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柳书记好奇自己和小王记者的关系,宋远笑道:“认识啊,王记者就跟我亲姐一样!”
小王记者听到这话非常开心,两个眼睛笑成了月牙形:“就是,小宋远就是我亲弟弟!”
这下把柳书记弄得更糊涂了,心里也高看宋远三分。毕竟群众日报随便来个记者都这么熟,宋远的人脉很强啊!
要是换成上辈子,宋远会老老实实的说出认识小王记者的经历,但如今又混了两年官场有了新的感悟,做人太实在还是不行。
就像曾经看过的一句话说得好: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也是类似的道理。
把三个人迎进办公室再拿出珍藏的好茶泡上,宋远笑道:“柳书记、黄哥,尝尝这茶叶。木器厂王厂长送我的,据说是正宗的狮峰龙井!”
柳书记也爱喝茶,闻言笑道:“那我可要尝尝了!”,心里却感慨宋远果然人脉不俗。
坐下品了一会茶,黄记者笑道:“宋厂长,前天你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非常好。上面安排我和小王来采访一下你,是怎么想出这个口号,又是怎么践行的。”
宋远这才恍然大悟怎么突然有记者要采访了,他原本还以为是因为创汇呢。
略一思考宋远就从头开始讲了:“我是农民的儿子,出生在抗战年代。从小我的父亲参与游击队打鬼子,家里的农活就由母亲带着我一起干!”
…
记忆深处中上辈子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经历,让宋远挥洒自如。先从自己的经历讲起引申出自己的初心,再通过学习和实践领会出深层的含义,最终融为自己的行动准则等等。
滔滔不绝说了半个多小时,宋远讲的有思想、有高度、有理论有实践。信念、奉献、担当都被他说了个遍,听得柳书记都在心里直呼小宋这思想觉悟,比自己强的不是一点。
至于在旁边埋头记录的黄记者和小王记者,更是写的手都酸了都不敢停下。毕竟宋远口中的很多后世习以为常的句子,在现在那就是名副其实的“金句”!
比如宋远随口说了句今后要不负韶光、砥砺前行,就听得小王记者一双美目连闪,黄记者眼中大亮。
而旁边的柳书记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草包了,理论比不过就算了,这文化也比宋远差太多!
看档案他不是初中毕业吗?
秃噜秃噜说了这么多,宋远也是想帮小王记者一把。自己又不靠文章吃饭,脑子里这么多金句留着一点用也没有,不如说给两位记者,结下一份友谊。
同样的句子在自己手里那是明珠暗投,但两位记者绝对可以让它大放光芒、家喻户晓。
又说了七八分钟,宋远才意犹未尽的笑道:“我说完了,说的不好还请两位大记者多多包涵啊!”
小王记者顿时觉得宋远是在明目张胆的炫耀,举起小拳拳就打了过来:“让你给我装!”
宋远连忙向后躲去:“姐,君子动口不动手啊!”
黄记者笑呵呵的拉住小王记者:“知道你姐弟俩感情好,先办正事!”,她才罢休回到位置上。
翻着手里的笔记本,黄记者开始提问,了解宋远的各项发明。
听到拉杆箱创汇数千万美元,就连柳书记都震惊不已,他之前只知道这玩意卖的挺火,没想到能这么火。
又聊了半个多小时,黄记者起身笑道:“宋厂长,我们还想采访一下厂里的工人,麻烦您安排个人带着吧!”
宋远微微一怔笑道:“好的,没问题!”,转头叫来穆主席陪同。
穆主席很快就到了宋远办公室,听明白缘由以后自然心里有数,带着他们去采访原来五金厂的老员工。要不万一他们找上个刚调过来的农机厂工人,再一通胡说八道怎么办?
黄记者他们在厂里采访了七八个工人,没有一个是说宋远坏话的,把他都夸上了天。
问起原因,工人们异口同声的说道:“记者同志,你是不知道我们厂以前是什么样的。当时的五金厂就几十号人,每个月接的活干下来刚够发工资!”
“宋厂长来了以后,带领我们先是搞出来了压水井,又搞了拖拉机和拉杆行李箱。如今我在厂里分了房、工资也涨了,这都是宋厂长的功劳!”
“就是,我家八口人住五十平方的房子,之前谈了个对象因为没地方住不敢结婚。宋厂长来了以后厂里新建了宿舍楼和家属楼,我也分了一套。不但结婚了还把老爹老娘也接过来,让弟弟妹妹们也宽松一些!”
更有口才好的工人开始给两位记者讲起宋远怎么带领他们制造出的新产品:“两位大记者我给你们讲,宋厂长搞四轮拖拉机的时候,我是看着他画出来的草图,王师傅带着我还有七八个人一起做出来的样品!”
“实验的时候宋厂长也三天两头蹲在我们车间,一点一点修改设计,最后才搞出来现在畅销的四轮脱落!”
“对对,还有我!宋厂长教我们做拉杆行李箱,那轮子都是我一点一点车出来的!可惜那些设备都留在交道口厂区了!”
采访完这些人,黄记者向穆主席说道:“穆主席,我刚听同志们提了好几次交道口厂区,那里是干什么的?”
穆主席解释了一番,那里现在是研发新的轻工业产品的地方,两位记者当即要去看一看。
穆主席自无不可,带着两位记者就直奔交道口了,齐副厂长在这里也做好准备:新式的拉杆行李箱、女包都摆了出来!
果然,两位记者见了这拉杆行李箱和女包都有点挪不开眼睛,黄记者想着经常出差有个这么方便好看的行李箱作用就大了,而小王记者眼神中明显的在说想要!
听穆主席说过两位记者是干什么来的,齐副厂长大气的说道:“两位记者,这些都是我们厂的样品,也不太好销售了。两位记者要是有看上的,我给你们个成本价!”
等两位记者从交道口厂区回来的时候,一人手里多了一个拉杆行李箱,里面还装着女包。
而小王记者不但行李箱里装了两个女包,手里干脆就再拎了一个!
穆主席心中也安定下来,就冲着这些箱包,这两个记者也会把宋厂长好好夸一顿吧!
回到东风厂宋远办公室的时候,就听见宋远在接电话:“领导好,什么?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资料明天能到天津港?还有4辆整车?”
“明白,谢谢领导关心!”
接着就看到宋远一脸笑容的抬起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