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马的表态让易中海有些不满,不过想想今天的正事,也就没太放在心上。
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易中海直奔主题,“今天找你,是有点小事需要你帮忙。”
巫马做侧耳倾听状,“您说。”
“这是中院的贾东旭,你应该认识。”指着贾东旭,易中海问道:“他家的情况你知道么?”
看贾东旭略有些讨好的笑脸,巫马皱起眉,“贾哥我知道,但他家的情况我还真不清楚。”
“一大爷,有什么您直说。”
“那我就直说了。”放下杯子,易中海叹口气,“你贾哥家里,苦啊。”
“他们一家五口,只有你贾哥是城里户口,你贾婶贾嫂都是农村户口。”
“前两年户籍改革,现在孩子的户口都跟着当娘的,现在他们一家五口只能吃他一个人的定量。”
“以前粮食多的时候,还可以在粮店买议价粮,现在全国粮食欠收,定量都买不齐。”
“现在过得,别说吃饱,能不饿死都算不错了。”
“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巫马悲天悯人的感叹着,“我还想着贾哥儿女双全,贾嫂温柔贤惠,婶子也是慈眉善目。”
“还拜了一大爷您这样德高望重的人为师,日子一定过的很滋润。”
“想不到,居然难成这个样子。”
他以为易中海是带着贾东旭过来,是想让他帮衬粮食,话头一转,为难道:“可惜,我只是个农村孩子,现在定量才二十多斤,养活自己都不容易。”
“不然呐,我肯定要学习院里邻居们的高尚品德,帮助贾哥。”
“不过贾哥,你也不要灰心,咱们要相信国家嘛。”说到这,他举起茶杯,有些慷慨激昂道:“困难是一时的,在x的领导下,我相信很快就可以走出困境的。”
话到了这个高度,易中海也不敢反驳,附和道:“你说的很对,我们也相信国家,相信困难时期很快就可以过去。”
“只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在都十月份,冬小麦刚刚种下地,你贾哥家里怕是等不到那个时候。”
“所以,我今天来,就是想请你帮个小忙。”
“我听说,你不是因为还没满十六周岁,暂时上不了工么。”
“我就想啊,你是不是可以先把工位借给你贾嫂,这...”
咔嚓~
巫马扔掉手中捏碎的瓷杯,眯着眼,拿了根烟出来点燃,声音无喜无悲,“不好意思,一大爷,您继续。”
易中海眉心紧蹙,虽有些不悦,不过他也知道工位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巫马这样的反应早在他意料之中,声音愈发柔和的往下说道:“我是说啊,你先把你工位借给你贾嫂。”
“这样,不但是她,连带着两个孩子就都成了城里户口。”
“有了定量,他们一家就能缓过气。”
“那,我呢?”巫马头微垂,烟气弥漫看不太清脸色,悠悠道:“一大爷,我一个农村孩子,没了这份工作,就得被当成盲流遣返回乡下。”
“贾哥一家缓过气来了,我怎么办?”
“当然不会忘了你,巫马,你先把工位借给你贾嫂,我凑一百块钱给你,你就先回家待上一段时间。”贾东旭插嘴道:“等过几个月你到了上工的年纪,我在给你发电报。”
“到时候工位还是你的,你也能赚点钱,不至于天天跑外面扛大包不是。”
“呵,呵呵~”
贾东旭的话让巫马气极反笑,这是什么新型的肉包子打狗,工位都给出去了,还能指望贾家还回来?
五、六十年代的工位继承制度是相对死板的,原则上只能是子女、配偶继承。
偶有没有子嗣,或者家人都有工作的情况,也能允许亲属继承,这就给了基层以权谋私,人情交换的灰色操作。
别看好多城里工位就五六百块钱,咬咬牙谁家都买得起,但这属于是有价无市。
谁家里还个没工作的亲戚,内部交易不但没有风险,钱没少拿,还给出了一个大人情。
偶尔能有个工位缺口出来,也不是谁都能买的。
你以为带人到厂里说一句这是哪个亲戚人家就给办入职?
幼稚,得拜神知道吧!
没点人脉关系,拿着猪头都拜不到真菩萨。
户籍、厂里人事、车间主任、甚至还有街道办或公社领导等等一系列关系,哪个不得走到位,缺了谁的一份证明,这个工作继承都是不合法的。
不但买卖双方要被以“xx主义尾巴’的名义抓起来,那一溜串的干部也别想讨的了好。
‘车间主任一支笔,工人命运在手里,调动岗位先送礼,不送银子干着急’
五、六十年代,私下买卖工位被抓的不在少数,但依然止不住这样的风气。
巫马并不怀疑易中海的人脉,钱他也出得起,今天巫马敢点头,明天秦淮茹就跟巫泰能扯上关系。
无论是侄女还是外甥女,哪怕说她是巫泰的远房姑奶奶,只要有个合适的借口,厂里就可以接收,到时候巫马想反悔,那才是叫天天不应。
还工位?
不是你巫马自愿把工位转让给巫泰的xxx秦淮茹吗?
被人欺负到这个地步,佛都他么有火,更遑论巫马。
“我这工位是我叔拿命换了留给我的,说是我身家性命也不为过。”巫马冷笑道:“两个月就给我一百块,呵,区区两个月定量才多少,这么多钱就算到鸽子市都够了,还用得着我?”
“贾东旭,你是当我傻?”
“巫马,你先别急,你还不相信一大爷的为人?”易中海并没有因为巫马的态度恼怒,温声细语的解释道:“真的只是借你工位用一下。”
“你贾嫂现在还是农村户口,如果她用你的工位暂时变成城里户口,等过上几个月,我就可以找人帮忙,把她调到其他地方当临时工。”
“不过你担心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这样吧,我做主,给你三百块押金,另外我还给你盯着。”
“如果到时候他们不把工位还给你,你就找我。”
可能易中海真的是有这样的打算,只是想拿无他的工位做个过渡,可他却不知道明年以后会发生什么。
精简下乡!
别说临时工,多少厂里的正式工都要被遣退返乡。
他易中海能牛到顶着国家政策的风头帮秦淮茹安排到临时工的岗位?
有这本事,早他么把秦淮茹塞到厂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