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无关人员离场后,那位主要的上层领导并未立即回房,反而蹲下身子,在这片新翻的土地中抓了一抔土。
“安then,你真这么有把握?”
“领导,那些非季节性蔬果的滋味你刚刚不是也尝到了吗,哪还会错?”李安then跟着走过去,同样地蹲下来,“不过正如我所说的,当前大棚种植的成本还比较高,无法迅速普及。不过我们也正在研究一些更为简便的方法以解决问题。”
“唯一的问题是,传统的农耕方法能种植的品种十分有限,与现代设施温室不同,那里几乎任何作物都可以种。”大领导询问道,“连粮食也可以种吗?”
“当然可以。”李安然点了点头,“不仅粮食可以,甚至是养鱼也不是问题,您相信吗?”
“我相信!”大领导笑着点头,“别人的话我可能不会完全信任,但是你小子从来都是不做没有把握的事,今天你怎么说我就怎么相信!”
“姜是老的辣啊,您还真是明察秋毫!”李安然竖起了大拇指,“如果条件允许,我可以将这个院子改造成一个集鱼与蔬菜共生的生态系统,只不过这不太实用,建个温室会更好。”
“鱼菜共生?这是怎么回事?”大领导显得有些困惑,“鱼和蔬菜真的能一起生长吗?”
“简单说,就是在养鱼的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会被收集并输送到一个专门的系统。”李安试图以通俗的方式解释,“在那里,通过有益微生物的作用将这些废物转化为适合蔬菜生长的养分。接着,富含营养的水分流向种满各种蔬菜的滤池和蔬菜墙面。水经过净化后再流回鱼池,提供清洁的水质给鱼类。”
“那些不符合市售标准的蔬菜叶还可以切碎作为鱼类的饲料,形成一个微小但完整的生态系统。理论上,一旦建立起这样一个系统,就能持续不断地提供新鲜的鱼类和蔬菜。”
“竟然还能这么做?”大领导表示惊讶。
尽管他已经见过很多新技术,但对于这种连现代技术都显得先进的鱼菜共生概念,仍然感到难以置信。从李安然的话来看,若是能够普及这一技术,难道每家每户都不会担心缺少蔬菜和鲜鱼了吗?
不过,李安然似乎预见到了他的想法,马上给予了冷却。
“大领导,我之前说过,这种鱼菜共生系统的成本非常高,根本无法实现大规模应用。”他并非随意发言,在他的经验中,这套系统在他穿越来的时代就被视为一种投资效益低下的选择。
尽管不是彻底的欺诈行为,但它的确存在投入与收益极不对称的问题。对于推行这种系统的公司来说,它们真正的利润来源往往在于新农业项目的补贴及税收优惠上,而对于个体而言,则难以实施。
听完李安然对鱼菜共生技术的具体分析后,大领导也意识到了为什么这项看似尖端的农业技术会缺乏实际操作性——从鱼池到过滤系统、再到水循环利用等环节,每一个部分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不是普通人家能负担得起或管理得了的。
即使对于有条件实施的人群来说,又有多少会愿意在这些细节上投入时间呢?不过,李安然认为这项技术的价值并非全无:“大领导,虽然这种技术目前难以广泛应用,但如果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好,总比那些亩产量宣称能达到数万甚至数十万斤的夸张说法更有实际意义得多。”
“你说的是那种‘虚报’风气吧?”大领导停顿了一下,显然想到了不少新闻报道的内容,脸上露出些许忧郁。“很多地方 ** 为了表现自己的成就,完全不顾实际的数据准确性,肆意夸大成绩。这种态度真以为是靠胆量就可以创造高产吗?太荒谬了!”李安然轻声说道:“其实,这就是所谓的胆量与生产力不成正比的典型示例。”
“领导,您可别不信我的话。”李安然笑了笑,“只要我把这个鱼菜共生系统做好,肯定会有人愿意拿它当项目亮点去做成绩。”
“那你还要搞吗?”领导有些无奈地问道。
“问题在于,如果我不做的话,别人也会夸大效果。”李安然耸耸肩,“不管怎样,这种技术确实能提升效率,只是投入成本和门槛较高。但如果有人真心推广,真做起来了,那效果绝对惊艳。”
李安然的话并不是夸大,未来的高科技农业基地使用温室、水培、鱼菜共生等技术,确实在单位面积上产生了令人惊讶的收益。同一片土地,在科技支持下可以生产出更多样化的农产品。他还记得穿越来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一些例子,一些大规模高科技农业项目,每年能收获十几次甚至几十次的瓜果蔬菜和大量的肉类与水产品,年利润达到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
