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牧与凤璃达成合作后,双方军队迅速整合,重新制定攻城计划。凤璃的军队擅长奇袭和山地作战,苏牧根据这一特点,与凤璃商议后,决定采用“前后夹击,声东击西”的战术。
凤璃率领她的精锐部队,趁着夜色,悄悄绕到青岩城后方的山地潜伏起来。苏牧则在正面佯装大规模攻城,制造出震天的喊杀声和攻城器械的撞击声,吸引南庆国守军的注意力。
林羽在城墙上看到大华军队的猛烈进攻,心中不敢有丝毫懈怠,全力指挥士兵抵御。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危险正从后方悄然降临。
当正面攻城战进入高潮时,凤璃一声令下,她的军队如鬼魅般从后山杀出,迅速突破了南庆国在后方的防御。
“不好,后方有敌军!”南庆国的士兵们惊慌失措地喊道。
林羽得知后方被袭,心中大惊,但他迅速镇定下来,分出一部分兵力回援后方,同时加强正面防御,防止苏牧趁机攻破城门。
此时,南庆国朝堂上,萧煜得知青岩城被围攻且凤栖谷倒向大华的消息后,心急如焚。
“诸位爱卿,如今青岩城危在旦夕,凤栖谷又与大华勾结,我们该如何是好?”萧煜焦急地问道。
一位谋士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如今青岩城恐怕难以坚守。我们不如放弃青岩城,将守军撤回,在后方重镇集结兵力,设下重重防线。同时,派人前往其他国家,许以重金和利益,请求他们出兵相助,共同对抗大华。”
萧煜皱着眉头,心中虽不愿轻易放弃青岩城,但也明白此时已无更好的办法。
“好吧,就依爱卿所言。立刻传旨,让青岩城守军突围撤退,同时派人出使各国,请求援军。”萧煜无奈地下达了命令。
而在青岩城,林羽虽奋力抵抗,但在苏牧和凤璃的前后夹击下,渐渐难以支撑。他收到了南庆国主让他突围撤退的命令,心中满是不甘,但为了保存实力,他只能率领残部,在夜色的掩护下,杀出一条血路,朝着后方重镇退去。苏牧和凤璃成功拿下青岩城,然而,他们知道,这只是攻打南庆国的第一步,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南庆国必定会集结力量,进行更猛烈的反击。
苏牧和凤璃顺利拿下青岩城后,立刻着手稳固城防,安抚百姓。苏牧深知,青岩城作为深入南庆国的第一个重要据点,必须牢牢掌控,才能为后续的军事行动提供坚实的基础。
他一方面安排士兵们修复破损的城墙和防御工事,另一方面开仓放粮,救济城中百姓,赢得了百姓们的拥护和支持。凤璃也派遣凤栖谷的弟子,协助苏牧管理青岩城,传授一些独特的防御技巧和管理方法。
然而,就在他们忙于稳固青岩城时,新的危机却悄然降临。南庆国主萧煜派往各国请求援军的使者陆续传来消息,一些与南庆国素有往来的国家,在利益的诱惑下,决定出兵相助。
其中,北越国派遣了五万大军,由名将拓跋雄率领,正朝着青岩城赶来。西楚国也派出了三万军队,与南庆国的军队会合,意图对青岩城形成包围之势,夺回这座重要的边城。
苏牧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
“诸位,如今南庆国联合北越、西楚两国,意图夺回青岩城。我们面临的压力不小,大家有什么想法,都说说。”苏牧面色凝重地说道。
沈逸风站了出来,说道:“将军,北越和西楚的军队远道而来,必然疲惫。我们可利用这一点,在他们行军途中设下埋伏,挫其锐气。同时,我们要加强青岩城的防御,准备持久战。”
郭敬之也说道:“不错,苏兄。我们还可以派人联络周边的势力,看看能否得到他们的支持,共同对抗南庆国及其盟友。”
苏牧点头表示赞同:“沈先生和郭兄所言极是。我们兵分两路,一路由我率领,带领精锐部队,在敌军必经之路设伏;另一路由郭兄负责,继续加强青岩城的防御,做好应对包围的准备。沈先生留在城中,协助郭兄出谋划策。”
众人领命而去,各自准备。苏牧深知,此次面对的敌人更为强大,且来自多个国家,但他毫不畏惧,决心凭借智慧和勇气,再次击退敌人,稳固青岩城,为攻打南庆国的核心区域奠定基础。
苏牧率领精锐部队,在北越军的必经之路——一条狭窄的山谷中设下了埋伏。这条山谷两侧山峰陡峭,中间道路崎岖,是绝佳的伏击地点。
苏牧命士兵们在山谷两侧的树林中隐藏好,准备好强弓硬弩和滚石檑木。他亲自在高处观察敌军的动向,等待着北越军的到来。
没过多久,远处扬起一片尘土,北越军浩浩荡荡地朝着山谷赶来。为首的拓跋雄骑着一匹高大的黑马,身着黑色战甲,威风凛凛。
“将军,前面就是山谷了,听说这一带常有山贼出没,我们需小心提防。”一名副将对拓跋雄说道。
拓跋雄冷笑一声:“哼,小小山贼,何足挂齿。我们加快速度,尽快赶到青岩城与南庆国军队会合。”
北越军毫无防备地进入了山谷。当他们走到山谷中间时,苏牧一声令下:“放箭!”顿时,山谷两侧万箭齐发,如雨点般朝着北越军射去。
“不好,有埋伏!”拓跋雄大喊道。
北越军顿时大乱,士兵们纷纷中箭倒地。然而,拓跋雄不愧是名将,他迅速镇定下来,指挥士兵们组成盾牌阵,抵挡箭矢。
苏牧见箭矢未能给北越军造成致命打击,又下令:“推滚石,扔檑木!”巨大的滚石和檑木从山上滚落,砸向北越军,不少士兵被砸得血肉模糊。
拓跋雄看着伤亡惨重的士兵,心中大怒:“给我冲出去,消灭这些埋伏的敌军!”北越军在拓跋雄的带领下,冒着滚石檑木,朝着山谷出口冲去。
苏牧见状,亲自率领一队骑兵,从山谷一侧杀出,与北越军展开近身搏斗。一时间,山谷中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战斗异常激烈。
拓跋雄与苏牧在战场上相遇,两人立刻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拓跋雄力大无穷,手中长刀挥舞得虎虎生风;苏牧则武艺精湛,剑法凌厉。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时,拓跋雄突然发现后方又有一支军队杀来。原来是郭敬之担心苏牧有失,率领一部分青岩城的守军前来支援。
拓跋雄见势不妙,知道再继续下去,北越军必将全军覆没。他果断下令:“撤!”北越军在拓跋雄的带领下,狼狈地逃出了山谷。
苏牧看着败退的北越军,并没有下令追击。他知道,北越军虽遭重创,但实力仍不容小觑,且南庆国和西楚国的军队还在附近,他必须保存实力,应对接下来更为复杂的局势。此次埋伏虽未彻底消灭北越军,但也大大挫了他们的锐气,为青岩城的防御争取了宝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