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府正堂内,皇上,皇后,长公主,顾霆和顾老夫人端坐上首。
今日虽是嫁孙女,但是所嫁之家和所嫁之人顾家皆满意,老夫人笑容慈爱。
皇上亲自赐婚,虽然不舍疼爱的外甥女这么早嫁人。
但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外甥女必须经历的,所以皇上虽面容威严,却面带笑容。
长公主眼眶微红,对女儿出嫁既欣慰又不舍。
秦清远和顾芸菲并肩而来,任谁看到都忍不住赞叹一对璧人。
长辈们看到穿着大红嫁衣和喜服在堂中跪下,行三拜九叩大礼的二人十分欣慰。
秦清远跪在堂中,恭敬地行礼“臣拜见皇上,皇后娘娘,小婿拜见岳父岳母。”
皇上和皇后点点头,皇上开口道“朕把最疼爱的外甥女赐婚给你,以后定要好好对她,否则,朕随时准许郡主和离。”
皇上作为顾芸菲的舅舅,他心甘情愿当外甥女最大的靠山。
“皇上放心,臣定不会让郡主有和离的机会,多谢皇上给臣和郡主赐婚,让臣能娶到心爱之人。”
秦清远对皇上是感激的,给他和顾芸菲赐婚,是秦家无上的荣耀。
秦家初入京城底子薄,没有世家的底蕴,以郡主的身份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但是皇上还是给他们赐了婚。
他好不容易才和郡主喜结连理,娶到心爱的姑娘。
他会用自己的命去疼她,爱她,呵护她,此生只要他在,便不会让郡主有和离的想法。
“起来吧,我们信得过你,今日我和公主就把掌上明珠交托于你,望你们以后夫妻和睦,幸福美满。”
这么长时间的接触下来,顾霆现在对秦清远满意的不行,狗洞都能爬的女婿,有啥不放心的。
况且离这么近,出不出嫁有什么区别,侄媳妇不也嫁了嘛,天天想回娘家就回娘家。
秦家没有这个规矩,他们顾家更没有,他的女儿有他护着,有任性的资本。
\"小婿定不负郡主,也不负岳父岳母,祖母所期盼。\"
秦清远的保证让长公主,顾母几人红了眼睛。
长公主几人拭了拭眼角,对顾芸菲道:\"到了夫家,要孝顺公婆,和睦妯娌。\"
“顾家永远是你的后盾,随时可以回家!”顾老夫人最疼爱这个孙女。
顾芸菲声音微哽:\"芸菲谨记祖母,母亲教诲。\"
说完和秦清远一起给长辈们磕头。
拜别完毕,喜娘高声喊道:\"吉时到,新人起轿——\"
秦清远牵着顾芸菲的手走出正堂。
院中早早准备好了喜轿,轿帘上绣着百子千孙图,十分豪华。
按着礼制,新娘出嫁当日上轿需由兄长背上轿。
顾家两房关系好,今日背顾芸菲上轿的是顾景怀。
顾景怀蹲下身来,将顾芸菲稳稳地背起来,顾云朗和顾景书在两边扶着。
倒不是怕顾芸菲摔倒,而是他们也是顾芸菲的兄弟,他们也是长姐的依靠。
顾景怀背着顾芸菲低声说道“妹妹放心,清远是个可靠之人,大哥相信他的人品,但是如若他负了你,大哥依然会站在你这这边,你永远是咱们顾家的姑娘。”
顾芸菲伏在顾景怀背上,有些想哭,大哥平时感情比较内敛,没想到对自己是这样好,轻轻\"嗯\"了一声。
旁边的顾云朗听大哥这么说,对顾芸菲说“长姐,还有我和景书哥哥,都是你的后盾。”
“对,我们跟大哥一样,都是你的后盾。”
顾芸菲感动的一塌糊涂,但是她控制着眼泪不流下来,怕弄花了妆。
有这样的家人,兄弟,她此生无悔了。
“大哥,二弟,云朗,你们放心,我和清远会好好的。”
顾景怀背着顾芸菲,亲自将他送入轿中,放下轿帘,转身对秦清远拱手行礼:\"大哥,芸菲就交给你了。\"
虽然顾芸菲今日就要嫁给秦清远了,但是在称呼上,顾景怀还是习惯称秦清远为大哥。
秦清远郑重还礼“兄长放心,我定会拿命护郡主。”
此刻顾景怀是送妹妹出嫁的兄长,秦清远的保证是对妻子兄长的保证,所以他喊了顾景怀兄长。
至于他和顾景怀之间怎么称呼,就随意吧。
在顾家和长公主府,他喊顾景怀大哥,到秦家,顾景怀喊他大哥,看情况喊吧,反正都是娶了彼此的宝贝妹妹,叫大哥或者妹夫都不过分。
“起轿!”
随着这声高喊,轿夫稳稳抬起喜轿。
“二叔的菲儿呀,在二叔心里明明还是个小孩子,怎么一眨眼就嫁人了呢。”
按规矩,这时要有人哭着送轿子出府,今日长公主府来的都是世家或朝中重臣,秦知知把这个活安排给了公爹顾时。
顾时是真的疼爱侄女呀,从小疼到大,现在看侄女的轿子要走了,不舍得感情由内心而发,哭的好不凄惨。
有说法就是哭的越大声,嫁到婆家越幸福。
顾时的声音大,又哭的惨,一时间所有人都被感染了。
秦知知没想到公爹会哭的这样有感染力,她看到皇上都开始红了眼眶。
秦知知给顾景怀使个眼色,轿夫们抬着轿子出门,秦清远翻身上马,走在轿前面。
乐队奏起喜庆的乐曲,迎亲队伍缓缓离开长公主府。
长公主府和街道两旁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长公主府管家让人抬出数十筐铜钱花瓣,沿途抛洒,直到秦家。
孩童们追着迎亲队伍奔跑,争抢落地的喜钱,女子们望着那顶华丽喜轿,眼中满是羡慕。
秦家真心求娶,长公主府豪气嫁女,不管是聘礼还是嫁妆多的让人眼花缭乱。
秦家和长公主府离得近,皇上特意准许他们绕城一圈。
秦清远骑马走在队伍最前方,心中满是柔情,比当初高中探花,打马游街时还要风光和激动。
“郡马爷,秦府到了!”小斯的提醒,打断了秦清远的思绪。
他抬头望去,家就在眼前,他终于把心爱的女子迎回来了,这是他这辈子唯一的娘子。
秦婆子,秦老汉,大爷,二爷,族长,秦家父母,叔伯,兄弟们,早在族长的带领下等候多时。
大红地毯从秦府门口一直铺到正堂,两侧全是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