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大军没有几日已经是抵达了义宁关,不过没有立刻出关,而是暂且驻扎,打探大周军队消息,不知道朝廷的军队到了哪里,也不知道是否已经是和金国、科尔沁部的军队开战了。
待的处理完军务时,数个兵卒便已经是走了前来:“参见大帅!”
“大王把你们送到我这里,想必你们也都已经是做出了抉择?”
“回将军,我等但凭将军将令!”
洛云、洛懿、洛珩三名宗室族人都是恭敬,多日前,大王便是找到了他们,直言了当道,若是想要个职位混吃等死,他们可以安排在宁国五军营内,做一些宁京中的杂职,不说荣华富贵,至少也是待遇极好。
而三人在深思熟虑之后,都是选择了要寻建功立业的机会,这才是有了这被调到李传军中的机会。
如今的他们,相比第一日来宁国之时可以说是天差地别,肌肉是肉眼可见,骁勇善战之模样,箭术也是娴熟,马术更是小有所成。
这是这些,便已经是能够看得出来精气神大不相同了
“甚好。”
李传也是颔首,至少宗室之中也大多都是可造之材,他不会去讨好宁国宗亲,他尊敬的只有大王以及兴平侯,其他宗亲,若是不能证明自己,也不值得讨好。
不过显然他这般举措很受大王赏识,甚至把三位宗族之人给他送了过来。
“从今日起,你们三人便暂且在我身边当个亲兵。”
主帅的亲兵……李传到底是有些关照了,准确来说,是大王给他的密旨,这般积累下来,三人未必不能获得官身,如此才能够让宗族其他的人有所动力。
“谢将军!”
三人道谢,这是真心实意,他们想要出人头地,那自然不可能就只是待在军阵之中,军中将士多了去了,他们又怎么会对这样的安排什么都不懂?
如此安排,作为主帅亲兵,建功立业的机会便是多了去了!
“善,尔等三人且先去操练兵马。”
如此,时间匆匆又是两日过去,而去打探朝廷兵马消息的使者也是去而复返了……
——————
“敌军人多势众,不可莽撞,只可智取!”
昌平城外的大军营帐之中,信国公看着眼前的沙盘脸色凝重。
此次领兵北上,比起那一次辽东,差距可谓是巨大,兵力甚至比起敌军还是不如。
而自数十年以前开始,大周就很少能有兵力少于建奴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的了,不过这一次朝廷面对的主力是科尔沁部的兵马,倒还好些。
“建奴出动的兵马大多是汉兵,本族不过寥寥数千人……建奴内战未止,这批军队,自身难保!”
到了现在,信国公早已经是摸清了情况了,金国确实还在内战之中没错,而叛军先是主动分兵了,派出了兵马,要以最快的速度帮助科尔沁部取得对呼和塔拉汗都胜利,好换取科尔沁部的全力支持。
若是哈木在这这里一定会感到竖起大拇指,这信国公的猜测还真是准的!
本来哈木不愿意先出兵协助科尔沁部,只是科尔沁部的查干绰尔汗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哈木也是没得办法,只能是暂且拖住额泰的反扑,然后等候好消息……
信国公扭过头,看向一旁的怀宁侯,道:“鞑子如果自顾不暇,国力疲弱,汉兵待遇已经是降到了极点,再加上鞑子的汉兵大多是打草谷、劫掠的时候带走的汉家百姓,或是其后人……”
“我等若是能够抓住机会,劝降他们,敌军自溃!”
那些汉兵并不是每个都是汉旗的人,若是入了鞑子的汉旗,那也没必要劝降了,能入旗的,少说沾了同胞的血,已经是一路走到黑了。
而还有一部分是拿汉人奴隶充作的兵马,这批人待遇极差,而且心向中原,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地方。
怀宁侯听闻,分析一二:“大帅所言甚是,这些汉兵虽说背叛我大周,但是若是肯弃暗投明,也是善莫大焉。”
“传令,所有斥候都是给我洒出去,全力刺探北方军情,若有变故立刻来报!”
“诺!”
当即便是有传令兵迅速下去安排。
“如今宁军在哪里?”
“根据传回来的消息,如今宁军主帅李传领兵马停驻在义宁关前。”
信国公眼神闪烁,思索片刻,道:“传我命令,令宁军速速出关。”
他是此战的主帅,宁军是配合朝廷作战,根据圣旨,他完全有权利节制宁军。
“诺!”
安排好这些后,信国公便是又看向了自身副帅怀宁侯。
“还请侯爷提兵进驻承德,如今敌军与呼和塔拉汗的兵马战于科尔沁,侯爷若是进驻承德,能震慑敌军,也好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出动。”
“得令!”
怀宁侯当即领一部兵马离去。
——————
北方的科尔沁故地,已经是杀了个血流成河,那科尔沁部因为是要归故乡的心愿,战力极强,悍不畏死,杀得呼和塔拉汗胆寒。
他手中蒙古右翼三部加起来的兵马也才不过四万多人!而且大草原上又不像中原,有城池固守,草原上有的只是一望无际。
“援军即将赶至,天朝兵马已到承德!”
有了这军报的消息,呼和塔拉汗心中总算是有了底气,天朝天兵到了,科尔沁部就不可能拿下他们。
“儿郎们,收缩防御,不与敌军纠缠!”
呼和塔拉汗下令,他现在只有一个想法,拖!拖到援兵到了,那个时候才是发起反攻的时候!
只是,科尔沁部的攻势实在是太猛了,紧紧咬着呼和塔拉汗的部队不放,更有金兵围堵,更是困难重重,一时间陷入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