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西北找了个没人地方把他从乡下唯一带进金陵的东西拿了出来。
村长顾大牙门口被他尿了一壶的破瓷瓶。
确切点说,是件瓷笔筒。
后来顾西北把这件笔筒给擦洗干净了。
发现这件笔筒还当真是件货真价实的古董。
清康熙的五彩人物诗文笔筒。
这件笔筒除了豁了个口,总体品相其实还是不错的。
笔筒外绘五彩人物图。
江岸边一钓翁,悠闲的坐在草地上,挽着裤脚。
画片上有诗文:徘徊欲把蓑衣当,只恐明朝是雨天
笔筒绘画生动活泼,将渔家钓翁自在逍遥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人物神态逼真,妙趣横生,与山景水色融为一体。
瓷器施彩鲜艳,具有鲜明的康乾时代特色。
这笔筒,如果是件完好的全品货,顾西北预估其价格应在7万到10万之间。
但是,豁口了,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去熟人的店,能买到2万。
如果是不熟的,被宰到一万,甚至七八千那也是正常的事。
不过话说回来,这顾大牙是死了多年的五保户的钱都黑。
结果放在眼皮子底下的钱却不知道捡。
这笔筒,讲真,但凡对古董知识有所了解的人,不说眼力了。
都不会扔在门口尿尿。
这人啊!什么钱是你的,什么又不是你的。
都是命!
顾西北原打算把这件笔筒带回金陵后,找机会把那个豁口给修补修补。
修补古董,他有这个本事。
好歹,他也跟做假古董的老师傅学过十几年,修补个笔筒那是小菜。
但,现在他没时间,急等着用钱呢!
听说健身很花钱!
之前办完卡,前台美女就给他推销什么健身的衣服、什么蛋白粉等。
尤其那蛋白粉,说健身必须得吃,效果好。
但是贵!
一罐好几百!
一周得一罐!
所以顾西北没时间修补了,直接卖了先。
他拿着笔筒去了古玩城。
金陵东南古玩城!
不,现在已经改名为百花古玩城。
他对这里的每一个古董商都熟的很。
知道谁家实在,谁家最黑。
当然,古董商,没有不黑的。
古董这个行当的性质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所以,黑,那是这个行当的特性。
所谓实在,只是相对而已。
古董商们向来都是看人下菜。
集珍堂,是金陵古董圈子内相对来说对待圈外人开价比较不友好的古董店。
如今,他顾西北,就是圈外人,生面孔。
顾西北第一家就进了集珍堂。
因为集珍堂位置好,在古玩城的入口处。
顾西北想先进去探个底价。
集珍堂的老板,孙集正。
这人是圈子里出了名的压价王,开价很黑,尤其对外行。
而古董行,开价这事看上去很随意。
一万块的东西,卖家能开出一千万来。
而买家则是相反,一百两百都能开的出口。
所以开口价其实不重要,关键看最后愿意什么价成交。
而成交价如果给的低,那大多数只有一种情况。
眼力不够!
古董行内有一句名言:眼力不够,价格来凑!
意思就是眼力水平不够,不能确保古董的真伪和价值,那就拼命的压价,用白菜价进货。
白菜价买进来总是不会亏的。
就算亏那也是很有限。
而万一运气好,踩狗屎了呢?
那岂不是大赚么!
这集珍堂的老板孙集正就是上面说的典型古董商。
眼力不够,所以给价是出了名的低。
甚至有开口黑的外号。
这集珍堂也算是古玩城里最常与客户吵架的门店了。
因为价格压的太低,时常被客户骂街。
这顾西北拿着他的笔筒都还没进门呢,就听到里面骂了起来。
“你到底懂不懂古董啊?什么眼力!这是假的?”
“老先生,我没说假的!我又不是不要,不是给价了么?”
“你给三千块,工艺品也不止这个价啊!你还不如说这是假的呢!”
“呵呵!真假各家有各家的看法。我就给这个价,能卖我们就成交,不能卖你可以去其他家问问。”
集珍堂里,茶桌边老板孙集正端起茶杯喝茶。
顾西北漫不经心走了过去。
看见一位六十多岁年纪的男人正在收拾茶桌上的锦盒。
那是一件佛像。
顾西北瞄了一眼,说实话,这一眼看过去。
他心想也难怪孙集正开价三千了。
因为这佛像品相属实太好了。
金光灿灿,看上去就跟新的一样。
而古董行里,越是眼力不济的人越是怕品相太好的货。
这是一件铜鎏金的金刚菩萨。
这件菩萨像先不说真假,单说造型工艺那也是极好的艺术品一件。
这件鎏金金刚菩萨像,头戴花冠,顶束发髻。
髻顶按半杵,耳际宝缯呈花朵形向外翻卷。
菩萨额头饱满,眉目俯视。
眉间白毫,鼻梁高耸,法相庄严。
上半身裸露,下身贴体薄裙,腰间束宝带。
周身装饰精细繁缛,胸前饰项圈和长链,手足饰钏镯,这些装饰造型美观。
而且上面都嵌有绿松石。
这绿松石的品相也是相当完美,几乎没有瑕疵。
金刚菩萨持结跏跌坐于双层莲花宝座上,双手置胸前交叉,结金刚殊胜印。
全像体态优美舒展,造型大气完美。
讲真,如果是件真品,那属实是件难得的好货。
当然了,不是品相好的东西就价值不菲。
古董,还要看品类、时间,以及背后有没有故事等等。
这些才是决定其价值的根本。
这件金刚菩萨是典型的藏传佛教造像。
从造型工艺分析,应该是明朝的东西。
如果是真,价值应当在25到30万之间。
当然,前提得是真的。
那,是真的么?
顾西北自然也是不能确认的。
他虽然眼力很高,但也不是黄金眼啥的,不可能瞄一眼就能定真伪。
不上手看,那是不可能下鉴定的。
尤其如此品相绝佳的东西更是要跟老中医一样望闻问切的。
这里顺带一提,那些短视频上所谓直播鉴定古董的,九成九都是剧本杀。
别人不知道,他顾西北是太清楚了。
因为,他可是学过十五年做旧的人。
假古董做成看上去一模一样那是最基本的功夫。
所以,在古董行里,千万别只相信眼睛。
因为,一定会打眼!
而且,眼睛是最会骗人的。
所以,耳朵、鼻子、嘴巴,手脚等等。
一切五官都要用起来!
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被打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