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特战队,段宏谟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基地。他心里装着一件重要的事情,必须要跟李守常当面交代清楚。
一见到李守常,段宏谟便开门见山地说道:“目前我们的所有工厂都已经顺利运转,步入正轨了。不过,飞机的研发对我们来说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但火炮和工业机械的生产,你可得多费点心啊。另外,之前我让你秘密研究的新式步枪,现在有没有什么进展呢?这个项目一定要绝对保密!”
李守常认真地听着段宏谟的话,然后回答道:“火炮的生产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品已经制造出来了,现在正在进行试用阶段,后续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它。工业机械目前也在生产研究中,有了工业母机和德国工程师的帮助应该问题不大。至于新式武器的研发,由于都是我们自己人在研究,所以进度相对慢了一些,但也已经有了一些眉目。
还有就是飞机的事情,即使我们能够成功制造出来,试飞也是个大问题。我们既没有专业的飞行员,也没有合适的场地,而且就算这些条件都满足了,也很容易暴露我们的计划。您看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听了李守常的话,段宏谟陷入了沉思之中。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对李守常说道:“这样吧,我们先尽快制作出成品。然后我会先从国外采购几架飞机,并在军营附近建造一个机场。这样做不仅可以混淆敌人的视听,还能让我们的试飞不那么容易被发现。”
接着,段宏谟继续说道:“至于飞行员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培训。毕竟,现在皖系已经拥有了飞机,我们不妨向老段讨要一些飞行员来应急。这样既能解决当前的燃眉之急,又能为我们自己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听到段宏谟的这番话,李守常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他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段宏谟的观点,并说道:“那就按照你的建议去做吧。基地武器生产的事情由我来负责安排,其他相关的问题就交给你来解决了。”
段宏谟微微一笑,说道:“好的,那就这么定了。不过,我等一下就要回济南了,这边的事情还得麻烦你多费心。好在现在电话都已经安装好了,有什么问题你可以随时打电话给我。”
李守常也笑着回应道:“放心吧,我会处理好这边的事情的。你在济南也要多注意安全啊。”
随后,段宏谟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沂蒙山,踏上了返回济南的路途。
在段宏谟专注于处理军工基地和特战队事务的这段时间里,国内的局势风起云涌,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其强大的轨迹似乎难以阻挡。
1918 年 5 月。这一时期,孙大炮在南方军政府中遭遇排挤,处境艰难。经过军政府的改组,孙大炮最终被迫辞去职务,并黯然离开广州,前往上海。面对这一局面,段宏谟原本有意采取一些行动,但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毕竟,他心中的后世思想让他不忍心去做这样的事情。
与此同时,周豫才在文学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风暴。他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这部作品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此后,周豫才又陆续发表了《阿q正传》、《呐喊》、《彷徨》等一系列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更起到了对国民思想的启蒙作用,为中国的复兴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当温州爆发流感的消息,传到了段宏谟案前。段宏谟脑海中猛地浮现出 “西班牙流感” 的恐怖阴影。1918 年那场席卷全球的大流感,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惨烈景象,令他心悸不已。
即便段宏谟在忙着军工基地的事情。还是语气严肃地给卢小嘉发去电令道:“马上动用军队,对所有感染者实施严格隔离,一个都不许遗漏!同时安排宣传队伍,深入大街小巷,向百姓普及防护知识,务必让大家把水烧开后再饮用!”卢小嘉收到电令后,没有丝毫耽搁,迅速调集军队,奔赴抗疫一线。
然而,尽管段宏谟等人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流感还是如野火般蔓延开来。短短数周,疫情从温州扩散至周边城市,这场被称为 “西班牙流感” 的疫病,终究还是在华夏大地肆虐开来。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段宏谟纵有万般能耐,也深感力不从心。他能做的,只有凭借后世的防疫知识,在自己掌控的地盘上,全力做好防护工作,尽可能减少损失。
随着时间进入六月。在天津的阴暗角落里,徐树铮还是将陆建章秘密逮捕了起来。按照徐树铮最初的想法,当场就想处决陆建章。但被徐审义急忙劝阻,一番激烈争论后,徐树铮最终妥协,决定先将陆建章秘密囚禁起来。这一事件,如同导火索,进一步激化了直系与皖系之间原本就紧张的矛盾。
与此同时,南方与北方的军队在经过数月的大战后,终于在六月达成了停战协议。随着停战命令的下达,战火逐渐平息,国内迎来了暂时的和平。百姓们紧绷的神经,终于有了片刻放松。
……
六月底,段宏谟赶到济南。踏入督军府,他一眼就看到梁老和蒋方震满脸不满地盯着自己。
平日里雷厉风行的段宏谟,此刻也不禁有些心虚。毕竟这两人,一个智谋过人,一个军事才能出众,是他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段宏谟脸上堆满笑容,快步迎上去说道:“二位辛苦了!这一次由于事情比较重要,耽搁了不少时间,这段时间全靠二位的帮助才能让我安心处理军工那边的事,实在是过意不去。” 说着,他亲自为两人斟茶,试图化解这略显尴尬的气氛 。
梁、蒋二人原本就没放在心上,听到段宏谟这番带着歉意的热乎话,相视一笑。梁启超捋了捋胡须,半开玩笑地叹道:“你这可算回来了,老头子我最近忙得脚不沾地,这下能松口气了吧?”
段宏谟笑着上前,为梁启超续上茶,言辞恳切:“梁老,您可千万不能松劲儿!有您坐镇,我心里才踏实。您瞧,在您的悉心谋划下,咱们山东如今是百业俱兴,一片繁荣。往后还得仰仗您多指点呢!”
两人正说着热闹,蒋方震看着这一老一小你来我往 “扯皮”,忍不住出声打断:“先别唠家常了!北平刚刚发来急电,询问咱们是否愿意抽调队伍,前往海参崴护送侨民回国。段老那边还等着咱们答复呢,你们怎么看?”
听闻此言,段宏谟和梁启超瞬间收起笑容,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段宏谟低头沉思片刻,目光逐渐坚定:“这是难得的好机会,当然要去!海参崴本就是咱们的土地,早晚得连本带利收回来。当下护送侨民,既能彰显我们的担当,也能为日后收回失地埋下伏笔。立刻给北平回电,就说我们愿意接下这个任务!”梁老也点头同意。
安排妥当后,段宏谟在督军府坐定,开始认真听取梁启超、蒋方震对这段时间政务和军事工作的详细汇报。三人时而激烈讨论,时而陷入沉思,灯光彻夜未熄,为即将展开的行动做着周全的谋划 。
注:海参崴撤侨是个持续过程,从1918年开始到1920年结束,日本到1922年才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