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毕之后,老王早已完全松弛下来。
利用空闲时间,李承渊写了两封信。
一封发给万三千,嘱咐其第二天到王府来商量事情。
另一封则是寄往江左盟黎纲手中。
有别于与万三千的合作模式,李承渊不打算将江左盟引入京城扩张,
而是希望引导其逐渐移向边境,谋求发展空间。
因为那里常年作战,机会多多,尤其是对李承渊未来的布局很重要,他需要提前安排。
但更重要的任务是,李承渊想通过黎纲派人前往史家镇获取长公主与二皇子李承泽走私罪证的相关信息!这对长公主今日对自己的行径,他不会善罢甘休的。
今天的种种,让他晚上必定寝食难安,若不留手回应一番。
“王启年!”
李承渊写完信后招呼道,
“来了,殿下!”王启年连忙起身来到李承渊身旁笑道。
“跟我来吧!”
“遵命!”
随后李承渊带着王启年来到了书房,
桑文紧跟在后端上两杯茶放在两人桌上。
突然看见跟来的桑文,王启年的瞳孔猛地放大。
刚才在春宵楼时没注意到细看都没能识别出来……他以前在店里卖给过胭脂啊……
桑文不是有名的琵琶弹奏者吗?为什么会在府上?
怎么成了王爷的丫鬟呢,而且还在这儿过得这么自在?
“王先生还认识我?”桑文微笑着说道,看到愣怔的王启年。
“呃……记得,不,不记得……”老王着急得嘴都结巴了。
原本他想说记得,可又担心泄露桑文的身份,给她带来麻烦。
老王以为李承渊不知晓桑文的过往。
“你们认识吗?”李承渊看出了老王的矛盾,故意问道。
“认识!”桑文镇定地回答:“殿下,我曾经在王先生这里买过胭脂水粉。”
李承渊听后打趣道:“原来如此,老王,你这生意做得可真是遍布四方啊!”
“多谢殿下夸奖。”王启年应答,脸上依然有些茫然。
桑文见此情景,主动解释:“多谢王先生关心,您放心,殿下对我过去的事一清二楚,我本就是殿下从妙音坊带回的人。”
说着,桑文对着李承渊深深一礼:“殿下,我先告退了。”李承渊点了点头。
桑文随后又给王启年行了个礼,转身离开了。
目送桑文远去,老王愣了好一会儿,终于感叹道:“殿下的行事,真的让启年大开眼界!”
李承渊笑着问:“你觉得我不像皇子?”
“倒也不是!”王启年答道,“以您的天生贵气,就算说不是皇子我也不会信。
我只是觉得,与其他的皇子和贵人们相比,您实在不同。”
稍作停顿,王启年继续说:“虽然地位卑微,但启年见识过豪门世家里的各种纷争,可是在殿下身边,却感受不到这些复杂的东西。
也许我大胆了一点,但真要说起来,您是我见过最仁厚的贵人了!”
或许是酒助胆,王启年显得比平时更直白些。
李承渊笑了笑,淡然地说:“或许只是因为我太懒吧!”
“嗯?”王启年疑惑不解,追问道:“这什么意思?”
李承渊解释道:“我的意思是,因为我觉得懒散一点反而好。
我不喜欢权谋与斗争,我只想享受生活——吃得好,住得舒坦,有真情实感的日子就很不错了。
在我的府邸里,我不想有人勾心斗角,也不喜欢繁文缛节。
毕竟大多数人追求的不过是平凡日子里的衣食无忧。
他们跟着我,我就保障他们基本的生活需求;而他们回报以真心待我,这本身就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局面。
我喜欢一切简单纯粹。
或许您觉得他们是丫鬟,而我是皇子,身份有差别,但这并不影响我们首先是人,在我这里,无论外在身份如何,重要的是相互真诚待之。
所以在我府里,对别人时各尽其职——我是皇子,自当履行该尽的职责;她们为丫鬟,则恪守相应规矩。
私下里,大家可以一起玩乐放松,这种温馨自然的情景没什么不好。”
王启年听完这番话,沉默半晌,心情复杂至极。
王启年虽有善良之心,但这样的现代观念冲击还是首次遭遇。
他对李承渊的人格魅力产生了深深的敬佩,甚至生出为其效力的心思。
“好了,不多说这个了,回到正题!”李承渊轻咳一声说道。
王启年起身恭敬拱手:“请殿下吩咐!”
