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子到了蒙古包前,从马上跳了下来,一边朝他们走过来,一边哈哈大笑道:“远方来的朋友,欢迎你们来我的蒙古包做客。”
李北辰赶紧站起身来,对汉子抱拳行礼道:“大哥,我们赶夜路到归绥,路过这里,腹中饥饿,打扰了。”
汉子摆摆手说道:“这算什么,在草原,你到任何一个蒙古包,都不会把你饿到。乌日娜听不懂汉语,让儿子去叫我,我叫毕力格,经常去丰镇和归绥卖点牛羊,汉语也就学会了点。你们慢慢吃,我去杀羊,今天我要好好款待一下你们。”
李北辰被这对热情善良的夫妇感动了,现在可不是后世,牧民们平日里根本不舍得杀羊,自己都是以面食和奶制品为主,只有羊或牛马被狼咬死了,他们才能吃上点肉。估计就是他们现在吃的手把肉,也是给那达慕大会准备的。李北辰赶紧拉住毕力格,说道:“毕力格大哥,我们吃一点就行了,还要赶路呢,不要杀羊了。”
毕力格说道:“那怎么行,你们到了我家里做客,不给你们烤只羊,那还是蒙古人么?咱们晚上还要喝酒呢。”
李北辰心里一动,赶紧在空间里装了两坛子神仙酿,放到车的后备箱里,不过他没用软香木酒坛,而是用了在市场买的陶质酒坛,一坛子装了二十斤酒。
李北辰急忙说道:“毕力格大哥,我真的有事,今天要赶着去归绥。以后如果咱们有缘,你到归绥找我,我请你痛饮三天。对了,毕力格大哥,我的朋友送了我两坛子酒,就送给你和乌日娜嫂子了。”说完,吩咐大壮去后备箱将酒搬了过来。
毕力格哈哈大笑,说道:“兄弟,你这人能交,你送我别的,我断然不能收,但酒我就不客气了。正好我的蒙古包里也快没酒了。”
说着拿了一个碗,从酒坛里倒出了一碗酒,仰头喝了下去。毕力格用蒙语大叫了一声,又从酒坛里倒出了半碗酒,递给了妻子。乌日娜接过碗,对李北辰笑了笑,也一口喝下。
李北辰着实喜欢这对夫妇,他又从包里拿出了一串翡翠加工成的珠子,递给乌日娜,说道:“乌日娜嫂子,感谢你的热情款待,我们汉人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串珠子是我自己加工的,送给嫂子玩吧。”
毕力格还要说什么,李北辰阻止了他:“毕力格大哥,你既然跟我们汉人交往,自然知道我们送出的东西,是不能收回的。你只管给我翻译就是了。”
毕力格点点头,扭头对乌日娜说了一通,喜得乌日娜接过了珠子,连说:“巴雅尔拉。谢……谢……”
吃过饭后,李北辰向毕力格夫妇提出了告辞,乌日娜又拿出了一个羊皮口袋,里面装着大饼和牛肉干,嘴里对李北辰和大壮说着什么。毕力格说道:“乌日娜说,这里有些大饼和牛肉干,你们带着路上吃。”
李北辰也没客气,笑着接过羊皮袋,说道:“毕力格大哥,乌日娜嫂子,我们走了,咱们后会有期。我是五省巡边使李北辰,你们有空的时候,可以来归绥或是北平找我。”说完,就和大壮登上汽车,向远处驶去。
毕力格还愣怔着站在原地,乌日娜拉了一把丈夫,说道:“你傻了,客人都走了,还不去放牧?”
毕力格说道:“乌日娜,刚才那个汉人是个大官,幸亏我们没有失礼的地方,不然人可丢大了。”
乌日娜问道:“他的官有多大?能不能让咱们的巴特尔去汉人的学校上学?”
毕力格说道:“我也不知道多大,怎么也比王爷的官大吧。等过段时间,我去归绥找他,问问巴特尔的事情。”
乌日娜说道:“如果咱家巴特尔读了汉人学校,也算了了你妈妈的一个心愿。”
“是啊,妈妈流落到草原,却一直想念着家乡,可是一直到死,也没机会回去。”
……
又开了一整天,直到夜间,李北辰才看到了归绥的轮廓。到达军营的时候,已经是夜里十点多了,李北辰通报了姓名,向门口的卫兵问道:“白将军在不在?”
卫兵敬礼答道:“报告大人,白将军已经出出征了,现在军营里由徐虎将军负责。”
李北辰笑道:“你认识我?”
“报告,训练时见过大人。”
“嗯,那我可以进去了么?”
卫兵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答道:“报告大人,司令有命令,只要不是远征军的人,不管是谁,都不许直闯军营。大人,您稍等一下,我现在就去给您叫人。”
李北辰笑着摆摆手,卫兵赶紧跑开了。过了片刻,徐虎和姚远从军营深处快步走来。两人来到李北辰的面前,敬礼说道:“少爷,您来了?徐虎,姚远前来报到,请指示。”
李北辰笑道:“指示就没有,两位大将军,我和大壮赶了一天的路,很饿了,能不能给我们弄点吃的?”
两人赶紧把李北辰让进军营,来到大帐,徐虎赶紧吩咐去准备饭食,李北辰对要走的士兵说道:“简单弄点垫吧一下就行了,不过,不能是你们徐将军做的,他做的我可不吃。”
徐虎笑着摆手让士兵下去准备,笑道:“少爷,还记得我的手艺呀?要么明天我再给您露一手?”
李北辰笑道:“滚你的吧,对了,将这里的情况给我介绍一下。”
徐虎正色说道:“少爷,白将军在三日前正式出征了,他带了两个师加上一个重炮团。耀武,凌大民,黄柏涛等军官随他出征了。我们在这里正在修筑永久军营和补给点,白将军指示我们继续招募士兵,组建骑兵师团,这些天也陆续招募了三千多人。”
李北辰问道:“现在归绥当地的驻军是谁的部队?主政的官员是谁?”
姚远答道:“是北洋军的一个团,现在绥远的都统是陈光远,但这人一直赖在北平,没有到任。可以说目前绥远是群龙无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