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珍面上略带迟疑。
贾琏便先说为敬:“我方才遇见了两个太监。”
然后他避重就轻,只说到救下小安子,面上将老太监敷衍过去。
至于后头他跟裘世安说的那些,他就没有往外说了。
毕竟那都是他身为穿越人的「外挂」,贾珍听见得吓着。
贾琏说完了做个总结:“我毕竟与太监交往得少,便也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是否妥当。”
“毕竟那些老太监们,个个都是滑头。”
贾珍听罢倒笑:“原来就这么点子小事儿,亏你也放在心上。
贾珍拍拍贾琏手臂:“你倒是谨慎,还知道事先瞧瞧他们穿的衣裳。”
“既然确定了是没有品级的太监,便是资格再老,又有何用!在咱们跟前,他们便是提鞋都不配,不必理会!”
贾琏自然顺水推舟地点头,然后转向贾珍:“那大哥你这是……?”
贾珍遂叹口气,“老太妃与我交了个实底儿:皇上已是选了甄家的二姑娘为北静王妃。”
“终究,咱们家是与北静王爷无缘了。”
贾琏没听明白:“珍大哥这是何意?”
“咱们家不是跟北静王爷挺好的吗?”
贾珍看他一眼,“原本想着你年纪还小,许多事还想着要等你成婚之后再与你说。”
贾琏催促:“大哥快说吧,我都碰过女人了,我不是小孩儿了。”
贾珍闻言一挑眉:“哟,跟你屋里哪个丫鬟?”
贾琏红了红脸,“好几个呢!”
先划清「势力范围」,打消贾珍觊觎他房里人的可能。
贾珍便也笑:“果然长大了,那便叫你知道也是无妨。”
贾珍拍了拍贾琏手背,叹息着道:“不瞒你说,咱们家原本是想跟北静王爷结亲,让元春大妹妹嫁给北静王爷为妃。”
贾琏愣住。
“可是……人家是王爷,咱们家只是臣子。这事儿是咱们家想要就能成的么?”
贾珍便也叹一声:“自然不是咱们家想要,就能算的。”
“只是元春大妹妹诞于正月初一,彼时太爷还在世,正在宫中陪太上皇过年。太上皇便笑说,元春大妹妹合该有「凤命」。”
“那时宫中饮宴的诸王家,唯有北静王府即将有麟儿临盆。太上皇便笑说,若北静王府诞生的果真是位小世子,那将来就将元春大妹妹指进北静王府呢!”
“太上皇金口玉牙,咱们自然当了真。”
贾琏皱眉,“太上皇难道老糊涂了,忘了自己当年的话?”
“那当今圣上呢,他当时不知道太上皇说过这个话么?”
贾珍定定看贾琏一眼:“谁敢去问!”
贾琏“嘶”了声,“按说就算太上皇和当今圣上不记得了,可是帝王身边都有起居注官啊,《起居注》里可是将帝王们的一言一行都记录在案呢。但凡去查查《起居注》,或者问问起居注官,也不至于完全想不起来。”
贾珍苦笑着摇摇头。
贾琏托着腮帮,“如此说来,那就唯有一个可能:就是大姐姐生得太美,叫当今圣上见了都忍不住横刀夺爱!”
贾珍也只能大笑:“姑且也只能如此吧!”
马车辘辘。
贾琏忍不住又问:“那老太妃可知晓,皇上为何要选江南甄家的二姑娘指给北静王爷?”
贾珍偏首看了贾琏一眼,“老二,你还真摔傻了。”
“你怎忘了,老太妃原本就是江南甄家的姑娘。”
“老太妃曾经抚养过当今圣上,圣上自然是看在老太妃的面上,才特特选了甄家二姑娘为北静王妃。”
贾琏张大了嘴:老太妃竟是江南甄家人!
贾琏挠挠额角,又觉得费解。
“若是皇上想讨老太妃欢喜,那他为何不干脆将甄家二姑娘选到后宫里,那不正好天天陪伴老太妃了?”
贾珍摇头:“你又忘了,因为老太妃抚养过当今圣上。”
“当今圣上便说过,甄家人便如同他自己的外祖父母家,那甄家的女孩儿就像外姐妹一般,他不忍心选为嫔妃。”
贾琏满脑袋蹦问号:“啊?”
虽说这话听起来挺好听的,像是皇帝真心感谢老太妃。
可是话又说回来,要真是姥姥家的表妹,选来当媳妇儿又有何不可?毕竟这是古代,讲究的不就是「姑舅亲辈辈亲」?”
贾珍只能无声叹息。
贾琏便也不再追问下去。
说到底,这就是帝王话术而已。
明明是他自己不想选,可是他偏偏找个恩宠你的借口。
贾珍又道:“幸好老太妃说了,叫咱们也不必悬心。来日元春大妹妹在宫里,自有老太妃护着。”
“老太妃还说,只要有她在,皇上便不会亏待了大妹妹。”
贾琏便也点头。
想来老太妃也是知道当年太上皇赐婚的话的,那如今选的却是她甄家的二姑娘,老太妃想必心下对元春和贾府有所亏欠,那必定会护着元春的。
元春只要在宫里有这么个靠山在,就也不至于那么难过。
马车到了宁荣街。
贾琏先让马车送贾珍回东府。
贾珍将下车前,提了一嘴:“老太妃说,不日元春大妹妹就将回家来。”
贾琏登时精神了,“什么?大姐姐被选中了,还有机会回家来?”
贾珍点头:“凡选中的秀女,按例都是要先回家来,宫中派教引嬷嬷来教导规矩,然后重新择吉日再进宫去。”
“况且,这还有老太妃的特恩在。老太妃也是叫大妹妹回家来,在家中与家人再好好盘桓几个月。”
贾琏高兴得直拍手:“太好了!”
.
贾琏回到荣国府。
因贾珍嘱咐过,这些话不必全都告诉老太太。
老太太毕竟年纪大了,再说终究是女人,许多事都是贾府的男人们商量下的,没告诉过老太太。
贾琏也拿不准贾府的男人们当初是怎么商量的,于是索性先在贾赦那东院门口下了车,先去见贾赦。
走到那三十个小丫头的跨院前,赵天栋往里头瞄着,忽然说:“怎么人一下子少了好些?”
“上回来,叽叽喳喳的多热闹;这会子听起来寥寥落落的,倒显得冷清了。”
贾琏也觉得纳闷儿,正好小秋桐又瞧见他来,高高兴兴来给打帘子。
贾琏索性故意压低了声儿问她:“那院子里的人,怎么少了?”
秋桐咯咯一笑:“老爷看不上呗!”
“可是又不能都在这院子里养着,老太太那边听见了动静也不能容许。”
“老爷索性就挑了十几个不入眼的,给出去了,叫分派到各主子身边去补缺。”
贾琏点点头,“小蹄子,难为你倒耳聪目明的。”
他伸手刮了秋桐鼻梁一记。
“我再考考你:我单问一个人,你告诉我她被给到了何处,我自然赏你。”
秋桐眨着天生风情,却又清澈的眼睛看着他:“二爷问呗。”
贾琏顿了下:“有个姓花的,好像叫……花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