李承渊喝了口茶,理了理思绪后认真开口:“老王,我们就保持这样的关系。
你在鉴察院的工作维持不变。
如果这里有事需要你,我们会派人告知任务详情。
愿意接手便接,不愿也可以拒绝,总之随你的意愿。
不过有一点必须强调。”
他注视着王启年继续说道:“咱俩的关系属最高机密,决不能对外透露,即使是对陈萍萍也不能说。”
听到这里,王启年犹豫了一会儿,有些难办地问:“那我夫人呢?能告诉她么?”
李承渊不由得笑出声来。
还真是个怕老婆的好丈夫!
王启年的这一问也暴露了他的性格。
见到他纠结的表情,李承渊摇了摇头说:“这点看你吧,但无论如何确保不要泄漏就行!”
其实即便此事传出去也不会怎么样,毕竟王启年只是监察院无足轻重的小角色,就算庆帝知道了,也不会有何异议。
李承渊如此行事,目的在于尽量不改动剧情的走向,同时便于他获取应得的奖励。
王启年见到李承渊应允此事后,立刻面露喜色地说道:“大人放心,我的夫人最为守口如瓶,肯定不会泄露任何消息。”
李承渊点了点头,道:“好了,我要交代的就是这么多,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是有一个问题!”王启年看着李承渊,踌躇了许久才开口:“殿下,我只想知道为何不强制我加入您门下?不过是个小人物,只要殿下下令,我必会听从。
然而殿下次次厚待于我,让启年困惑不解!”
“原因很简单。”李承渊认真解释:“我希望门客与我能志同道合。
就算可以强迫你做事,可若不是真心相助,我又怎能放心把要事托付给你?
因此让你做临时门客,既是对你的善待,也是一种考验,明白吗?”
王启年随即展露笑容,“经殿下这一番解释,启年就都明白了!”
“好,今日就聊到这儿,天色已晚,你先回去吧,别让你家人等得太久!”
长舒一口气,王启年起身,慎重躬身向李承渊道别:“那我就先行告退了,未来殿下如有需要随时召唤启年,我定将尽心尽力,绝不拖延!”
李承渊应声道,“知晓了,去吧!”
当王启年离去之后,李承渊思索了一阵,便召来了老黄和红薯,并分给他们各自一封自己所写的信件。
他对老黄说,“老黄,这封信麻烦你明日送到百里之外的赤焰山交给一个叫黎纲的人,此事务至关重要,劳烦一趟。”
“多谢殿下!”老黄接过信函庄重承诺:“请殿下放心,我会将信送达!”
接着,李承渊将另一封信递给了红薯,指示:“红薯,这封信你明日送去东城的万记粮铺交给他们的掌柜万三千。”
红薯郑重其事地点点头接过信。
“我一定铭记殿下的嘱托。”
安排完毕这些,李承渊让老黄准备出行之事,而他自己留下红薯。
自上一次接触以来,李承渊已好久没有再碰过红薯。
见到红薯依然美丽动人的姿态时,他的心中不禁萌生一些情愫。
红薯也捕捉到了李承渊的目光变化,心中满是欢喜,目光流转间流露出无数的甜密与羞涩!
次日一早,老黄按时出发前往赤焰山送信。
红薯在清晨早早起床后,也没忘了完成李承渊交代的送信事宜。
很快,上午时间刚至,李承渊见到了万三千前来王府拜访。
二人整日畅谈过后,李承渊拿出五万两银子给予万三千作为资助,鼓励他开拓新业务。
对经商之事李承渊并未干预过多,只是提出了几条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其一就是令万三千成立连锁客栈酒楼,不仅仅在京师建立,还要延伸到整个庆国乃至北齐;为了让业务快速展开,建议万三千培养并聘用讲书艺人。
第二项任务,便是要求万三千创建镖局,以商为主。
尽管这世上还从未有过镖局存在,但他相信商业化的专业保运队伍必将带来更大利益,并帮助万三千更快站稳市场,还特意通过黎纲协调安排甄平及二十位赤焰旧部加入。
万三千欣然接命且信心满满承诺将尽快展示成绩给李承渊看。
告别了充满激情又忙碌充实的一日后,李承渊的生活再度归于寂静。
至于庆帝是否已然放弃了他的监督,则不得而知。
但如今一切显得轻松无压。
不过,李承渊时常前往太子府拜访,以显示他与太子的密切关系……此举旨在进一步坚定庆帝削弱太子力量的决心。
至于二皇子那边,李承渊也并未忽视。
他偶尔回应二皇子的邀请,共进火锅以保持联络。
至于李云睿,自从上次之后就再也没有联系过他,李云睿不找李承渊,他也无意主动靠近对方。
现阶段,李承渊倾向于低调行事,不愿与李云睿有牵连,生怕将来范闲入京时会因牵连而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