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面试者留了半个月时间。
这也是“面试”的一部分。
半个月时间很长。
拿到了最普通的课题,你会怎么做?
上网查资料,寻找外界帮助,还是拖一天算一天?
还是用AI帮助写报告?
能坐在“重大专项工程中心主任”的位置,是不是AI作弊,他们看不出来?
笔试结束后。
就有两份特别优秀的简历,摆在万东的办公桌上。
一个叫徐长盛,哈工大名师的弟子。
参加过嫦娥五号工程,专业知识极为扎实。
一个叫李苗苗,她简历里夹着长征九号总师的推荐函,火漆印还泛着金辉。
这两个好苗子,早早被航天系统盯上了!
问到是谁率先完成了课题,万东首先想到他们。
只是……
李秘书摇摇头,“是,是那个笔试成绩第一的同学。”
“哦。”
万东略显失望,“呵,考试侠。”
15个进面试的人,都完成了背景调查。
笔试第一,万东自然也关注了。
只是他的背景调查不好看:连续五个月蜗居出租屋的外卖订单记录,数不清的国家图书馆检索日志,房东报警开门,生怕他死在自己出租屋中,一年来,全国各地参加公务员考试。
万东对他的印象并不好。
万东揉了揉太阳穴,“去组织专家审查吧,一切按流程来,专家组觉得合格,就通知他过来三轮面试。”
李秘书愣了愣,没有多说什么,退了出去。
这份邮件,万东主任不看?
也对。
一共招三个人。
有两个人几乎是定了,面试答辩,都是走流程。
也只有徐长盛、李苗苗发来的邮件,万东主任才会亲自参加评审吧。
李秘书将邮件送到专家组手里,就回自己办公室工作。
他该协调行政部门,为“行星防御岗”设立单独办公室了。
行星防御岗隶属于“国家重大专项工程中心”,而中心隶属于“国防科工局”,国防科工局直接隶属于国wu院。
招三个人。
跟主任沟通后,还是给三个人单独安排办公室。
人员招募齐全后,接下来一段时间,他们的主要职责:监测近地小行星,开发预警与防御技术;对接国家2030年小行星防御试验;参与国际合作。
至于怎么开展工作,就需要被招募者自己思考了。
李秘书正在安排办公室呢。
专家组郭教授没敲门直接冲了进来。
脸上难掩兴奋,眼镜掉了都没有去找,“李秘!那报告,是哈工大那孩子发过来的吧?天啊!他们哈工大疯了吧!为了一个面试报告,什么压箱底的东西都掏出来了?”
李秘书,“???”
啥?
什么哈工大?
“万主任在不在单位?”
郭教授呼吸急促,“快!快去请万主任!老天!哈工大这次给我们掏出好东西了!哈哈!还写一半留一半,故意给我们留钩子!”
那份邮件报告,专家组看过了。
核心思想:【如何将近地小行星合理开发,助力人类经济发展】。
起初看到这句话。
包括郭开明在内,所有人都会心一笑:让你做报告,你倒好,直接给我写科幻小说?
但看过之后,他们疯了!
不多时。
万东也过来了。
“老万,你快来!老实说,这是不是哈工大把他们压箱底的东西掏出来了?”
数学专家正拉着黑板,写满了公式在推算,“我的天啊,使用这种模型,能将小行星预警期从十年,缩短到三个月啊!”
“你看看这个轨道计算模型!他用混沌理论重构了雅可比积分……这公式太美,太简洁了!”
万东一进来就被暴击!
哈工大?
不啊!
哪里来的哈工大?他疑惑的看着李秘书,“你是不是弄错了?”
李秘书坚定的摇摇头,“没有弄错啊。”
郭开明更加激动,示意切换下一张图片。
投影仪上,很快出现了一张纳米陶瓷涂层的显微结构,模拟动画正在均速旋转。
郭开明扶了扶眼镜,“各位,应该都知道西北基地,正在研究抗辐射材料合成方案吧?”
咚咚咚,他敲响了黑板,“这份报告中提到的材料结构,跟西北基地研究的方案,有九成相似!如果不是圈内人,我想说,要么有间谍泄密,要么……他是个天才!”
不会是间谍泄密,因为背景调查,都是委托国安局做的……陈望,很干净!就是个想进体制内的宅男!
天啊!
万东心里咯噔一下:这,这下,要捡到宝了?
报告标题:《近地天体防御性开发方案》。
此刻在大屏幕上,格外显眼。
报告精华部分被提炼出来:千牛级霍尔推进器的三维解剖图、小行星轨道捕获的数学建模、原位资源精炼的工程流程图等等。
“还有这里!大家看这里!”
航天专家王院士也参与了这次评审。
只是没想到,捡到宝贝了。
激光笔翻页,很快到了千牛级霍尔推进器三维解剖图,“电磁约束取代传统喷管,将比冲提升了三个数量级,报告中提到,将或霍尔推进器推力提到6000牛,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只是,报告中给到的数据,还是太少了!”
龙国hEt-450霍尔推进器,最大推力是4.6N。
而这份报告中提到,可以将推进器推力,提升到6500N!
甚至还给出了升格技术路线。
要知道。
在宇宙空间,80毫牛的霍尔推进器,就能推动180吨重的天宫空间站。
如果推力提升到千牛级,意味着,人类将拥有在宇宙空间自由飞行的航天器啊!
2016年时,大鹰国发射的“奥西里斯-雷克萨”号探测器,2018年进入环“贝努”小行星轨道,又经过两年绕飞,2020年降落采样。
2021年启程返航。
到2023年,返回舱才在地球降落,最终带回来121.6克样本。
任务周期超过七年!
而一旦文中提到的霍尔推进器落地成为现实,小行星采样、返回,周期将会缩短到5-10个月左右!
因为人类航天器在太空之中航行,不再被动力限制!
所以专家组看到这里,才认定:只有哈工大,才能提供这种成套、成熟的技术体系。
只是他们想不明白,哈工大有如此成套的体系,为啥他们自己不落地,要送到这里来?
还要通过一名考生的手?
想要申请专项资金?
“只是,怎样将霍尔推进器推力优化到千牛级,因为篇幅问题,报告中没有详细写!”
“万主任,不管这份报告的撰写者是谁,尽快安排复试!”
“人才送到眼前了,不好好珍惜,会被其他部门给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