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渡》
(一)
民国初年,江南清河镇有座百年老宅,檐角雕着镇邪的螭吻兽,院中古槐盘虬如鬼爪。宅子主人姓周,是当地茶商。那年冬至,周家幺女周芸娘突然得了怪病,白日昏睡不醒,入夜则披发赤足在宅中游荡,口中呢喃:";青灯照路,纸船渡河...";
镇上老郎中诊不出病因,只说脉象虚浮似被阴气侵体。周老爷连夜请来青云观玄真道长,老道手持罗盘绕宅三周,忽见后院井口冒出森森白雾。";井通幽冥,此宅下恐有阴穴。";老道燃符探井,黄纸刚触井水便燃起幽蓝火焰,井底隐约传来铁链拖曳之声。
(二)
二十年前,这宅子原是义庄。某年大旱,饥民哄抢官粮,官兵追捕时百余人跳井而亡。传说每逢月晦之夜,井中会浮出青皮灯笼,照着纸扎的渡船载亡魂归乡。
玄真道长取来朱砂画符镇住井口,又让周家人备下三牲祭品。午夜作法时,忽闻井底传来女子幽咽:";芸娘替我...芸娘替我...";老道手中铜铃应声而裂,芸娘竟如提线木偶般走向井沿,双目翻白似被附身。
(三)
周老爷跪求道长救命,老道叹道:";令爱生辰八字极阴,被井下百年怨灵选中当替身。";原来那女鬼名唤翠姑,原是光绪年间被沉井的童养媳,怨气凝结成";青灯煞";。若要破解,需寻得翠姑生前绣鞋,在头七回魂夜行";渡阴船";之法。
众人翻遍县志,终在城隍庙偏殿供桌下找到双褪色红绣鞋,鞋面绣着并蒂莲,鞋跟却钉着三寸铁钉——正是旧时防止女鬼寻仇的镇物。
(四)
回魂夜子时,玄真道长以槐木刻舟,船头悬青灯,船尾系红绳。芸娘穿着翠姑绣鞋立于船中,老道摇动招魂幡念咒:";黄泉路断,忘川水寒,今以阳血破阴关!";
井水突然沸腾如煮,青雾中浮现纸船队,每艘船都立着虚影。翠姑的鬼影显现时,整座宅院温度骤降,窗棂结出冰花。老道将雄鸡血泼向纸船,厉喝:";尘归尘,土归土!";那些虚影竟化作萤火四散,唯翠姑死死抓住芸娘脚踝,绣鞋铁钉忽泛起金光,将其震入井底。
(五)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井口时,平静的水面突然泛起一阵涟漪。紧接着,一具惨白的骨骸缓缓浮出水面,那恐怖的景象令人毛骨悚然。人们惊恐地发现,这具骨骸的手腕上戴着一只银光闪闪的手镯,而手镯上面赫然刻着“翠姑”两个字。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庄,周家得知此事后悲痛欲绝。他们决定将这具无名尸骨厚葬于南山脚下,并请来经验丰富的工匠,用糯米浆混合铁砂封住了那口诡异的古井,希望能以此平息怨灵的愤怒。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三年后的中元节。夜幕降临,月色朦胧,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阴森寂静之中。值夜的更夫像往常一样打着灯笼,沿着街道巡逻。当他路过周宅旧址时,突然看到前方有一盏青色的灯火在空中飘荡,忽明忽暗,仿佛幽灵一般。
更夫心中一惊,但好奇心驱使他慢慢靠近。随着距离越来越近,他隐隐约约听到了一阵女子的轻笑声,那声音如泣如诉,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更夫壮起胆子,小心翼翼地朝着声源处窥探过去。
借着微弱的月光,他惊讶地发现在荒芜的草丛中竟然盛开着一大片血红色的彼岸花,鲜艳夺目,宛如燃烧的火焰。而在这片绚烂的花海中间,半掩着一双已经褪色的绣花鞋,鞋尖正朝着南山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