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渊更是强忍住笑意,“憋笑JpG”。
长公主则是满脸疲惫:“心累JpG”。
其实这一天,范闲进城时李云睿为了污蔑范闲形象故意让宫女阻拦道路,最终那些宫女被侍卫斩杀。
晚上,当庆帝质问时,长公主坚称毫不知情,提前销毁证据试图掩盖事实,但太子却自动承担责任。
这实际上并非是太子的本意,他只是认为庆帝要责罚长公主,所以决定揽过一切罪过,却没想到弄巧成拙。
只能说太子真是深爱李云睿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
不得不承认,能把一个堂堂太子迷得如此彻底,李云睿确有过人之处。
此刻,虽然太子心中充满尴尬和愧疚,既然已经承认罪名便只好默默承受所有惩罚,低语道:“儿臣糊涂犯错,如今追悔莫及,内库的财权应当归陛下决定,儿臣不该贸然行动。”
听此,庆帝又道:“内库关系重大!作为一个太子,你若不争夺此权柄,还算什么太子?”这一席话说得太子目瞪口呆:到底是要他夺还是要让他放弃呢?
太子茫然回首望向李云睿,可她也只是默默摇头。
庆帝继续严厉道:“争夺财权并无过错,令朕失望的是你们的行事手段太过卑劣。”
庆帝忽然扭头看向李承渊,问道:“你站在那里看什么热闹?也发表一下意见吧!”
“啊?我该说什么?”正看热闹的李承渊没料到被问及,不觉失声道,“陛下,这事和我没关系,我是来送礼的!”
庆帝一脸疑惑:“送礼?你送什么礼?”
“哦!”李承渊走上前,将手中的盒子放到了矮榻上,并解释道:“陛下,这是我用瘦金体写的全本《西游记》。
这本书刚在今夜完成,特地赶来献给陛下!”
听到这句话,庆帝顿时眼前一亮。
“瘦金体写的全本《西游记》?”这让他非常惊喜,不仅欣赏书法之美,更能品味其中的故事。
庆帝对《西游记》颇为钟爱,特别是书中蕴藏的各种计谋,让他常常沉迷其中。
过去每出一本新的《西游记》,庆帝总会在第一时间让手下买来品读,心中正期待催促李承渊赶快写完大结局。
没想到他居然主动送来,而且还用了漂亮的瘦金体字迹。
这样的礼物让庆帝甚为高兴。
他没有丝毫迟疑,立即打开了身旁的礼盒,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笔锋凌厉的瘦金体字。
庆帝拿起所有的纸张细细赏读,太子跪在旁边愣住了:刚才还说得好好的,怎么突然看起书来了?我该怎么办?
长公主李云睿倒是对这个礼物非常感兴趣,看了一眼专注看书的庆帝,她转向李承渊说道:“果然不同凡响!承渊才华出众,我也喜欢你的书法,不知道能否给我几幅字作纪念?”
李承渊礼貌一笑:“当然没问题,如果长公主喜欢的话,我会派人给你送去一些字。”
“好期待呢。”李云睿从容微笑道。
这时,庆帝听见了二人的对话,抬眼看着李云睿,随后转头对李承渊说:“不要岔题,李承渊,你觉得今天太子做事的方式对不对?”
听到问话,李承渊的眼神闪了闪,心想:如果是从前,肯定要装糊弄过去,但既然决定不躲了,那就必须如实回应,更何况,这个问题他知道如何作答。
“回陛下!”李承渊行了一礼后郑重其事地说,“无论任何情况,皇家和宫中的清誉都不应受损,这是维持朝纲的根本。
依儿臣之见,太子今天的举动确实有些欠妥。”
三人听到这句话,都感到惊讶。
庆帝既惊且喜,没想到李承渊如此知心,满意地看着他继续对地上还跪着的太子喊道:“你看看承渊说的话!”
接着,庆帝严肃地质问:“为什么人家可以用正当的方法处理,你们却只会玩这些下作手段呢?”面对不服气的太子,他更是提高了声音,“你还真不明白吗?人家承渊已经说得足够明白了——拿皇家和宫中的清誉开涮,只会让自己成为笑柄。
多做几次这种事情,敬畏之心便会消失,威严不再,江山岂能稳固?”
终于明白过来的太子立刻认错:“陛下,孩儿错了!”然而,庆帝依然冷淡地说道:“你说得轻巧,自己先回去好好想想吧。”说完招呼了一下太子,最终他还是站了起来走向庆帝。
庆帝拿出一份名单递给太子,轻声道:“这是几天内要罢黜的官员名单,你自己看看,上面有没有你的人。”
太子快速扫了一眼名单,低下了头。
名单上果然有不少他的门客。
看着太子畏畏缩缩的模样,庆帝微微叹了口气:“朕也曾做过太子,明白其中竞争之激烈,然而总该有个底线。”
“陛下……”太子想要为名单上的人求情,但庆帝毫不给机会。
“下去吧!”
