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晚的襄阳侯府,在表面的平静之下,清理了不少的肮脏出去。
顾鹤都不知道,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有多少人为了自己而丧命。
不过也正因为此,他才能心安理得好吃懒做,醒了吃,吃了睡,无忧无虑。
这中间又过了一个百日宴,侯府内依旧是宾朋满座,热闹非凡。
而且或许是因为顾鹤日渐茁壮,这次他被抱出来见客的时间也格外长。
顾鹤瞪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繁华的世界,好生看了一场热闹。
望着这熙熙攘攘、富丽堂皇的景象,不禁让人感叹:强汉、盛唐、富宋,这“富”字用在当今,真是贴切至极。
只见侯府内灯火辉煌,金碧辉煌的大厅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绸缎和彩带,宛如一片绚烂的云霞。
桌上摆满了珍馐美味,香气四溢,很多东西都是顾鹤前世见都没见过的。
甚至侯府的富庶,还不仅仅体现在这些表面的繁华上。
就在侯府的仓库里,还堆满了金银财宝、粮食布匹,应有尽有。
侯府的田产、店铺,更是遍布大江南北,日进斗金。
当然,做为世镇襄阳的存在,侯府也不是只进不出的貔貅,日常接济穷苦百姓,修桥铺路的事,也是侯府经常做的。
平宁郡主是在满月宴后,才离开的侯府,返回了汴京城。
临走前,还给芸娘这个如今的侯府大娘子,留了几个老成的嬷嬷,帮着管理。
可即使如此,在顾鹤的眼里,自己亲娘在管理侯府的问题,依旧是漏洞百出。
也就是老侯爷刚刚才狠下死手,震慑住了人心,否则指不定要出什么乱子的。
此外顾鹤也重新认识了几个亲戚,原先芸娘只是侯府妾室,她的家人自然算不得是侯府的亲戚。
因此除了逢年过节会上门外,其余时间基本都不过来。
可如今芸娘已经扶正,并且有了诰命,那这就变成正头亲戚,也可以进行往来了。
这其中,便有一位与老侯爷年岁相仿的外公,一位二十出头、看上去憨厚老实的大舅。
两人的气质就像是很正常的种田郎,可偏偏跟这位大舅,一起过来的舅妈,眉宇间却流露出了淡淡的书卷气。
顾鹤望着外公与舅舅的面容,心中暗自嘀咕,自己那早逝的外婆,样貌一定不会差,否则怎么生出自己亲娘这般花容月貌的。
再者,这舅妈和舅舅的搭配也很奇怪,一个举止文雅,似曾饱读诗书的女子,怎会嫁入这寻常人家?
后来,顾鹤方才知晓其中缘由,舅妈确系出自一户伍姓秀才之家,家境虽非大富大贵,却也能在乡里自给自足,日子过得也算舒坦。
怎料天有不测风云,舅妈之父,那位秀才老爷突患重病,为治病家中钱财散尽,一时陷入困境。
恰逢那时,芸娘入侯府为妾,侯府给了几亩良田与二十两银子。
外公就拿这二十两银子,给他们家解决了燃眉之急,最后这舅妈知恩图报,就嫁了过来。
这次诰命下来,老侯爷便派人去把他们给接进了府,当时芸娘心里不知道多高兴。
老侯爷等着芸娘跟他们寒暄完,便说道:“这次进城,你们就别回去了,我让人在城里给你们置了些房产、铺子。”
在钱财上,老侯爷还是很大方的,也并未因舅妈一家出身平民而有所轻慢,尤其是人家女儿,刚立了大功。
然而,外公与舅舅却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以往登门的时候,就连侯府里面的管家,对他们的态度都是高高在上,就更别提见到老侯爷了。
此刻面对老侯爷的盛情,他们两个闷葫芦似的,半晌说不出话来。
还是舅妈张口回道:“我们在乡里生活也习惯了,进城了怕是反倒不适应,多谢侯爷的好心,我们心领了。”
老侯爷听了舅妈的话,微微一怔,随即笑容更甚,不贪恋侯府权势,是好事。
他在请李家人前来之前,就已经派人去调查过了情况。
随即继续劝说道:“侯府之中事情繁多,难免有些勾心斗角,芸娘性情纯良,而我也有诸多公务要忙,恐她难以应对。
我请诸位进城,也是希望嫂嫂到时能时常入府,帮衬一下芸娘。
而且城中繁华,诸事方便,我顾家在城中也有族学,日后兄长与嫂嫂诞下子侄来,尽可放进来读书练武,也算是一条出路。”
听到这话,舅妈便不由态度松动了,她是不想攀附权贵,搅到这一堆麻烦事中。
可事关到后代的事情,那情况就又不一样了。
看着几人犹豫,老侯爷也没有再强行要求,只找了个借口离开,把空间让给了一家人商量。
顾家人会想办法抢侯府爵位,但外姓人可没这机会,这也是为什么在古代,舅舅一般都是托孤的重要一员。
甚至可以说,李家的一身富贵,还得记在顾鹤身上,他们也会是最希望顾鹤平平安安,顺利袭爵的人。
等老侯爷走后,舅妈又跟芸娘问了很多,最终一家人还是决定留下来。
时光荏苒,顾鹤很快便在侯府中快乐的度过了一年,满月、百日都过了,周岁宴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而且在周岁宴上,还有一个很传统的仪式,名为试晬,也就是后来俗称的抓周,以此来测卜其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
只不过这回顾偃开就没有来,因为他的第二任正妻与腹中胎儿在难产的时候死了,自然没有心情跑这来凑热闹。
老侯爷在床前陈设大案,上摆: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账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
另外因为是武将之家,各种特制没开封的兵器也是少不了的。
顾鹤被老侯爷摆在中间,然后便是一脸期待的看着,看顾鹤会抓什么。
如果先抓了印章,则谓长大以后,必承天恩祖德,官运亨通;
如果先抓了文具,则谓长大以后好学,必有一笔锦绣文章,终能三元及第;
如先抓算盘,则谓长大善于理财,必成陶朱事业。
……
当然这个如果,是基于那确实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可问题顾鹤是一个拥有着成熟思维的孩子。
所以在所有人的期待中,顾鹤一手抓印章,一手抓文具,然后剩下的两只脚,还不忘一边勾算盘,一边勾了把剑。
主打就是要文、要武,还要钱,啥都想要。
这可是把在场的所有人都给搞愣住了,老侯爷还以为只是孩子习性,只得又把顾鹤抱起,重新来过。
结果试了几次都是这样,顾鹤每回都是完美找准这四样东西,其他什么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