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冷风裹挟着枯败的落叶,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肆意飞舞。林羽背着简单的行囊,沿着这条似有若无的山路,缓缓走向那座传说中的古村。他是一名民俗学者,听闻这座被岁月尘封的古村藏着诸多神秘的民俗传说,怀着对未知的强烈好奇,毅然踏上了这段探寻之旅。
远远望去,古村仿佛一幅褪色的水墨画,错落的灰瓦泥墙在荒草与老树间若隐若现。村口,一棵古老的槐树扭曲着枝干,像是一位垂暮的老人在无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林羽踏入村子,石板路在脚下发出沉闷的声响,两侧的房屋大多破败不堪,门窗洞开,宛如一只只空洞的眼睛,凝视着这个陌生的闯入者。
天色渐暗,残阳如血,给整个村子披上了一层诡异的红纱。林羽正寻思着找一处地方落脚,忽然听到一阵隐隐约约的哭声。那哭声如泣如诉,在寂静的村子里回荡,让人毛骨悚然。他顺着声音的方向走去,发现一座略显完整的小院,院门半掩,透出一丝微弱的灯光。
林羽轻轻推开院门,屋内烛光摇曳,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正坐在床边哭泣。老妇人听到动静,缓缓抬起头,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哀伤。林羽说明来意,老妇人沉默片刻,缓缓开口:“年轻人,这村子可不太平,夜里千万不要出门。”林羽心中好奇,忙问缘由,老妇人却只是摇头,不再言语。
深夜,林羽躺在简陋的床上,那隐隐约约的哭声再次响起,而且似乎比之前更近了。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悄悄起身,拿起手电筒,循着哭声走去。月光如水,洒在斑驳的石板路上,林羽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
他来到一座荒废的老宅前,哭声似乎就是从这里传出。老宅的大门紧闭,但门闩已经腐朽,轻轻一推便“吱呀”一声打开了,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林羽小心翼翼地走进院子,月光下,院子里杂草丛生,中间有一口古井,井口的辘轳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林羽走近古井,低头望去,井里一片漆黑,深不见底。就在这时,哭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阵低沉的笑声,那笑声仿佛从地狱传来,让人脊背发凉。林羽惊恐地环顾四周,却什么也没发现。突然,他感觉背后有一股寒气袭来,下意识地回头,只见一个身着白色长袍的身影正缓缓向他飘来,长发遮住了面容,看不清模样。
林羽吓得转身就跑,可双腿却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怎么也跑不快。那白色身影紧紧跟在他身后,笑声越来越大。慌乱中,林羽被一块石头绊倒,摔倒在地。他绝望地闭上了眼睛,等待着未知的恐惧降临。
然而,预想中的疼痛并没有到来。林羽缓缓睁开眼睛,发现那白色身影已经消失不见,四周一片寂静。他挣扎着站起身,跌跌撞撞地回到了借住的小院。
第二天清晨,林羽将昨晚的遭遇告诉了老妇人。老妇人叹了口气,说道:“这老宅以前住着一户人家,女儿名叫阿秀。阿秀天生丽质,心地善良,却被村里的恶霸看上了。恶霸要强娶阿秀,阿秀宁死不屈,最终投井自尽。从那以后,每到夜里,阿秀的冤魂就会出来哭诉,若有人惊扰,便会被她视为恶霸的化身,遭受她的报复。”
林羽心中一惊,他想起昨晚那白色身影,难道真的是阿秀的冤魂?他决定帮助阿秀解开心中的怨恨,让她得以安息。
林羽向老妇人打听阿秀家人的情况,老妇人说阿秀的父母早已去世,如今只剩下一个远房的叔叔,住在村外的山脚下。林羽找到了阿秀的叔叔,一位朴实憨厚的老人。老人得知林羽的来意后,老泪纵横,他告诉林羽,阿秀是个好孩子,死得太冤了,这些年他一直想为阿秀做点什么,却无能为力。
林羽和老人商量后,决定在阿秀投井的地方举行一场法事,希望能超度她的亡魂。他们请来了村里的一位道士,准备了香烛、纸钱等物品。夜幕降临,法事正式开始。道士身着道袍,手持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围绕着古井不停地踱步。林羽和老人则在一旁虔诚地跪拜,焚烧纸钱。
随着道士的咒语,周围的空气仿佛变得寒冷起来,古井中隐隐传来一阵低吟。突然,一阵阴风吹过,将蜡烛全部吹灭,四周陷入一片黑暗。林羽和老人惊恐地抱在一起,不知所措。
就在这时,一个白色身影缓缓从古井中升起,正是阿秀。她的面容依旧被长发遮住,看不清表情。道士大喝一声,将手中的桃木剑指向阿秀,口中念道:“冤魂莫要再纠缠,放下执念,早登极乐。”阿秀的身影在风中微微颤抖,似乎在犹豫。
林羽鼓起勇气,对着阿秀说道:“阿秀,你的冤屈我们都知道了,恶霸已经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你不要再怨恨了,安心地去吧。”阿秀的身影顿了顿,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张苍白却美丽的脸庞,眼中满是泪水。她轻轻点了点头,然后化作一道青烟,消失在了夜空中。
随着阿秀的消失,周围的气温逐渐回升,蜡烛也重新亮了起来。林羽和老人长舒了一口气,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从那以后,古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再也没有传出过诡异的哭声。林羽带着这段难忘的经历离开了古村,他知道,世间的恩怨情仇,终究需要一个了结,而那些隐藏在岁月深处的故事,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人遗忘,但它们所承载的情感和记忆,却永远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