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李承渊没去打麻将,因为第二天上午有事要做。
所以,等王启年走后,他回去洗漱了一番,然后前往绿蚁的闺房。
按照几女私下商定的规矩,今天应该是她的日子了。
第二天早上,李承渊很早就起了床。
有事要办,又有热闹可看,他不想错过任何一刻。
因为早上要去酒楼,所以他简单吃了点早餐,就带着几名丫鬟出门了。
今天主要是出去游玩,所以李承渊带上了所有女子。
其实她们平时很少上街,并非李承渊不许,而是她们自己有所顾虑。
毕竟她们作为李承渊贴身的丫鬟,总是外出对他的名声不太妥当。
王府内部足够大,里面设施应有尽有。
再加上每月都有足够的零花钱,她们想要的吃喝玩乐,只用说一声,府里的仆人就会替她们办到,完全不需要亲自出府。
尽管名义上是丫鬟,但实际上她们在王府里生活得比一些世家子弟还要滋润。
恰巧在李承渊离开王府的同时,范府内也有一辆马车驶出来,车上坐着的是范闲、范若若和范思辙。
他们此次出行,是由于范思辙想以请范闲吃饭为名,找个由头揍范闲一顿,但没想到连范若若也一同跟来了。
自小就惧怕妹妹的范思辙,知道一旦真的动起手来,挨打的人反而可能是他自己。
从离开府邸开始,他就坐立不安,整个人如坐针毡。
同一时间,在皇宫寝殿,庆帝正在书房中翻阅李承渊送来的瘦金体版《西游记》,侯公公开口轻声回报:“陛下,范闲与司南伯嫡子范思辙一同外出,估计是要前往一石居或有味轩。”
“是有味轩?那不是三皇子的产业?”
“正是的,陛下,就在一石居的对面,据说三殿下还专门为这家有味轩作了一首诗!”
“朕知晓那首诗,的确不错。”
“对了,陛下,消息刚传过来,三殿下也带着府中的丫鬟上街了,路线显示他们可能也是去了那边。”
“哦?”庆帝微微皱眉,“是他本人前去?”
“确是!”侯公公笑道,“不得不说三皇子是个率直的人。
太子和其他皇子都是派下属暗地跟着范闲,而三皇子每次都是亲自出马!”
庆帝目光一凝,吩咐道:“派人紧紧跟踪他们,我需要知晓他们的每一个举动和每一句话!务必记清楚所有细节,不容疏漏。”
“明白。”侯公公立即转身执行任务。
等侯公公离去后,庆帝握着《西游记》喃喃低语道:“这只石猴既然蹦跶了出来,倒要看看到底哪一位是忠心耿耿的天兵天将,又哪一位是反抗天国的七妖之一呢。”
上午巳时(九点左右),李承渊的马车已经提前到了有味轩。
这里是在京师根据李承渊的指示开的一家餐馆。
得益于李承渊的创意,有味轩无论是内部设计还是菜品创新都很出色,很多菜单甚至出自于礼郡王府的厨娘之手,而这些厨娘是从雪中带来这个世界的专业厨师,因此所做出的食物风味独特。
此外,还有自己的专业说书先生。
也因此开业不到一个月,有味轩便成了京师最顶级的酒楼。
它的地理位置恰好在繁华的一石居对面,不是刻意竞争,只是这里的一条大街本身便是官员和达官贵人们的聚集地,整条街只有它对面的商铺愿意出售而已。
### 103
虽然担心有抢生意的风险,有味轩最终还是在与一石居隔街对望的位置开门迎客了。
一开始,一石居显然十分不满,并且打算采取一些强硬手段来找茬。
然而,当一石居的掌柜踏入有味轩时,目光落在大堂中央挂着的大幅书法作品上后,他立刻收敛了之前的敌意,变得温和起来。
他实在没想到有味轩竟有这样的背景撑腰。
停稳马车后,李承渊携几名女眷走进有味轩。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来了。
上次来是有味轩刚开业,他还曾提出过一些经营建议。
进门映入眼帘的依然是一面屏风,穿过屏风便是主大厅,这里整齐排列着二十几张八仙桌。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北墙上悬挂的一幅大字,以当今最流行的瘦金体书写而成,正是出自李承渊为有味轩特别创作的一首词: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离清流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首词原本的第三句应该是「入淮清洛渐漫漫」。
原版的淮河和洛涧都未出现在庆国,因此李承渊将这句改为了更为契合当地的「入离清流」。
因为这一改动不仅显得自然,而且让当地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这幅字上的落款是李承渊的亲笔,因而使得掌柜见了以后再也不敢有所异议。
此外,也正是因为这幅字的影响力,有味轩生意格外火爆。
很多文人雅士都是慕名而来,专门为了观赏李承渊的作品。
毕竟,尽管李承渊的文学作品不算罕见,但亲笔书法却极少对外流传,极为稀罕。
不少人现在还在用旧报纸模仿瘦金体,可是印刷出来的字形虽在,却无韵律之美。
自从传闻这里有三皇子李承渊的真迹后,京都市内的文人雅士们便蜂拥而至。
进店后的李承渊目睹了一种奇特景象:酒楼中通常嘈杂热闹,此刻却是出奇安静。
所有人都在低语轻声交流。
大家都一边吃饭,一边模仿字帖。
许多餐桌上摆放了一半饭菜,一半则是文房四宝。
可以说在京都的所有酒楼中,唯有这里能在吃饭的同时练书法。
绿蚁念完这阕词后,赞叹道:“每次读殿下之诗,仿佛品了一杯美酒,令人陶醉!”
