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所有人认为此次诗宴已经圆满完成之际,李承渊突然意识到还差最后一个环节。
他计划利用此次活动摘得“庆国首席才子”和“庆国文学新星”两个桂冠,这是他在系统里列出的目标之一。
即使没有与兄长之间的纷争,李承渊也有着自己不可动摇的决心来实现这个目的。
他已经展示了十首佳作并且赠送了《饮湖上初晴后雨》,但为了巩固自身在众人中的声望,他认为需要最后一首能够震惊四座的大作来压轴。
因此,在总管李宏成准备宣布结束前,李承渊再次站了出来请求大家稍安勿躁。
接着他透露在前不久中秋佳节时曾写下了自己最为满意的诗篇,并决定在这特别的日子里分享给在场的宾客。
人们纷纷凑上前去期待这场文学盛典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作品。
当看到那纸张上出现“明月几时有”的开篇时,所有人顿时鸦雀无声,惊愕之色显而易见,仿佛空气中都充满了紧张与期待。
若非意外发生的话,这次礼郡王府举办的诗会无疑将成为今夕庆国有史以来最瞩目的文学盛会之一,引来无数文士关注的目光,以及来自皇城上下众多权贵人物的高度关注,同时展示出了未来王族成员所拥有的非凡能力和深厚文化底蕴。
届时,李承渊究竟是真龙天子还是普通蛟龙,朝中众官员自会作出判断。
因此,在今天的诗会上,许多缺乏才艺的年轻公子也被邀请参加,主要是因为他们背后的家族势力遍布朝廷各个部门。
若李承渊在诗会上表现出色,便可以通过此次聚会结识更多高官,快速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谢必安今天的失利让李承泽异常恼火——因为李承渊是借此机会以他的失败来换取自己的名声!
当天,礼郡王府的每一个动静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目光,庆帝自然也不例外。
用完早膳后,他立即吩咐侯公公立刻关注王府的一举一动,有任何情况及时上报。
第一个重要的汇报就是世新门外的“冲突”。
听完这些消息,庆帝脸色微变,显然对李承泽和李承渊之间的矛盾感到意外。
这种情况对他的计划不利,但庆帝并没有多说什么,只让侯公公继续留意事态发展。
上午,当关于几首不错的诗词汇报到庆帝这里时,他似乎并不感兴趣,只是简单看了一眼就丢到一边。
直到中午,听到李承渊公开挑战李承泽,并且派出侍女青鸟迎战谢必安的事情,庆帝终于露出了些兴致。
尤其是听说青鸟轻易击败了八品巅峰的谢必安,庆帝的表情首次显现震动:“你说什么?李承渊身边的那名侍女是九品高手?”他对侯公公问道。
侯公公恭敬答道,“陛下,情报上没提到她是九品高手,但谢必安是八品巅峰,她能在一招之内击败他,想必已是九品境界。
这个青鸟的背景十分特殊。”接着他讲述了青鸟的背景故事:她是枪仙王绣的女儿,在王绣被杀后流落江湖。
前几年三皇子出宫游玩时与她相遇并成为挚友。
此后青鸟一直在京郊流浪,直至三皇子封王,她才连夜进城,投入其怀抱。
“原来她还有这样的身世……”,了解完详情后,庆帝感慨道,“枪仙王绣确是位忠臣。”
得知三皇子因写给青鸟的诗句被高价购买的消息,庆帝颇感吃惊。
“一万两?”他问。
“这首诗到底写了些什么?”
“请陛下过目!”,说着,侯公公递上了抄录的诗。
尽管原件已为青鸟所持,无法获取,但此诗内容确实令人心折。
“湖光潋滟睛日好,山色空蒙雨亦妙。
将庆湖比做仙女,淡妆浓抹总恰如其分!好一首佳作啊!”读毕,庆帝连连赞赏,“太棒了!朕一直认为未能有诗词能真正展现庆湖之美,不料竟出自三子之手。
不错!”
随后,庆帝下达命令,“让人在庆湖畔树碑刻上这首诗,并找一名博学之士撰文记录此诗背景,铭刻碑阴。”
“若是这样做,青鸟姑娘怕是要永留青史啦!”侯公公笑道。
“她父亲当年曾助力朝廷立下大功。
作为功臣之女,给她点奖励也是应当之事!”
