”这俩字连用,单个出现的情况不需要改;
不过等到李治当皇帝后,为了表示对父亲的孝心,他要求所有人都要避讳“世、民”俩字,单个也不行,所以“李世积”从此成了“李积”。
按照习惯,咱们采用李世积这个名字。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李积的一生用过那些名字吧?
隋末瓦岗寨合伙人-徐世积
大唐名将-李世积
唐初三朝老臣-李积
徐世积、李世积、李积,他的三个名字刚好对应其人生的三个阶段。
在隋末乱世,李世积就是一个乘势而起的英雄。
历史上的他并不是谋士,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以统帅、将领的身份出现的,所以咱们先大致梳理他的军旅生涯。】
大唐甘露殿。
“懋功的功名终于登上了天幕了!”作为李积的老友,李靖最先是恭喜道。
李世积他本人早就在天幕开始盘点这一位武庙人物的时候,听到了自己的名字时眼睛就已经开始明闪闪起来了,现在的李世积说白了,也是一位正年轻的好小伙子,他就比李世民大了几岁罢了。
可算是被我等着了,天幕之前谁都讲了,不甘寂寞和势必争取功名的我只是简单了提过以后成就很大,现在可算是让我作为主角登场了啊!
李世民倒是脸色比较平静,他对于自己的手下名将不断的情况早就司空见惯了,或许在天幕刚开始出现的时候,那时盘点自己手下的大臣还会激动一会儿。
现在咱老李成熟了,早就波澜不惊了。不就是名将嘛,在咱大唐,就是不缺名将!
毕竟皇帝本人也是一位名气不小的“将军”啊!
【李世积一生中先后为瓦岗军、唐王朝服务,期间曾短暂被窦建德俘虏。就军人身份而言,他军功赫赫、有勇有谋,逐渐由山野强盗成长为一名呼风唤雨的顶级统帅。
在瓦岗军期间,李世积一度是和单雄信并称的两大悍将,这期间的出色表现大致如下:与王伯当联手伏击隋朝平叛军队,杀害名将张须陀,即秦叔宝的第一任上司;设计在洛水之上击败王世充;率领5000兵马掩袭隋王朝的重要粮仓黎阳仓;击败王德仁,跟随李密战胜宇文化及等。
不过,直到归顺李唐王朝后,他才真正成长为一名顶级将才。
李世积这样的战将,自然是归主管征战的秦王府管辖,他跟随李世民参与了几乎所有关键战役。最为成功的当属公元621年的虎牢之战,唐军以少胜多击败窦建德十多万大军,随后逼迫困守洛阳王世充投降。
战后评定功劳,李世积排名仅次于统帅李世民,二人回到长安同穿金甲享受犒赏。后世更是评价道:投唐一念起,顿觉天地宽。
完全可以说,李世积这一生最高光的时候,最功成名就的所以时刻都是在投降了唐朝之后所逐渐达成的。】
“朕的懋功当年可是好风光啊!在这长安城里头当时被太上皇论功行赏的时候可是抢了朕不少风头呢!”李世民哈哈一笑,亲热的对着李世积招呼道。
李世积平时在这甘露殿里虽然内心是个野心勃勃不甘平凡的人,但和李靖一样,一直都是挺“边缘化”的人物,他们可真不是秦王府的老臣啊,所以李世民的亲热倒是让他此时有些受宠若惊的味道。
“陛下,臣......臣.......”
见到李世积憋了半天都没能说好一句话,李世民知道他的心情难掩激动,上前大手拍着他的后背,道:“懋功啊,朕知道你想表达什么意思!你的心,朕懂!”
“日子还长,不急!我偌大的大唐难道还没有给你展现本事的机会?”
李靖也笑着说道:“懋功兄弟这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了啊!”
李世积心中的火被几人这么一说,再加上天幕本就在盘点着他的事情,瞬间就热了起来:“陛下,前不久李靖将军刚被您委托去征伐突厥人,臣......臣也可以!无论是那高句丽还是什么高昌等逆国,臣都能为陛下执缚其君,手刃逆贼!”
李靖有些坐不住了,哎呀你这小子,我帮你说句好话,面子上给你恭喜够了,你怎么突然开始抢活干了?
旁边不说李靖老将军有些坐不住了,就连侯君集、尉迟敬德等一众人也纷纷上前叽喳的抢活。
长孙无忌道:“陛下,之前天幕说过交趾以南一年三熟,咳咳......微臣可以先预定交趾吗?陛下您要记得臣啊陛下,陛下您别忘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