红薯也在旁附和:“殿下的才华真是高不可攀呀!”
“好了,你们就别夸奖我了,人多眼睛杂,咱们先上楼吧!”李承渊笑着揉了揉绿蚁的头发,随后招呼众女上了楼。
有味轩共有三层,二层和三层设有包间。
三楼有一个专门为李承渊设立的顶级包间,天字号。
这是李承渊亲自设计,内部装潢温馨典雅、低调豪华,特别是进行了专业的隔音处理。
李承渊一行入座不久,店员随即送来酒菜,但在端上来前必须经过红薯的安全检查,确保没有异常后才交给李承渊享用。
他之所以默许这么做是因为青鸟等人不具备百毒不侵的身体,这些措施非常必要。
美酒佳肴、水果点心纷纷摆上桌,正要开始就餐时,一名店员敲门说有人求见。
红薯立即出去,不一会儿带着杨万里回来。
“学生参见殿下!”
杨万里是李承渊特意请来的,两人好久没见面了。
李承渊上下打量杨万里一眼。
听说这段时间,杨万里一直在乾坤书局写书,赚了不少钱,还买了房产。
李承渊本以为杨万里会成为一位奢华的暴发户,但他未曾想到,杨万里依旧穿着朴实无华的青布衫,与之前差不多的衣着风格,唯独没有了以前常有的补丁。
“杨老弟来了吗?快请坐!”
在四方桌上,李承渊热情招呼杨万里坐在左手边,右手边是老黄。
女子们则坐在另一张四方桌上。
“谢殿下!”杨万里解开鞋袜,盘腿坐下。
李承渊好奇地问道:“我说,杨兄发财之后居然买了房子,为什么衣着还这般朴素呢?”
杨万里腼腆回答:“回殿下,买房子是为了成家立业,而衣服只是身外之物,只要有保暖御寒功能即可,没必要穿得很讲究。”
“那这么多钱你攒在那里不花,打算做什么用呢?”李承渊又问道。
杨万里回答说:“殿下,金钱乃必备用度,迟早有用途。
如今我饮食无忧,穿戴温饱足够,因此将这些财富存起来。
将来如果有需要用这些钱做事,也不晚呀!”
李承渊接着问:“那什么是该做的事情?”
杨万里思索片刻,认真答道:“赈济灾民、赡养老幼、修桥筑路、教书育人!”
听罢,李承渊沉默片刻,端起酒杯对杨万里说道:“来,我敬你一杯。”
杨万里忙举起酒杯答礼:“不敢,应当由小生敬殿下才对!”
两人碰杯共饮尽兴后,李承渊抓了几颗桌上的花生递给杨万里一手,自己也拿了一些边吃边问:“自你拜师以来从未主动找我,是不是因为我的名声不好让你心中犹豫?”
杨万里急忙否认道:“没有这回事……”但随即被李承渊打断:“万里,我听的是实话!”
杨万里顿时无言以对,脸上流露一丝尴尬。
虽然他什么也没说,但李承渊似乎已经明白了。
然而,李承渊并不生气,反而是微笑着说:“诚然,你内心有所疑惑,反而让我高兴。
当初选择你是因为我看重你身上的正气和热忱。
如果哪天这份热血消退,我才对你真正失望呢!”
听着这些话,杨万里深感这位让他敬佩的三殿下终于回来了:“殿下的理解真使我如释重负!这段时间,我对您有很多矛盾的感受。
听说了许多关于您的负面传闻。”
“他们都是怎么说的?”李承渊好奇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