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大娘子带着郦寿华等人跟在赵恒派来的内侍身后,脸色有些忐忑。
身后的郦康宁和郦福慧也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
唯有郦寿华还算镇定,毕竟在汴京这段日子,郦靖宁曾带着她去赴荥阳公主的宴会,也算是见识过帝国最上层那些达官显贵的场面。
那内侍瞧见郦家众人这般状况,轻笑着开口安抚道:“郦夫人,您切莫担心,郦状元在西北立下了赫赫大功,陛下和皇后召你们过去,乃是要进行封赏。尔等到了御前,千万注意不要失礼便是了。”
郦福慧闻言,眼睛瞬间一亮,连忙急切地问道:“哥哥的消息传到汴京了?”
那内侍微微颔首,不紧不慢地说道:“郦小姐,消息刚刚传来。等到了官家面前,你们自然就知晓详情了。咱们还是赶紧前往,可千万不要让官家久候啊。”
郦大娘子听了,心中的忐忑稍稍减轻了些,但仍不免有些紧张,嘴里喃喃道:“但愿我儿一切都好……”
一行人加快了脚步,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御前。郦家众人赶忙跪地行礼,齐声说道:“民妇(臣女)拜见陛下、皇后娘娘。”
赵恒面带微笑,目光温和地看着郦家众人,说道:“郦卿为朕分忧,在西北前线屡立奇功,实乃我大宋的栋梁之材。朕念及你们对郦卿的养育教导之功,特予嘉奖。”
赵恒顿了顿,与刘娥对视了一眼,目光中似乎传递着某种默契。随后,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陕西经略安抚使郦靖宁于西北定乱,郦氏养育有恩,德行可嘉。特封为安定郡夫人,以此酬功,钦此!”
郦大娘子乍一听,整个人瞬间有些发懵,大脑好似当机了一般,一时没反应过来。
还是郦寿华反应快,赶忙轻轻拉了拉母亲的衣角,低声提醒道:“母亲,快谢恩。”
郦大娘子这才如梦初醒,连忙跪下,声音带着几分激动与惶恐:“民妇谢陛下隆恩。”
这时,刘娥微笑着,语调温和地说道:“来人,为安定郡夫人及眷属安排座位!”
一名宫女脆生生地应命,等到桌子抬来之时,宫女微微欠身,恭敬地问道:“官家,娘娘,不知这座位安在何处?”
刘娥抬眼望了望四周,似乎在思索合适的位置。
就在此时,荥阳公主忽然盈盈起身,笑意嫣然地开口道:“皇兄,皇嫂,这郦先生与我也算故交,此前也多有来往。
且他在西北立下大功,射伤了那张元,也算是为我报了杀夫之仇。
不若就将这安定郡夫人及郦先生诸位妹妹的位置安在我身旁,我却是要好生感谢一下郦夫人。”
赵恒与刘娥闻言,皆是点了点头。刘娥轻声道:“好,那便请安定郡夫人和郦家几位小姐入座吧。”
郦大娘子带着郦寿华等人又是行了一礼,缓缓坐在了荥阳公主旁边的位置上。
坐下后,郦大娘子也是连忙对着荥阳公主施了一礼。
崔明月却是主动与郦寿华打招呼道:“寿华姐姐,那日与姐姐相见之后,却是因为事务繁杂,无法与姐姐出来游玩,还请姐姐莫怪。”
郦寿华赶忙微笑着回应道:“郡主说的哪里话。”
崔明月却是笑着道:“寿华姐姐何必如此生分,唤我明月即可。”
而在场的命妇勋贵见此盛状,却都是心生艳羡。
庞家三姐妹这边,庞怜燕心生艳羡,心中不禁叹息道:“若是庞家子弟有像这郦状元如此能耐者,又何必送我入宫做那囚鸟呢?”
其他勋贵人家纷纷将目光投向郦大娘子身旁的几个女儿,心中暗自思量:这郦状元深得圣心,不仅文能高中状元,武能在西北立下赫赫战功,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
照此形势发展下去,假以时日,必定能登上宰辅之位。若是能与这郦家结亲,那家族的富贵定然能够绵延不绝。
一时间,不少人心中都打起了小算盘。有的在琢磨着自家适龄子弟,盘算着如何找个契机与郦家攀谈;有的则在思考着通过何种方式,能让郦家对自家留下好印象。
此时,远在西北的郦靖宁正全身心地投入战事,对汴京发生的这一切毫不知情,更不知自己的几个妹妹已经被众多有心人盯上。
这时,赵恒又望向郦大娘子,开口问道:“安定郡夫人,怎么这次入京,只见郦家的女眷,不见郦家的男丁?”
郦大娘子赶忙起身,恭敬答道:“回陛下,民妇的相公和幼子在洛阳料理族中事务,一时难以脱身,故而只有我等女眷先行入京。”
赵恒闻言,不禁好奇道:“郦卿文武双全,想来除了安定郡夫人教导有方,家中必然也有深厚的家风承袭。却不知这郦家在洛阳是以何谋生?”
郦大娘子赶忙恭敬回道:“回禀官家,家中在洛阳一向是以诗书传家,耕读为本。除此之外,也经营着些商铺,以此维持生计。”
赵恒微微颔首,脸上露出赞赏之色:“以耕读传家,甚好。虽说经商被视为末流,但货殖天下,亦是我大宋繁荣昌盛之本。”
说罢,他目光向下首望去,高声喊道:“沈万三何在?”
只见沈万三从人群中不紧不慢地缓缓站出来,恭恭敬敬地拱手行礼道:“沈万三拜见陛下。”
赵恒点了点头,开口道:“沈卿,郦卿乃国之重臣,日后你麾下的生意若是有用人之处,不妨多用用这郦家之人,也算是让郦卿能够安心为国效力,无后顾之忧。”
沈万三赶忙拱手应道:“遵旨,陛下放心,臣日后定然与郦大人的父亲多走动,若有合适机会,定不会忘了郦家。”
而在场的勋贵大臣们见状,心中更是羡慕不已。要知道,这沈万三可是大宋首富,富可敌国。
虽说他手底下的生意大多已与皇家紧密结合,成为皇帝的私库,但正因如此,若是能与沈万三搭上关系,那便等同于官家送来了富贵买卖。
长久以来,官家也是以此方式拉拢朝中重臣的人心,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的高薪养廉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