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明和厂长在我房间里谈了很久,最终达成了一项协议。
厂长同意支付一笔巨额“封口费”,以换取鞠明不将这些照片公之于众。
厂长走后,鞠明看向我,似乎想解释这一切。我伸出一根手指放在嘴边,示意他不要说话,然后伸手拿过他手里的相机,冷冷地说道:“鞠明,这次你玩的‘仙人跳’,我是主角。这次的钱,我要一半。给了,这件事就算过去了;不给,要么你弄死我,要么我就去公安局报案。你自己选。”
鞠明看着我,笑了笑,说道:“你想好了?我是个骗子,杀个人对我可没什么负担。”
我点点头,笑着回应:“我这个人最讨厌别人拿我当傻子。
你既然杀人没负担,那就动手吧。
要是不敢动手,就赶紧给我钱,我今天就离开禅城。”
他又说了几句威胁我的话,但我对他的话不屑一顾,甚至懒得回应。
最终,他还是答应了,钱到手后分我一半。
不过,我能看出他心有不甘。
一个小时后,厂长亲自送来了“封口费”。
当晚,我们都离开了禅城。我拿着五万块钱,回到了莞城。
从禅城回来后,我继续经营我的服装店生意。
虽然做骗子赚钱多、来钱快,但我知道一旦失手,后果不堪设想。
不被人打死都算是万幸,蹲监狱更是奢望。
——至于良心谴责?那时的我,早已没有良心。
有了这笔钱,再加上我的积蓄,我完全可以安稳地做我的服装生意。
然而,当一个多月后,消失已久的鞠明再次找到我时,我的心思又活络了起来。
这一次,他明确表示是合作,赚了钱按每个人的出力多少分配。
尽管我对骗子行业有所顾虑,但我始终无法拒绝这个行业的暴利。
于是,我和鞠明就这样开始了职业骗子的合作生涯。
我似乎天生就有做骗子的天赋,每次行骗都很顺利。
一开始是鞠明做局,后来逐渐变成了我主导。
三年时间里,具体骗了多少人,我没有计算过,但我手里的钱已经积累到了几十万。
我的“职业行骗”生涯,是在和鞠明为东山省一个乡镇罐头厂做局诈骗成功后结束的。
那次的“成功”,却因为厂长的自杀,让我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还残存着良心。
我终于明白,做了丧尽天良的事,真的会遭天谴。
而鞠明,就是那个遭天谴的人。我也是,只是我还活着,而鞠明却死了。
——
1984年,浙省江南市“首届江南商品销售订货会”会场内,东山省罗县罐头厂的展示档口前,我和鞠明并肩走了进去。鞠明微笑着自我介绍,称自己是广省莞城市华星商贸公司的总经理周明,而我则是他的秘书陈瑶。
我们受邀参加这次订货会,公司主要从事港澳进出口生意,目前急需采购一批副食品,罐头也在采购清单中。然而,我们尚未确定合作的厂家,其他货物的订货合同却早已签完。
鞠明一边介绍身份和采购意向,一边从容地打开随身携带的包,拿出了已经签署的订货合同,以及华星商贸公司齐全的介绍信、合同章等证明材料,显得十分专业。
罗县罐头厂这次由厂长张启祥带队参展。听到我们提到的采购数量,张厂长亲自出面接待了我们。
中午,张厂长在会场外的餐厅设宴款待我们。
推杯换盏间,鞠明坦言被张厂长的真诚打动,决定将公司采购罐头的订单交给罗县罐头厂。
不过,我们提出了一个条件:货到一个月后付款。原因是这批罐头将发往港城,而公司与港城的贸易方式是以罐头换取电子产品,因此需要等电子产品售出后才能回款。
鞠明强调,这是一个长期生意,目前的采购只是第一批。
张厂长听后,犹豫了很久,最终虽然不舍,但还是拒绝了这笔订单。鞠明笑了笑,洒脱地说:“买卖不成仁义在,没关系。”
尽管生意没谈成,但餐桌上的气氛依然愉快。酒足饭饱后,张厂长叫来服务员结账,服务员却指着我说:“这位女士已经结过了。”
张厂长佯装生气,掏出钱要塞给鞠明。
鞠明拉着我,假装生气地转身离开了餐厅。
我们的豪爽和大方让张厂长感到有些惭愧,对我们的好感倍增。
然而,我们并未互留联系方式,离开时也走得匆忙。张厂长追出去时,已经看不到我们的身影。
他望着我们消失的方向,心中对推掉的那笔生意生出了一丝懊悔。
订货会的最后一天下午,展会即将结束,张厂长正指挥员工收拾展台物品时,我和鞠明出现在匆匆离场的人群中。
张厂长一眼认出了我们,急忙跑出展台,大声喊道:“周明!”我们假装听到有人喊“周明”,停下脚步回头张望。
看到是张厂长,鞠明笑着走过去,礼貌地与他握手寒暄。
订货会结束了,第二天我们都要离开这座城市。
张厂长执意要请我们吃顿饭,我们假装推脱不过,最终答应下来。
晚上,张厂长和我们再次坐在那家餐厅里。席间,张厂长主动提起了那笔未成的生意。
鞠明淡淡地说,采购订单合同已经签完了,并示意我从包里拿出合同给张厂长过目。
张厂长接过合同,看到最后一页上的公章和签名,遗憾地将合同递还给我。
我接过合同,放进包里,看着满脸遗憾的张厂长,轻声说道:“张厂长,您不用遗憾。如果想做我们公司的生意,随时都可以。您是不是忘了,我说过这是个长期生意?”
“港城那边电子产品很多,但他们因为汇率问题,不愿意用现金交易。他们用电子产品与我们兑换副食品,而这些副食品并不是在港城销售,而是发往非洲。据说,我们的副食品在非洲可是紧俏货,而他们的电子产品在内地更是供不应求。这个生意,可是能长久做下去的,说不定能做到港城回归呢。”
张厂长听到生意还能继续,脸上的喜悦难以掩饰。
这次订货会未能达成预期目标,而鞠明的订单无疑是雪中送炭。
想到这里,张厂长诚恳地对鞠明说:“周总,上次我拒绝了您的订单,您别介意啊,是我小人之心了。”鞠明摆摆手,毫不在意地说道:“张厂长,小心一点是对的。现在骗子多,做生意不留个心眼,可是会吃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