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先讲个《阴差借寿》的故事。
那天晚上,山坳里的雾气跟有灵性似的,贴着地皮到处乱晃悠。王顺子手里紧紧攥着个灯笼,攥得手指节都发白啦。脚下的青石板路凝着一层露水,他走着走着,就瞧见三尺开外的草叶上,挂着一串暗红的血珠,在月光下面泛着那种妖里妖气的紫光,看得人心里直发毛。
这事儿还得从昨夜说起,县衙师爷把王顺子叫过去,一脸严肃地交代他:“明日寅时三刻,你带着这盏引魂灯去乱葬岗。要是见着穿绛红寿衣的老者,可千万别应答啊!”王顺子当时就听得心里“咯噔”一下,可也不敢多问,只好应下了。
到了后半夜,露水更重了,远处传来“当当”的梆子声。王顺子一边数着自己的心跳,一边慢慢转过山梁。这一转过去,可不得了!前方百步的地方,立着个身影,弯着腰,看着就佝偻得厉害。再仔细一瞧,那人身上穿着绛红的寿衣,在夜风里飘来飘去,就跟翻涌的血浪似的。那老者背对着他,正蹲在坟堆前,用那像枯枝一样的手指,在土里刨着什么东西。
就在这时,王顺子手里灯笼里的烛火,猛地往上蹿高了半尺,火苗青幽幽的,还渗出一股腐肉的味道,熏得人直犯恶心。这时候,一个沙哑的声音传了过来:“后生,帮老朽瞧瞧这碑文可好?”这声音裹着湿冷的土腥气,一下子就扑到了王顺子脸上。王顺子觉得喉头一紧,心里“砰砰”直跳,想起师爷的叮嘱,下意识地就想往后退。
可还没等他动呢,那老者就缓缓转过头来。这一转头,把王顺子吓得差点没昏过去!那张脸上密密麻麻地缝着七张人皮,每张人皮上的面孔都还保持着死前惊恐的表情,别提多吓人了。更可怕的是,最上层的那张面皮突然咧开嘴,阴森森地说:“你应了我的话,这阳寿......”
接下来再讲讲《黄皮子讨封》。
有一天,李秀娥蹲在灶台前添柴火,瓦罐里的黍米粥正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满屋子都是粥的香味。突然,窗棂外面闪过一道黄影,李秀娥一开始还以为是邻家的猫儿呢。可等她一扭头,就看见油灯下面,赫然映出一个戴着瓜皮帽的人形影子。她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转身。这一转身,可不得了,正好对上一双泛着绿光的圆眼睛。
嘿,原来是一只三尺高的黄鼠狼人立在那儿,前爪还不停地作揖,嘴里竟然说起了人话:“娘子看我像人像仙?”这可把李秀娥吓得不轻,手里攥着的烧火棍都抖个不停。就在这时候,柴火爆出一个火星子,吓得李秀娥一哆嗦。她突然想起村头神婆的告诫,心里更害怕了。
再看那黄鼠狼,头顶的瓜皮帽突然裂开一道缝,露出半截白花花的头骨,腐黑的眼眶里还爬出几条白蛆,看着就恶心。这黄鼠狼还往前挪了半步,尖牙从嘴角刺了出来,恶狠狠地说:“若是答错,就拿你腹中胎儿抵债......”
还有个《纸人抬轿》的事儿。
有一回,更夫赵四正缩在城门洞里避雨呢。这雨下得可大了,突然,一阵唢呐声穿透了雨幕传了过来。赵四好奇地往外一瞧,好家伙!只见一顶八抬大轿从官道尽头晃晃悠悠地飘了过来。抬轿子的轿夫们脸色惨白惨白的,脸上还描着胭脂,纸糊的衣裳被雨水浸透了,竟然都没褪色。
等轿帘一掀起,赵四往里头一瞅,这可把他吓得魂飞魄散!新娘盖头下面露出半截森森白骨,缠着金镯的腕骨上还挂着一块翠玉。赵四仔细一看,这不正是半月前溺毙的绸缎庄大小姐的贴身之物嘛!
这时候,赵四突然闻到雨水中混进了一股铁锈味,再一低头,他惊得下巴都快掉了,那些纸轿夫们根本就没踩在地面上,而是悬在半空呢!走在最前面的那个纸轿夫转过头来,朱砂画就的嘴唇咧到了耳根,阴森森地说:“姑爷缺个提灯人......”
还有个《鬼市当票》的故事。
当铺掌柜徐有财半夜睡得正香呢,突然被一阵铜铃声给惊醒了。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就看见柜台前站着个浑身滴水的老妪。这老妪从怀里掏出一张泛黄的当票,递给徐有财。徐有财接过来一看,墨迹晕染的地方,隐隐约约能看见“阳寿三载,抵押纹银五十两”的字样。他刚想仔细瞧瞧,这老妪的脖颈突然“哗啦”一下裂开了,涌出一股黑水,黑水里还浮着一颗眼珠。老妪那声音跟从地底下冒出来似的:“万历三十年的帐,该清算了......”
最后讲讲《阴阳绣》。
刺青师傅陆九卿有个祖传的绝活,就是用尸油调朱砂来纹身。有一天夜里,打更人送来一个裹着斗篷的姑娘,说要在心口纹一朵并蒂莲。陆九卿也没多想,就开始准备纹身的家伙事儿。银针刺破姑娘肌肤的那一瞬间,姑娘突然“唰”地睁开了眼睛。这一睁眼,可把陆九卿吓得差点没坐到地上,姑娘的眼睛全是白的,一点眼仁儿都没有。
再看纹身处,皮肉“咕噜咕噜”地翻卷着,竟然长出了青鳞。陆九卿这才反应过来,仔细一瞧,这斗篷下面根本就不是个活人啊!红线缝合的脖颈处,还留着上吊的勒痕呢!
这些故事啊,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真真假假,谁也说不清楚,反正听着是挺吓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