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过来开会的大臣们很是奇怪的发现萨雅女王竟然迟到了,反而平时难得一见的李浮生竟然出现在会议室里。
上一次见他还是在上一次。
有人心里猜想是不是萨雅女王,已经开始打算让李浮生进入权利中心了?
毕竟这是公主大人的丈夫,而且其多种措施,让楼兰变得比以往更加美好。
不给个职位也说不过去。
说不定等以后公主大人继位,李浮生还会被推到更高的地位。
于是就有人开始主动打招呼,混脸熟。
别看现在李浮生连个现职都没有,但人和女王才是一家人。他们这些位极人臣的大臣,也只是大臣而已。
李浮生这会儿也有点感觉到诧异。
昨天晚上萨雅出门去地下的时候他有感应。虽然好奇她为什么要半夜去修炼,但也没有想太多,认为可能是看到萨拉和自己的修为更加精进,所以想要偷偷努力一把?
但即使是修炼,萨雅也从来没有早会迟到过才对。莫非是要突破了?所以现在正在紧要关头,才顾不上来开早会?
就在李浮生打算去地下看看要不要帮忙护法的时候,萨雅盯着熊猫眼走了进来。
大臣们没有看出异样,毕竟此时的萨拉,精神饱满。
但李浮生对熊猫眼多熟悉啊,即使萨雅的不太明显,但他还是能看得出来。
顿时感觉不太对劲。
要知道,如果是正常修炼,甚至修为突破。哪怕好几天睡觉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才对。
不过现在还有大臣们在,他没有直接问出来,打算等会议结束之后再说。
大臣们纷纷汇报了各自负责的一些问题,有需要女王批复的,萨雅也很快处理。
等到所有人的事情都说完了之后,萨雅才看着李浮生问道:“浮生,你今天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她很清楚,如果是私事,甚至一些他自己就能处理的事情,他是不会来这里说的。
要么在书房,要么一家子吃饭的时候他就说了。
只有和民生相关的大事,而且需要用到这些大臣帮忙的时候,他才会来这里参加早会。
李浮生将自己昨晚写下的内容递给了萨雅,在她看的时候,也简述了一遍。
主要是说给大臣们听的。
听完了李浮生说的内容后,大臣们纷纷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以前只知道他对商业很在行,农业方面也有点东西。没想到他对于国家发展也有不错的见解。
而且这种见解,还是打破了以往的认知的那种。
在忍界,学校是有的。除了忍村专门培养忍者的那种之外,各国还有贵族学校。
但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或者忍村,会专门给平民开设一所学习手艺的学校。
至于专门培养医生的,更是闻所未闻。
但是按照李浮生简述的内容,如果真的成功了,于楼兰的发展而言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不过有一点,培养平民学手艺,培养医生都还能接受。但是从小培养平民的孩子学习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就让大臣们有点无法接受了。
因为他们看出了李浮生是打算打破世袭和文化垄断。
这相当于刨他们这些人的根呢。
楼兰不单女王是一脉相承,大臣们同样如此。
管钱的大臣,儿子之后同样管钱,管地的大臣,儿子以后也会管地。
因为他们掌握了专业的知识。可如果按照李浮生的提议,创办一所教各种文化知识的学校,他们掌握的东西,就不再是女王唯一的选择了。
傻子才愿意给自己培养无数的竞争者呢。所以这些大臣有一个算一个,纷纷反对李浮生创办文化学校。
认为教这些孩子一些赚钱的手艺就可以了。以后也可以继承他们父辈的工作。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现在非要让老鼠的孩子去干龙凤的活,这不是开玩笑吗?
萨雅也觉得李浮生的这条提议有点让人不解。
楼兰这么多年,大臣们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换上来的,也都是前任大臣的直系后代。
很少有其他人可以顶替掉传承多年的职位。
不过略一思考,她就看出了李浮生这么做的好处。
这些大臣虽然用的顺手,但有时候他们难免会仗着自己的独特性给女王上眼药。
如果有更多的竞争者存在,她的可选性确实更高,不用太受到这些大臣们的掣肘。
回顾历史,如果早年间不是大臣们的祖辈为了自家的利益和各国交涉,女王一脉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哪会牺牲了一代又一代的女王困守在龙脉封印?
但是,李浮生的想法虽好,萨雅也看得出来想要实行很难。因为这些大臣必定会反对提议。
而且这件事不单单是靠武力威胁就能解决的。
不然大臣们明面上答应下来,但暗地里出工不出力,全靠李浮生也没办法完成。
至于说将大臣们都抓了更加不可行,那样只会让楼兰变成一团乱麻,那么多人的生活、工作,事情多的可不是一两个人就能搞定的。
对于大臣反对自己教未成年文化知识李浮生是没有想到的。
主要是之前的接触,他确实发现这些大臣是一心为了楼兰。但同样的,他也忽略了人都是私心。
在不影响到个人利益的情况下,楼兰发展的越好,他们越有成就。
可一旦涉及到了个人利益,事情就不太一样了。
第一时间,李浮生想到的是这批人不行,那就换一批人上来。但转念一想,现在的楼兰还真的没办法一下离开他们。
不然只会无人可用。别看楼兰人口加起来还不如现代城市一个小镇那么多。
但所有人各种事情加起来,多的能让人想死。而且越是发展,事情只会越多,没有相关的人员管理,就是把他累死也做不完所有的事情。
于是只能暂时先同意了大臣们的说辞,刨除文化课程,把学校先建起来,完成招生。
之后再慢慢的炮制他们。
见到李浮生退了一步,大臣们也松了口气,不再反对其他的提议。
不过王权和世家的裂痕已经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