“陛……”
“快下去!!!”太子不敢再言,向庆帝深深一礼后便悄然离开了。
原本准备离开的李承渊,忽然听见庆帝叫他:“李承渊,你先别走。”李承渊只得停下脚步。
待太子和长公主离去后,庆帝递给了李承渊另一份名单,并说道:“给你。”
李承渊疑惑地接过,看了一眼,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惊讶——这份新的名单赫然列出了一批新任官员。
“这里的人既不是太子的党羽,也不是老二的势力,你懂得朕的意思吧?”
李承渊深吸一口气,认真点头,“儿臣明白。”
庆帝郑重地看着李承渊,“李承渊,这是你的最后机会,不要再让朕失望了!”
“儿臣遵旨!”“下去吧!”
“儿臣告退。”
走在前往广信宫的路上,长公主和太子仍在讨论此事。
一个小太监匆忙跑来,在长公主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后就离开了。
“你觉得那份名单是什么内容?”长公主问。
“估计是一份与我们两方无关的官员名单。”太子推测道,“陛下似乎是打算栽培李承渊。”
“确实如此,看来陛下想扶植三弟啊!”
“那当然,三弟才思敏捷、机智过人,陛下又怎会对他放手不管?”
“那你觉得他会不会和你一条心呢?”
“难说,这种事没有永恒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长公主意外地看了看太子,“你其实也并不傻。”
太子苦笑了一下,“谁说我傻?我现在是太子,若真傻哪还能坐在这里。”
回府的马车里,李承渊陷入沉思。
他未曾想到一本小书竟能带来如此效果。
原以为要多次努力才能重新获得皇上的青睐,现在一次成功,虽然给出的是些小角色,但这毕竟是一个好的开始。
有了这第一次的机遇,之后还有更多的机会在等着他。
关键是,他得弄清楚到底是什么让庆帝转变心意?
李承渊仔细分析:
是《西游记》吗?
应该不是。
《西游记》虽经典,但不会让庆帝因此改变立场。
还是之前的殿前对话?似乎也不对,这些早已被证明过,不足以引起质变。
只剩下一件事:打范闲。
看来庆帝确实在意他们的兄弟关系,生怕两人联手。
当他在街头教训了范闲,无疑正中庆帝的下怀。
只要自己继续与范闲对立,就能巩固庆帝的信任。
不过……一切真有那么简单?
林若甫曾提过庆帝擅长借力打力、长远布局,可今天直接给他安排职位未免太过明显。
事情似乎远没有这么简单。
在车内的李承渊不由得回忆起庆于年间庆帝曾经用过的各种手段。
他并非故意多虑,而是深知必须防患于未然。
范闲入京之前,京都的焦点是太子和李承泽,而李承渊不过是个配角,因此一直未曾受到庆帝特别的瞩目,也没有被其利用的可能。
但随着范闲的到来,情况发生了巨变。
若庆帝对范闲出手,李承渊绝难幸免。
所以他不得不万分谨慎,以免一不小心成为庆帝的棋子。
深思熟虑许久后,李承渊灵机一动,有了主意。
“老黄,去妙音坊!”他对驾车的老仆说。
“明白,殿下!”回应迅速而坚定。
大约一刻钟后,李承渊抵达了妙音坊,并顺利来到宫字号房间。
很快,十三先生和宫羽也相继现身。
“时间紧迫,我直奔主题。”李承渊简洁地说明任务,“这是一份官员名单,请你二人立刻抄录一份!”他随即递出了那份来自庆帝的名单。
宫羽接过名单,径自前往书桌准备复制。
“十三先生,从明天起,动用情报网逐一调查这些人。”李承渊继续交代,“他们的生平事迹必须详尽无遗地调查清楚,每个细节都不得放过。”
十三先生点头响应:“殿下放心,必定不负所托!”他的神情中带着一丝激动——这是殿下调令他们行动的首项任务,他暗自发誓不能有半点马虎。
接着,李承渊还安排:“范闲已经进了京都,你们务必派人暗中监视,发现异常立刻告知我。
范闲武艺高强、警惕性极佳,因此你们要格外隐秘行事,宁可跟丢也不可暴露。
还有,关注牛栏街的动向,派遣人员在那里日夜轮值。”
“属下明白了,即刻安排。”
“好了,就这些事,你们着手去办吧。”
正要离开之际,恰巧宫羽也完成抄录,将原稿交还给李承渊。
“保护好自己啊。”李承渊轻抚着宫羽的头发叮嘱着,随后便告辞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