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受了杨万里的指使,才让我去收买巫医,杀的官。”
“他答应我爹,只要办成了此事,便把我爹提成蛊神教的长老之一。”
“他还说一定保证我爹的安全。”
“是他、就是他是主谋。”
“大人饶小人一命啊,若是没有杨万里的撺掇,即便给我们一万个胆子,我们也不敢杀官啊!”
胡鸣犹如倒豆子一般,很快就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给说了一个遍。
整个衙门里鸦雀无声,剩下的两大土司以及贵州当地大大小小的官员全部都低下了头,不敢去看蓝武,更不敢去看杨万里。
显然是害怕如今贵州最大的土司族长,和蓝武这位凉国公真斗起来,溅自己一身的血。
“哈哈!”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国公,老夫根本就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这是诬陷,老夫对此说法不认同。”
杨万里站起身,急切的高声开口道。
“呵呵,杨族长,你急什么!”
“我说过认同他的说法了吗?”
蓝武笑眯眯的看向杨万里,意味深长的道:“还是说,这是做贼心虚?”
杨万里深吸了一口气。
此刻的他彻底的冷静了下来。
“国公,老夫知道你对我杨氏有些意见,但我杨氏是为大明立过功的。”
“当年颍国公率军南征云南,我们杨氏出力最大,山中的土蛮被我们动员下来了整整五万人。”
“我杨万里更是带领着族人参与了这一战,我为大明流过血,出过力,此刻不能用完之后,就一脚把我踢开,周边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等地的土司都在看着。”
“国公要相信,我杨氏,我杨万里是忠臣啊!”
杨万里一边急切的争辩,一边直接跪在了蓝武面前,开始打起了感情牌。
或者说隐隐的对蓝武进行威胁。
蓝武自然是听出来了,他这是在警告自己,杨氏不但控制着山中的大量生蛮,而且还是大明功臣。
若是蓝武因为这件事要对杨氏动手,那么不但道义上站不住,而且还会导致贵州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秩序,再度崩坏。
“呵呵!”
蓝武看着面前的杨万里,不由再次笑了起来。
“杨族长,你放心,本公对你本人没有任何的意见,如今的所作所为也都是严格遵守大明律法的。”
“但现在胡鸣对你进行了指控,本国公不能坐视不理,所以还请杨族长委屈一下,暂时待在我的行都司衙门,等我把这件事彻底调查清楚之后,再还杨族长清白。”
“不知杨族长意下如何?”
被蓝武目光盯着,杨万里即便心里一百二十个不同意,但却也只能点头。
他很清楚,这已经是他能争取到的最好的处境了。
至于未来自己到底会如何,就要看接下来的谈判了。
“大不了我杨氏对朝廷服一服软便是了。”
“朝廷如今刚刚覆灭了田氏土司,若是再对我杨家动手,必定会引起所有土司的风声鹤唳,只要我服软,相信这个凉国公会见好就收的。”
杨万里在心里不断安慰自己。
而等到他被押解下去,蓝武的脸色却是刹那间就冷了下来。
他转过头看向旁边的韩望问道:“现在杨万里被抓,那杨氏接下来该谁来执掌大权?”
“公爷,是杨万里的侄子,杨素弦!”
韩望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就报出了一个名字。
锦衣卫已经跟着蓝武到贵州半个月了,经过这半个月的部署和扎根,如今不说整个贵州,单单四大土司家中的事情,韩望所率领的内事科已经调查的清清楚楚了。
莫要说继承人这样大的事情,就算是杨万里有几个小老婆,几个私生子,他一个月和小妾同房几次,和哪个小妾同房,韩望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好,把他叫过来,问问他,杨氏要如何处理这件事。”
蓝武呵呵笑着道。
这句话蓝武并没有避讳任何人,宋长运和安尚青听的清清楚楚。
两人对视一眼,瞬间就确定蓝武要做什么!
对于他们这些地方土司来说,家族内部其实都是有派系之争,和极大的争权夺利的行为存在的。
之前的田氏土司内乱,不就是田氏两脉之间谁也不服谁,为了争夺地盘酿出来的恶果吗?
而现在,蓝武这位国公直接越过杨万里,去找杨家下一任掌舵人,其意图恐怕不言而喻。
那个杨素弦自然不可能拿整个宗族的安危开玩笑,更不可能为了叔叔的性命,去让整个杨氏和朝廷对着干,搞极限施压那一套。
两人几乎可以确定,杨素弦一定会服软,甚至有可能会付出一定代价,让蓝武这位凉国公帮他坐稳族长的位置。
“杨万里恐怕要折了。”
这是两人此刻心中唯一的想法。
同时他们看向蓝武的目光,不由自主的就开始带上了一丝敬畏的表情。
显然蓝武这位一直笑眯眯的凉国公,在他们眼中,恐怕要比之前那位杀人如麻,不苟言笑的颍国公要更难对付一些。
转眼又是半个月过去。
距离蓝武抵达贵州已经一个月过去了。
陈柄安一案已经彻底查清,幕后主使就是杨万里。
此人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杀害都察院御史陈柄安,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
但幸好,在凉国公的英明领导之下,识破了杨万里的奸计,并且通过大义灭亲的杨氏新族长杨素弦提供的证据,彻底确定了杨万里的罪行。
因杨素弦大义灭亲的行为,凉国公决定对杨氏参与此次事件只做口头批评,不再过多追究。
至于杨万里这个杨氏前族长已经被逐出了杨氏族谱,失去了杨家人的身份,不日将会被带回京师,和诸多参与此事的生蛮一样接受朝廷进一步的审判。
“呵呵!”
“蓝武这小子,做的不错啊!”
“刚去贵州一个月,就有所斩获!”
“这一下贵州剩下的三大土司恐怕全都要服软了!”
“希望他能尽快把贵州的事情理顺,也好让朝廷少一个心腹之患。”
京城奉天殿里,朱元璋和朱棣看着贵州半个月前上的这一份奏疏,脸上不由的都露出了一丝欣慰的表情来。
显然蓝武的做法深得两人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