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夫妻要是有找帮工的意向她一定跟着走。
可石青青暂时还没这个打算,不过赵丰年那边几个小伙子倒是需要一个帮工阿姨。
在吃饭和卫生的琐事上不花时间,就会花在工作上。
所以农贸最近刚起步,他们也不需要做饭,因为表舅妈顶着。
但石青青这段时间也思考过毕竟是两家,哪怕人家觉得没什么,时间长了呢?
其实有些事不是小人之心也不是悲观主义,能分清楚的时候分清楚可能彼此更舒服。
那阿姨是奔着石青青和孩子去的,觉得可以又舒服又享福还挣钱。
毕竟这孩子是真好带,石青青也是真不挑食。
她不知道,石青青是在外面看起来不挑食。
而且那月子餐都是两位年长者的心意,她没有甩手不喝罢了。
得知是给几个大小伙子做饭和搞卫生,还是在偏远的旧厂区,她就不乐意去了。
这帮工的提议也就不了了之了。
石青青这一趟出院等于出月子,回家后狠狠刷洗了一遍,从头到尾。
家里的卫生不乱,但是儿童床和婴儿车什么的要好好再拾掇拾掇,赵丰年抱着孩子担心看着到处擦洗的石青青,真的可以这样动吗?
“我生得顺利,这一个月也养得好,擦擦洗洗没什么的,用的还是温水。”
孩子第一次躺在婴儿床上,嘤咛了两声。
就在夫妻俩以为前期不哭都攒着现在开始哭的时候,孩子又被赵丰年脖子上挂着的皮套吸引了。
好吧,不哭了。
玩具拿来夹在婴儿车顶上,确定固定好了,又给婴儿床那边安了一份。
趁着孩子自己玩,赵丰年又把小蚊帐给安上了。
他坐在沙发上摸摸肚子,欣赏自己带娃的福利。“闺女真体贴他爹,我心想这么喝下去吃下去搞不好成大肚公了,闺女给我健康瘦回去了。”
“那就是还能有办法改善应酬的。”这时候、不,应该说从古至今经商潜规则都是得能喝。
应酬还真是避不开。
特别是他们这种底层小新人。
石青青甚至开始捉摸着以后要是应酬量增加了,让赵丰年学学那电视上的袖子里藏个东西吸掉酒水?
赵丰年听了提议后乐了。
“其实还有别的办法尽量避免的,一,没有回扣干净透明到极致的合作,二,垄断式,第二是不太可能了,家国也不允许垄断存在,我尽量往第一条发展吧,不用暴利,只图稳步发展。”
石青青点点头,走一步看一步,是唯一的选择了。
孩子生了,叫元宝。
大名还在犹豫。
之所以叫元宝,石青青的意思是元也代表初始,一。
她又是家里的大宝,也可能是唯一的宝贝,这个名字很适合。
于是小名就这么叫着了。
她有点不想叫孩子什么狗仔,拐鸭之类的,说不定孩子大点以后听到这个名字知道意思后会难受。
从气候上来说,三月,才是他们这边春天的开始。
这个月,石青青终于想好孩子要叫什么了。
赵逢春。
逢这个字喻意机遇、重逢、遇见、喜悦、通达、享受,是一个美好的名字寓意。
春这个字代表着新生、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温暖和煦、和谐美好、迎接希望,是一个给人们带来无限希望和憧憬的字眼。
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张一个好寓意的名字。
新的开始。
不怕寒,常逢春。
赵丰年觉着,不管是大名还是小名,青青都付诸了一种新的伊始的感觉。
“新的开始,逢春。”不怕寒,常逢春。
好名字。
赵丰年没有任何意见。
不过有点不理解石青青话里头好像理所当然透露出一种两人会有很多孩子,又忽然拐个弯说也许就这一个孩子的意思。
老婆到底是想要多几个孩子还是只要这一个啊?
这关乎他的努力耕耘程度频率。
所以想知道。
小元宝确实是乖,除了吃奶排泄和听到大噪音会嘤咛,流眼泪,其余时候真的很好带,小玩具轻轻在眼前晃一下她都十分乐意去观察。
所以三月底石青青就把丈夫踢出门干活找钱去了。
“老婆我怕你一个人弄不了她。”
“你别诋毁我们元宝啊,她多乖啊,就算是一个小孩子都能带好她,你好好挣钱去,我又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还要你天天在家伺候,去去去快去工作,你那些兄弟不是打电话说都要发霉了吗?”
石青青扮演上泼妇了。
赵丰年不是很舍得离开香香老婆和女儿,一步三回头的下楼了。
石青青关门的时候忽然瞧见楼梯口,徐心怡微微张口惊讶的看着这边。
石青青:……
还是解释一下吧,不然误会大了。
不多时,徐欣怡坐在了石青青家里,看着乖顺的元宝她羡慕得紧。“我家那两个争得狠,屁大点就会抢食护食了,孩子他爹看了都发愁,这以后分配东西不平等都不知道这两人会打成什么样子。”
啊?还在喝奶呢就有这个烦恼了?
这未雨绸缪得是不是有点太早了。
“哎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婴儿时期就能看脾性啦,生儿子果然是来讨债的。”
石青青专注的看着自家闺女:“我倒希望她脾气能活泼点。”
太乖顺的孩子,没糖吃的。
当然,她是母亲,她不会让孩子在自己这里没糖吃的。
不过元宝还这么小,就算希望她活泼点也只有以后慢慢观察慢慢引导了。
徐心怡要上楼照顾孩子了,石青青电话响了,赵丰年打来的。
孩子闹你了没有。
要不要我回来帮忙。
要不要老公陪你啊。
石青青回复了一句别油腻了,随后闷笑着说晚上可以早点回来,给他做酸辣汤喝。
赵丰年在电话那傻笑。
“好了,打电话接电话都要钱没事别打,家里这么近打什么打。
话是这么说,但三月赵丰年恢复正式活动的时候,几乎每天两个电话。
石青青每次都说别浪费钱但是每个电话都会接起来。
三月在这样搞笑又日常的生活中度过。
眼看着又是四月了,又快到一年一度的清明了。
赵丰年还是跑两边给长辈都烧了点纸钱,花了两千给亲老爹的分立了两根柱子。
这个举动引得赵母立刻同意了赵丰年之前提出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