……
在接下来的下午诗词比赛中,尽管起初庆帝一度有些厌倦,但当看到李承渊接连写下十首优美的诗词时,又再次为之动容。
反复吟诵这十几首佳作后,正当庆帝认为今日活动即将落幕之时,侯公公立即呈上了李承渊最满意的作品——一件从未展示过的杰作。
读罢此作品,庆帝不禁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明月何时才升起?向青天发问。
不知天上宫殿,今夜是何年月。
我欲乘风归天去,但恐琼楼玉宇太高寒。
起舞弄影,哪似人间般。
转过朱阁,月光低洒于绮户,照不眠人。
不应怀恨,却为何偏在此时圆?人生聚散悲欢不断,月亮有阴晴缺盈,自古难全。
只愿亲人长久健康,千里同观明月。
庆帝读罢此诗后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许久之后,他抬眼目光坚定地下令:“宣,即刻刊印李承渊所作的十二首诗词,明日报纸上全部登载,不限发行数量!”
“老奴遵旨!”侯公公匆匆行礼,迅速离开。
待侯公公走后,庆帝再次凝视手中的诗词,良久后,寝殿中传来一声长长的叹息。
……
在鉴察院深处。
陈萍萍面对范建无奈地说:“我说,你在我这里都一天了,现在诗会结束了,你也该离开了吧?”
范建撇了撇嘴回答:“哼,要不是你这里有最新消息,我才不愿留在这儿。”
“是,您高贵,我是普通院长,您厉害就好。”
“哼!好了,我不与你纠缠,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承渊这小子有希望吗?”
陈萍萍静静地看着他,轻轻说道:“你怎么看?从史书中学识颇多的你难道没发现什么吗?” 范建立刻无言以对。
诚然,才华横溢的皇族,往往没有好的结局,政治手腕和谋略才是最重要的,过于看重文采容易失败。
而如今李承渊也是一样,竞争对手的手段更甚,想要胜出极其艰难。
陈萍萍熟知庆帝的心意:只要他还活着,便不会让李承渊成为皇帝。
换言之,除非......
当晚,礼郡王府内诗会已结束,然而宾客们都难以离去,依然陶醉在那份震撼之中。
那首《明月几时有》给众人文人心灵上带来巨大触动。
许多人都由衷佩服,就连太子和二皇子也不例外。
他们尤其服膺于李承渊的才华。
太子原本想买下《明月几时有》的手稿,却在报价前遭到拒绝。
李承渊表示自己要留着。
傍晚终于还是到了分别时刻,首先离开的是太子和二皇子。
太子只是轻声嘱咐承渊努力,多结交门生。
李承泽则将李承渊带到角落私谈:
“三弟,今天的事是二哥不对,请接受我的歉意。”
李承渊坦然说:“二哥你不必介怀,我一直坚信: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有人犯我,则必不留隐患。
所以,只要你以后不再针对我,我们井水不犯河水,也不会有任何矛盾。”
李承泽嘴角抽搐,心中感叹这文人的口才确实厉害,表面上说是不计较实际话锋凌厉。
不过,他也懒得争辩,毕竟今天自己的反应确实失措。
李承泽本就与太子势如水火,若再触怒李承渊,恐怕会促成二人联手。
然而他亦别无选择,在皇室争斗中唯有不懈奋斗才能不被淘汰。
他怎能任由李承渊的能力超过自己!他并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只是安排人在李承渊那里制造些小障碍,防止其崛起太快难以控制。
未曾料到,李承渊竟全然不在意常规手段,直接动手!这样的局势令李承泽无可奈何,只感叹倒霉透顶。
“三弟安心,我依然秉持原意。
大家都想获取利益,但在争取前,必须解决潜在威胁。
否则最终只会成全对手!”他承诺,“二哥保证绝不会再故意针对你。
你可以多来找我,我们一起分享资源如何?”
李承泽无所谓的回应:“随你们怎么斗去吧,只要不来挑衅我,否则惹上我的人都不会有好结果。”至于报复对象,“除了你或大哥,也难觅第三人了”。
此番话使李承泽顿时感觉无力。
这个弟弟怎如此难以对付?
一番交谈后,李承渊终于送走李承泽,随后回到宴会大厅,不少宾客已经离开。
他一一送别其余访客,并特别挽留几个想要纳为谋士的贤士,约明日到王府商议正事。
包括那个狂傲不羁的贺宗纬在内。
得知被三皇子看中,贺宗纬喜出望外,以为从此大展宏图的日子到了。
殊不知,在李承渊眼中,不过是一条随时可能舍弃的疯狗!
送走所有客人之后,只留下了杨万里和林婉儿。
李承渊交托老黄招待杨万里,而亲自设下小宴款待表妹林婉儿。
两人对坐用餐,各自有一张精致的小桌,桌上满是各式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