当然,要达到那样的规模需要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支持,目前来说还无法实现。
领导瞥了一眼李安然,觉得他言之有理:“那你就先做个示范给我看看。”他点头说道,“接下来的情况,我们可以再慢慢探讨。”
“好嘞!”李安然应道,“除了鱼菜共生,温室种植更为重要。正好您家的院子里还有条走廊,回头我帮您种上葡萄,虽说今年冬天未必能成,但明年您一定能够吃到自家产的葡萄。”
“哟?这次不再急着走人?”领导带着一丝戏谑的笑容问道。
“您可是大领导啊,都亲口请我了,我能不答应吗?”李安苦笑了一下,“而且,岗位那边的事情已经基本稳定下来了,有了我的存在与否也不会有多大区别。”
“关于冬季供应和冬季捕鱼活动也是如此,运输工作由他人负责,即使我今年没能参加,明年还能继续。”
“是吗,你还不想回来?”领导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起身问道。
“当然想,不过做事要有始有终。”李安然回答,“比如水培牧草、室内外养殖以及温室种植,这些技术在不同地区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以便积累更多有效的数据。”
“这样,我们才能根据各地区的地理特征和气候条件做出合理的优化,确保这些技术能在实际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某些人的功绩。”
“你这个小子,还算懂事。”领导满意地点点头,“我现在就让人帮你准备好所需的物品,明天下午你再来一次,需要做什么尽管吩咐就是。”
“当然,到那时我也不会隐瞒。”李安然对此并不感到意外。
作为注重实效的人,大领导知道鱼菜共生项目、温室种植和室内养殖的技术若能够推广,对于缓解国内农产品短缺的情况确实能有所帮助。这些项目的低环境和气候要求意味着它们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实现。
谈话结束,领导夫人叫大家一起进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温馨交谈。
“对了,你们结婚时我们未能参加,不过礼物还是必须送的。”领导的夫人说完,从身后拿出两件物品,“来,叶子,这只玉手镯不算名贵,但希望它能给你带来平安与祝福。”
看到递来的白玉手镯,田润叶的目光转向了身边的李安。
“看什么,人家给你的你就拿着。”李安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每次我们来回都带不少礼物,现在终于有机会收到点回馈了,你还不快点收好。将来这手镯作为传家宝,要传给咱们儿子的妻子的。”
“你这个小家伙,哪次离开我不让你带着礼物?”大领导略显无奈地说。
“那可不一样。”李安挑了挑眉头,转向了领导的夫人,“婶子,我这边的呢?不能有所偏心哦。”
“有,当然有了,一个都不缺。”领导夫人显然很高兴这种亲热的氛围,笑着取出一支帕克钢笔,“给,这是一份心意,希望能助你在工作上顺利,也能照顾好田润叶。”
“哇塞,这不是帕克金笔吗?”李安接过笔,装出惊讶的样子看着大领导,“大领导,这礼物一看就是您精心准备的。您能不能再给点儿实在的礼物啊?”
“这已经很实在了,你知道这笔有多值钱吗?”大领导忍不住笑了笑,带有些许无奈。
“我知道这钢笔有价值,但实在太珍惜了。”李安说着把钢笔别在左胸口的口袋里,“或者,您看看有什么古玉啊,或者是古董,就算没有的话,黄金珠宝也行啊。”
“你想得太美好了,既想要古董又想着珠宝,我也没有呀。”大领导有些无语,说道:“如果你真不想要,就把笔还给我,我不给也罢。”
“哪儿能啊,既然到了我手里,就是我的了。”李安得意地笑了笑,“算了,算了吧,知道您不太宽裕,我也不能要求太多,凑合用就是了。”
“臭小子,我看你是欠训!”大领导有些生气,却又无可奈何。
后来,还是领导夫人帮忙调解,询问起李安在陕北的一些事情。李安懂得把握分寸,并没有继续撒娇胡闹,而是一本正经地讲述了他在陕北的经历。
他顺便提到了父亲筹划的养殖场,同时也表达了一点忧虑和困难。像是工程虽然完成了,但缺乏各种设施;人际关系难处理,担心合作伙伴不全力以赴影响整体进度等,这些话说得让大领导频频点头,显得相当重视。
“老头子,安所说的确实是个问题,这事还是得帮忙的。”领导夫人在一旁为他说话,“他的父亲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你看他之前管理的两个工厂,多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