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笛索魂录》
〇·刑侦卷宗(案件编号:云2019-037)
尸检报告摘要:
2019年霜降夜,护林员在哀牢山南麓发现七具呈北斗状排列的尸骸。死者均呈跪拜姿态,胸腔内塞满黑色丝状菌体,经dNA比对确认为1937年失踪的民国科考队员。最诡异的是主骸骨手持骨质短笛,笛身刻满巴蜀图语,x光显示其颅腔内生长着与死者胃部相同的菌丝网络。
---
一·考古手记(林氏笔记残页)
1937年3月15日 阴
跟随史密斯博士进入三星堆遗址第七日,我们在祭祀坑底层掘出青铜神树残件。树根缠绕的玉匣中藏有十二支骨笛,匣内朱砂写着「闻笛者,替魂归」。随行翻译杨小姐突然发狂,用发簪在手臂刻满虫形符号,口中念着:「他们来收替死鬼了......」
1937年3月17日 大雾
昨夜守夜的士兵离奇暴毙,尸体如脱水般干瘪,鼻腔钻出红线似的活物。史密斯博士执意吹奏骨笛,笛声响起时,青铜神树的纹路在月光下蠕动,竟与杨小姐臂上伤痕完全吻合!此刻帐篷外传来指甲刮擦帆布声,我写下最后记录——那笛子是用人腿骨制成的,末端还留着半月形胎记......
---
二·口供笔录(2019.11.12)
询问对象: 护林员张大山(42岁)
记录节选:
";俺追着野猪崽子到老鹰岩,瞅见七个‘雪人’跪在石板上。本以为是驴友恶作剧,凑近看吓得尿裤子——那些根本不是雪,是白花花的菌丝!中间那具骷髅突然转头,黑洞洞的眼窝里伸出菌丝触须,俺的猎枪......对,就是那时候走火打中骨笛,菌丝瞬间缩回尸体里......";
物证备注:
现场提取的菌丝样本在培养皿中呈现自主意识,72小时后突破三级生物防护罩。监控显示其组成巴蜀图语「申酉交汇,替身轮回」。
---
三·学术论文(《西南巫蛊研究》节选)
第三章:替身蛊的时空闭环现象
三星堆出土的骨笛经碳14检测,材质为公元前1600年的人类股骨。笛孔排列暗合二十八星宿,吹奏时特定频率会激发笛内休眠的「尸蚕蛊」。这种蛊虫以朱砂与冤魂为食,中蛊者会产生「替身认知障碍」,自愿成为古墓守护者的祭品(见图1)。
图1: 电子显微镜下尸蚕蛊结构,其口器与青铜神树纹饰高度相似
田野调查案例:
1987年成都茶馆火灾中,幸存者王某坚称听到笛声指引逃生。法医在其烧伤皮肤下发现游走的条形凸起,与本案菌丝运动轨迹完全一致。
---
四·新闻报道(《春城晚报》2023.5.20)
标题: 三星堆巡展惊现灵异事件 观众集体昏迷
昨夜闭馆后,安保人员发现七名游客昏倒在青铜神树展柜前。主治医师透露,患者脑电波呈现相同波形,不断重复「让我替您守墓」。更离奇的是监控视频显示,展柜玻璃表面浮现出水波纹,疑似有物体从文物内部渗出。
追踪报道:
昏迷者苏醒后均丧失部分记忆,但能准确描绘出从未公开的考古细节。文物局紧急检测发现,青铜神树内部存在中空结构,其容积恰好可容纳十二支骨笛......
---
五·神秘手稿
残页一:
";师父说替身蛊要凑够十二轮回,每甲子需七人献祭。民国那支科考队本是第十一轮,偏有个女学生怀了身孕——胎儿的先天之气破了蛊阵,害我们守墓人遭反噬......";
残页二:
我在省博物馆地下室找到杨小姐的日记,1942年她用钢笔描摹着腹部隆起曲线:「孩子总在子夜啼哭,哭声和那支骨笛一模一样。」最后一页夹着胎儿的x光片,骨骼形状正是缺失的第十二支骨笛!
残页三:
现在我知道为什么选中我了。右腿的半月形胎记开始发烫,青铜神树在梦里越长越高,那些菌丝从电脑屏幕里爬出来......该写下结局了:真正的蛊从来不是尸蚕,而是跨越三千年的——
(手稿戛然而止,边缘粘着菌丝状纤维)
---
终·物证档案(绝密)
编号:SSd-037
十二支骨笛于2025年惊蛰夜集体失踪,监控仅拍到青铜神树投影出巨型巴蜀图语。次日全球出现七例怪病,患者皮肤下菌丝组成「替」字,发病时间恰好对应十二时辰。值得一提的是,首例患者是三星堆博物馆馆长,他失踪前正在撰写《替身蛊与时空闭环》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