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波和李信、郭永仁喝着茶聊了许久,陈平波因为他现在的特殊位置,能和两人聊得上。
要是他外放出去那就没这个条件了,他现在不时会被主任召见,有时甚至大领导也会让他汇报一下,因为陈平波的视角和别人不一样,所以有这个特殊情况。
所以他现在的位置很特殊,有点智囊团成员的那个味道,但是又不算智囊,毕竟很多东西他还是接触不到。
等他陈平波下地方了,和中央都信息脱节了估计就不会有这样的场面了,毕竟有需求才会有市场。
自己进步的同时,别人一样在进步,尤其是李信,他要再进一步,那不是养老就是要他陈平波仰望,是作者不能写的职级。
单位的日子依旧很平静,不过听说李威要下派地方了,只是不知道会下放到哪里去,如果是燕京的话,那算是他捡到漏了。
现在燕京周围的县以后都要通通改区,他下去哪怕是被压着,到改区的时候也能升上一级。
陈平波结婚时没那么宏大轰动,但是自己两个儿子满月时,那真是满城宾客。
来头最大的还要算是郭永仁了,也是最多人认识的,毕竟是燕京的父母官,不认识才是说不过去。
另一个就是共事过一段时间的马吉春了,他现在的职位还没定下来,不过根据这次的立功,他很有可能外放到哪个省或直辖市当专职副书记。
不过这仅仅只是陈平波的猜想而已,要么直接转到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那边,第一副部级也有可能。
其他都是陈平波的故旧和人脉圈,来的人差不多和亲戚一样多。
大伯一家这次全部都来,是陈平波老爹陈大江亲自坐飞机过去要他们全部过来。
按老爹话说,现在难得有时间聚一起,我们也不差这点钱,加上本来距离就远,不能越来越生分了。
最难受的莫过于自己姐夫一家子,当初有多看不起自己家,现在就有多难受。
姐夫的父亲王涛现在还是区政法委副书记,级别现在跟陈平波一样都是正处级,但是他已经到头,这辈子估计也就这样了。
孩子刚生下来的那几天,也带着东西来看过,更是和陈平波隐晦的说一下软话,想靠上郭永仁这条船。
结果陈平波直接当做听不懂,懒得搭理他,这种人今天能来巴结你,一旦有什么事,他就会像条疯狗一样疯狂撕咬你。
所以今天满月酒,他是想靠过来说几句话而犹豫不决,生怕陈平波根本不接他的话,到时候自己尴尬丢脸。
有时候家底厚也是一种维持人脉的重要手段,但凡陈平波钱少点都请不了这么多的人。
而且大方,每桌都给两瓶五粮液不说,菜也是算宴席一流梯队。
不少离的近的人,都是中午过来吃完酒席,下午继续上班。
“哥,你现在真牛,燕京副市长都过来吃酒。”
酒席一散陈平文就凑到陈平波旁边说道,他也是刚分配工作没多久,懂燕京市委常委的份量。
“听说你现在分到星沙市农业局了?怎么样还行不?”
想看看堂弟陈平文是什么状态,看看能不能扶得上墙不。
“也还行,虽然分的是区分局,但是也不是太忙,毕竟现在星沙市也不靠农业。”
星沙市远在天边,他也帮不上什么忙,要是把他调来燕京到是可以,帮他点,就是现在他自己也不知道该去哪里,不知道是留在燕京还是下放到其他省。
不对,星沙市不是在南香省嘛,问问李信能不能收个人到省委办那边,让陈平文锻炼锻炼。
“星沙我倒 也有认识的人,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帮得上,过些天我帮你问问,可以的话到时候跟你说一声。”
陈平文没想到陈平波连自己那边都有关系,老哥你要不要这么牛逼啊,对陈平文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惊喜。
陈平波看到陈平文眉飞色舞的样子,马上给他泼了一盆凉水道。
“你先别高兴这么早先,事情还不一定呢。”
“我知道,我知道”
看陈平文的样子就知道,他应该是工作了几个月没少吃亏,现在有一靠山就立马扬起希望。
“得,我是白说了,你自己一边玩去吧。”
大伯和老爹、岳父三人喝的红光满面的,今天三个老头算是喝尽兴了。
今天有一个市长陪他们喝酒,还一口一个老哥,谁喝谁不迷糊?
反倒是以前领着陈平波进门的老领导李一清,对于今天的郭永仁没有了往日的热情,似乎看清了自己不再执着于升迁,放弃了挣扎认命了。
“平波现在是出息了,我们几个老脸都靠他来增光了。”
大伯满是赞赏的眼光看着陈平波,眼中充满对陈平波的肯定。
大伯在田地里劳碌了一辈子,不就是想着后辈子弟不再田间地头劳累,现在看到陈平波官场上混的风生水起,自然是欣慰不以。
加上这边也借钱给堂哥那边做些小生意,现在大伯那边也是渐渐好起来,不再像以前那么窘迫。
“是啊,他们现在都出息了,我们现在也轻松了,不需要操心那么多了。
哥,这次你过来就多住一段时间,家里现在留给平军他们几个也没什么,你难得过来一趟。”
现在家里就老爹老娘住,再住进去大伯和大伯母刚刚好。
“对啊大伯,你来一次燕京不容易,好好玩一下,家里那些农活啊给钱让人家帮照顾一下就行。
劳累一辈子了也该享受一下了,反正活永远也做不完。
你要是来一下就回去,那回村怎么跟其他人聊天?到时候他们说我们嫌弃你,来两天就把你赶回去了。”
老人有时候跟他们好好讲道理是没用的,一定要逼他们一下。
陈平波的这套理论就很有效果,你要是来两天就回去,那不是让村里对着我们一家戳脊梁骨嘛,说什么发达了就不要穷亲戚之类的。
事实也证明这套东西很有用,大伯很快就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