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许知意睡得并不安稳,一会梦见娘亲坐在树上冲着她招手,一会梦见娘亲坐在秋千上,一会又梦见娘亲口不能言的模样。
一觉醒来,头昏昏沉沉的,骨头缝都往外冒着寒气。
果然,经过陈府医一番诊脉。
“寒气入体更严重了!老夫告诫你好多次了,一定要注意保暖,为什么就是不听劝?”
见许知意迷迷糊糊的样子,陈府医更气了,打量一眼四周,压低了声音。
“你今年才不过十七,再这么折腾下去,别说怀孕了,就是这条小命也难保!”
陈府医是真的看不透她。
明明自己也是个精通医术的,为什么就不能爱惜点身子?年纪轻轻的落下病根,以后都很难完全康复。
许知意终于回过神来,瞥一眼陈府医。
“一大清早的嚷嚷什么?昨夜那是突发情况,以后不会了,只是......听闻东临的山上长着幽蝶兰,可是真的?”
陈府医的注意力果然被成功的转移开了,摸了把胡须。
“老夫在医书上看到过,听闻此药形如蝴蝶,五年开花,十年结果,若女子服下,容颜永驻,驱除寒气......不过纸上得来终觉浅,效果是不是真的这般好,还是得亲自瞧过才知道。”
许知意眯了眯眼睛,打量着陈府医。
“你是不是又偷看我的医书了?”
陈府医心虚的摸了摸鼻尖。
“那个啥.....如今老夫也算是你的人了,不过几本医书,不会也这么小气吧?何况老夫若是精进医术,对你可是百利而无一害啊!你说是不是?”
许知意笑而不语,直看得陈府医浑身发毛,屁股下跟长了刺似的,一直扭来扭去。
“那个......你今日就别出门了,好好休息,炉子上还熬着药,老夫得去看看。”
浮生随后进来,看了眼陈府医离开的背影,嘟哝了一句。
“这陈府医怎么做什么都毛毛躁躁的,一大早的就跟屁股着火了似的。”
见许知意还愣愣的坐在床榻上,浮生赶忙拿过一旁的小袄替她穿上。
“姑娘,这天愈加冷了,您以后一睁眼就记得喊奴婢,对了,姑娘,许府昨晚起了好大的火。”
拧了热帕子,仔细替许知意擦拭。
“奴婢听他们说,一个活着的都没有,官兵赶到的时候,火早熄了,全部烧成了灰烬。”
许知意怔忡。
昨夜明明只是点了林姨娘的院子,淋了那么点火油,不该波及其他院子才对。
“那你可有听说是因何起火的?”
浮生点头,“据说是小厨房炉子上熬着汤,下人睡着了,引燃了一旁的柴火,这才酿成了大祸。”
听到这,许知意心中已经了然。
看来是何陵景的手笔了,这是担心她会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又生怕许怀安那个混账说出些什么不该说的,这才替她处理了。
不过想来也是,许怀安这段日子一直窝在家里,可总感觉他在憋着什么大招。
或许是要拿自己的身份说事,万一如此,南星可就危险了。
此刻,前厅。
孙夫人虽然是何陵景的亲娘,此时此刻也觉得自己的儿子是真的不能要了!
不过就是趁着快到年节了,想去法华寺上炷高香,可他却推说没空。
陪自己没空,可转头就去问许知意要不要出门逛街。
这还没娶亲,就没空搭理自己这个亲娘了?
这是想上天还是咋滴?
咬了咬牙,心中默念,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
最后还是没忍住,冲着他的背影骂了句。
“混账玩意!”
既然他做初一,就别怪她这个当娘的做十五。
孙夫人一甩帕子,转身去了梅香院。
她到的时候,许知意才刚用完早饭,正坐在四足软榻上喝茶看书。
见到孙夫人,许知意赶忙起身。
“母亲,您用过早饭了吗?”
孙夫人颔首,牵过她的手,盯着她的脸看了好半天。
“知意出落的愈发漂亮了,这皮肤简直跟剥了壳的鸡蛋似的,孙嬷嬷你瞧瞧是不是?”
孙嬷嬷满脸堆笑。
“可不是,如今啊满京城的人都在说,长安郡主的相貌无人能及!”
孙夫人拉着她坐下。
“早上的时候景儿是不是来过了?”
“嗯,兄长问我要不要去买些东西,太冷了,我又懒得动。”
孙夫人眼珠子转了转。
“知意啊,明个一早咱们娘仨去趟法华寺可好?除了烧高香,我还想着给你娘供盏长明灯。”
许知意自然是不会拒绝的。
“好,我陪您一起去。”
孙夫人达到目的,心满意足。
“那就这样说定了,明日穿厚些,山上冷,千万别冻着了。”
许知意笑着应下。
她自然不知道孙夫人与何陵景之间的明争暗斗,不过是去趟法华寺,正好她也要重新供奉一盏莲花灯。
孙夫人出了梅香院,这才轻哼一声。
“哼,明日看那个臭小子还不巴巴跟着!我就不信了,老娘还治不了他了!”
孙嬷嬷低咳一声,示意她小点声,毕竟那么多下人看着,这话多少说得有些粗俗了。
孙夫人无所谓地一转身。
“有什么关系,我是在自己府里,有什么不能说的!如今我女儿可是郡主!”
孙嬷嬷无奈的摇头。
总觉得自家夫人自从认下许知意之后,就性子大变,也可能是头疾好了,愈加的放飞自我了!
正在大理寺忙得不可开交的何陵景,只觉得后背一凉,重重打了个喷嚏。
总有坏人想害他!
要是被他逮到,绝不轻饶。
想到早上陪许知意用饭,自己说要陪她去逛逛,结果被她毫不留情地拒绝了。
一阵阵的烦闷。
许知意不喜首饰钗环,除了之前自己给的那支碧玉簪子,其余的似乎都是母亲送的。
他现在巴不得她从头到尾穿戴的都是自己亲手挑选的!
派人去西域定制的戒指因为天气关系,迟迟未送来京城,也不知能不能赶在她去东临前亲手给她戴上。
反正这辈子他就认定她了。
许府的案子递交到了大理寺,卷宗此刻正握在他的手里。
“平昭二十五年,一月十二,许府突发大火,经查证,非人为,乃天灾!”
结案,盖章。
从此,这卷宗会被放在大理寺吃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