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生和徐审义二人离开之后,房间里就只剩下了老段父子三人。他们彼此对视一眼,似乎心有灵犀一般,一同起身走向老段的书房。
一进入书房,老段便直接开口问道:“这次你们回北平,能在这里待多久啊?”
段宏业赶忙回答道:“父亲,我在回来之前,已经把上海那边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所以这次回来,可以多陪您几天。而且,卢叔、小嘉、铁林还有杜老大他们都在那里,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老段听了段宏业的话,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点了点头,表示对大儿子的安排很满意。接着,他的目光转向了段宏谟。
段宏谟见状,微微一笑,说道:“父亲,我可能待不了太久。春节过后,我就得赶回那边去了。毕竟,那边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去盯着,而且士兵们也正在训练呢。现在直皖之间的矛盾已经很明显了,我得赶紧回去做些准备才行。”
老段听完,再次点了点头,他知道儿子说的是实情。不过,他还是说道:“我知道你忙,但春节的时候,你还是先跟我去拜访一位老友吧。这位老友对你将来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段宏谟稍作迟疑,便迅速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然而,在他内心深处,却不禁暗自嘀咕:“这老爹究竟在打什么算盘呢?他口中所说的那位老友究竟是何方神圣,竟然需要我亲自前去拜访?这里面肯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内情,绝对有猫腻!”
老段将段宏谟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对于二儿子心中的疑虑,他自然是心知肚明。但他并未戳穿段宏谟的心思,只是微微一笑,似乎对这一切都胸有成竹。
一时间,书房内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之中,只有偶尔传来轻微的呼吸声。就在这令人有些尴尬的氛围中,老段突然清了清嗓子,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
“既然没什么事了,你们就先回去歇息吧。”老段的声音温和而慈祥,“赶了一整天的路,想必你们也都累坏了。”
段宏谟和他的兄长对视一眼,两人心领神会,他们明白,父亲既然已经这么说了,显然是不想再聊别的,于是二人也识趣的回去休息了。
忙碌的时间总是飞快,转眼间春节已至,在这个传统佳节里,段宏谟的日程安排异常紧凑,他不仅要前往军队慰问士兵,还要前往北大与复兴党其他几位骨干召开碰头会。
会议伊始,陈仲甫率先发言:“委员长,北平这边我们几个已经成功地将复兴党的思想传播开来,并且得到了众多年轻学子的热烈拥护。目前来看,这里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了。经过我们的商议,我们希望将适之和豫才留在北平,负责北平地区的党员发展工作。而我个人则打算前往上海,继续传播我们的思想。”
段宏谟听完陈仲甫的话,微微颔首表示同意,并说道:“我完全尊重你的决定。到了上海之后,你可以联系铁林以及小嘉他们,让他们协助你开展工作。目前我们在上海的活动主要集中在租界和军队中,对于大学这块领域,确实需要好好布局一下了。”
听了段宏谟的话,陈仲甫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地说道:“我们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才有了这个计划。如果不是因为守常现在负责军工生产,脱不开身,我肯定会拉着他跟我一起去的。”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守常的些许遗憾,但也明白军工生产对于当前局势的重要性。众人听完,纷纷露出会心的微笑,似乎对陈仲甫的想法心知肚明,毕竟二人也是知己。
紧接着,段宏谟开口问道:“那打算什么时候去呢?我好提前给你做些安排。”
陈仲甫稍作思考,然后果断地回答道:“过完节就去,时间紧迫,不能再拖延了。毕竟早点布局,才能早日实现咱们的计划。”
他的语气坚定,显示出他对于此次行动的决心和急迫感。
众人经过一阵商议后,敲定好接下来的发展计划后,段宏谟便离开了北大,然后去了保定军校。
这次去保定军校主要是想趁此机会多拉拢一些人跟自己混,毕竟随着队伍的扩编,说不缺人那肯给是假的。
而叶询在得知段宏谟要来之后,心情异常激动,他早早地便来到了校门口,翘首以盼地等待着段宏谟的到来。
终于,段宏谟的身影出现在了叶询的视线中,叶询立刻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过去,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长官,我还有半年就毕业了,您打算怎么安排我呢?”
段宏谟看着眼前这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笑容。他拍了拍叶询的肩膀,说道:“正好队伍在扩编,你想去哪里呢?北平、山东还是上海?我现在比较缺人手,如果你有感觉不错的同学,也可以介绍给我。”
叶询听了段宏谟的话,眼睛一亮,他略微思索了一下,回答道:“还真有几个不错的同学,等下我介绍给您认识。”
说罢,叶询领着段宏谟来到了自己的宿舍。一进宿舍,叶询便迫不及待地跑去找他口中所说的那几个同学了。
没过多久,叶询就带着几个学生回到了宿舍。这些学生看起来都有些拘谨,但眼中却透露出对段宏谟的好奇和期待。
段宏谟看着眼前的众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温和的笑容。他轻声说道:“诸位,既然我们今日相聚于此,不妨先彼此认识一下。想必叶询那小子已经将我的身份告诉你们了,所以我也就不再赘言。”
众人闻言,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似乎有些犹豫。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人率先站了出来,自我介绍道:“在下楚晴波,见过段先生。”接着,其他人也纷纷效仿,依次介绍起自己的姓名。
当段宏谟听到他们的名字时,心中不禁一动。他对这些名字可是耳熟能详,因为在后世,这几人可都是声名远扬的人物。楚晴波、邓择生、郝锡九、谢溥福、周浑元,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段传奇。
段宏谟心中暗喜,他觉得自己的计划似乎有了更大的成功几率。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准备再次施展他那独一无二的忽悠大法,试图说服这几位投奔自己。
只是,段宏谟不知道的是这几人已经被叶询发展为复兴党员。
所以即使段宏谟不忽悠这几人也打算投奔自己,不过看到段宏谟如此爱财才,更坚定了他们的决定,由此段宏谟麾下又多了一些军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