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长孙皇后怀孕后,就免了嫔妃们的晨昏定省。
不是不想耍国母威严了,而是……
她身体受不了。
但是吧,日常免是免了,却也不能一次都不去,每月初一、十五,众嫔妃们还是得去凤栖宫拜一拜,当然,人家长孙皇后是不见她们的。
她们就站在凤栖宫院里,弯弯膝盖,喝两口茶也就是了。
但,每逢这个时候,那来来回回的路上,傅含璎总能欣赏到熟悉的‘戏码’,听见那些,她都快背下来的话。
“皇后娘娘胎怀得不好啊……”
“皇后娘娘生了之后,宝贵嫔要倒霉了……”
“三皇子可怜哦……”
“皇后娘娘生了嫡皇子后,满宫嫔妃们不晓得处境会有多么凄惨,尤其是宝贵嫔,她可是宠妃呢,怕是要首当其冲……”
除了这些,傅含璎还能从各种渠道里,得到些‘什么东西孕妇绝不能吃’,‘孕妇要小心哪些香料’,‘孕妇这样做绝对会滑胎’等等消息。
对此。
傅含璎:……
“哎,论后宅产妇一科,我才是祖宗啊。”
她沉浸那么多年,怎么让孕妇流产,她会不晓得吗?
这些渠道传过来的消息,才几条有用的?掐手指头算,也就十几个‘流产方法’罢了,但她记忆里,单能让母子双亡的香料就有一百多味。
“我是祖宗!”
“我是!”
秦若华抿唇笑,凑趣道:“娘娘,您要是祖宗,那微臣和微臣的师傅,您的外祖母又是哪个级别的?”
傅含璎,“……”
“我是小祖宗,你是大祖宗,我外祖母,是老祖宗。”
她们三个排排站着,用出五成功力,就能让大夏后宫绝嗣了。
傅含璎完全不在乎这些‘小伎俩’。
就是……
太频繁了,吵得她耳朵疼。
对此,一直陪在她身边,同样被吵着了的如意,跟她讨论过,“姑娘,您说这事是谁干的?”
傅含璎垂眸沉思,好半晌,说了一句,“八成是赵淑仪。”
宫里能调动这么多宫人的妃子是有数的,其中,脑子不太够用,但韧性十足的,只有赵淑仪。
别人,比如洪妃,看着一计不成,人家会马上调转念头想别的法子。
只有赵淑仪性子糯,一条路走到黑,而且,“……我觉得,再这么下去,她发现我这里走动不通,大概,就要冲你们使劲儿了。”
“如意,你注意着点。”傅含璎提点。
如意干劲十足,“姑娘放心,我保证咱们宣和宫!!”
“水泼不进。”
——
果然,傅含璎猜得不错。
她的视若无睹,让赵淑仪和汪嬷嬷十分痛苦。
宝贵嫔的反应不对啊!!
她难道不嫉妒、不害怕、不恐惧、不担忧吗?
她不替孩子的未来着想吗?
赵淑仪一个膝下只有皇女的人,都整宿整宿睡不着觉,‘哗哗’掉头发呢?
宝贵嫔怎么能无动于衷?
莫不是个单纯的傻子?
赵淑仪都快气死了,心里又急又躁,她薅来汪嬷嬷大骂,“……真是个废物,这么点小事都干不了,本宫要你有什么用?”
“老奴有罪。”
汪嬷嬷麻利跪下。
永寿宫陷入了种‘狗咬刺猬,无处下嘴’的窘迫境界。
凤栖宫那边,她们肯定动不了,有长孙太后坐镇,她敢往长孙皇后肚皮上伸个手指头,长孙太后能把她脑袋都跺下去,其余嫔妃们也都‘事不关己’,被挑拔得‘心动,但不行动’,只有宝贵嫔利益相关。
结果,不动如风。
赵淑仪不甘愿,又偷偷派人接触宣和宫的宫人们。
两个大太监滑不溜手,好处收了,事儿一样不办。
三个贴身宫女,尤其是那个叫如意的,追着她派的人跑了一柱香啊,差点没让人家抓住。
赵淑仪:……
气的砸了两个花瓶,殿里‘呯呯’作响,三皇女被惊动了,她本来正在院子里玩呢,听见动静,‘叭哒叭哒’跑过来,抱着门槛,从殿外伸进个小脑袋,大眼睛圆睁,看见满地的碎瓷片和母妃狰狞的神情。
“母妃,不气不气。”
“望舒怕~~”
她小小声的哭泣,肉呼呼的小身子翻过门槛,颠颠跑向赵淑仪。
“哎哟,可不敢乱跑,小心扎着脚。”
赵淑仪见着女儿,忙收起怒容,赶紧跑上前把孩子抱起来,站在门口,冲奶嬷嬷大喊,“你们是瞎了不成?居然让望舒自个儿乱跑?”
“万一伤着她怎么办?割了你们的脑袋都赔不起。”
“都顶着瓦片,给本宫跪到廊下去。”
“娘娘息怒。”
奶嬷嬷们连连磕头,遵命下跪。
赵淑仪看着她们的惨样儿,心气稍微顺了些,她抱着三皇女,瞅着她的小脸儿,沉默半晌,突然叹气,“罢了罢了,我眼下也只有你这么个小赔钱货,闹生闹死的为了什么?”
“我得冷静,不能亲自行动啊。”
这事儿,最好就是宝贵嫔做,她得手了,宣和宫三皇子那一脉母子,也就同时废了,这是最好的结果。
“我等着吧,总会有机会的。”
反正,长孙皇后刚怀了五个月而已,还有时间呢。
赵淑仪喃喃。
——
时光飞快流逝,转眼到了十一月份。
元昭帝坐在乾坤殿里看折子,心里不是很愉悦。
近来朝中倒是没什么太大的事儿发生,就是九月份的时候,滇南涝了一回,他派钦差去赈灾,赈了一个半月,花费约莫二十万两。
最后查出来,那钦差和滇南官员贪污了一万两。
不算很多。
按以往的规矩,就是贬官流放,但谁让他们倒霉,赶上元昭帝心情不畅呢,被强上的皇帝满肚子怒火无处发散。
他下旨直接把涉案官员,通通腰斩,滇南官场,一下子清空四分之一。
有个仅贪了六十两的县令都被砍头了。
登基四年的‘胡杂儿’皇帝,第一次露出獠牙,杀得鲜血淋漓。
朝中文武百官们俱都胆寒。
曾经,仗着元昭帝血统,敢跟他‘炸刺儿’的老臣们,一下子都安静下来,而,闹得元昭帝脾气不好的罪魁祸首——长孙皇后的娘家,承恩公府也是惊恐万分。
他们开始想办法补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