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看不顺眼归看不顺眼,在事情还没有发生前,这面上总还是要装的若无其事的。
而且别看只是十个人,却依旧因为各自出身,自然的划分成为了各自的小团体。
其中顾鹤跟齐衡、顾廷煜自然是一伙,曹评虽是外戚,但同属将门出身,自然也更愿意跟着顾鹤几人。
那五个文官出身的,同样也是相互抱团,但又因为各自家中长辈政见不同,又在内部有着排斥。
要说赵祯这么些年皇帝也没白当,在权术上也是个老道之人。
纵使是面对如今新政改革派被边缘化的现在,他也把韩琦之子韩忠彦、富弼之子富绍庭给塞了进来。
他们一个七岁、一个八岁,都已经是记事的年纪。
面对将他们父亲赶出汴京的王拱辰之子王庭川、吕夷简之孙吕希仁、夏竦之孙夏伯卿,能维持住表面的和谐,都已经是家里面教的好了。
唯有李炜算是两不靠,既不跟勋贵亲近,也不跟文臣相交。
另外又因为貌丑而言少,不被赵曦待见,在学堂基本就是个透明人。
要不是顾鹤实在看不下去了,时不时地拉他一把,还真担心这家伙在宫里待久了,得抑郁成疾呢。
为此赵祯还特意找过顾鹤两次,对于顾鹤这样的帮扶行为好一顿夸,显然对于李家人,他还是真挺重视的。
五岁孩童的启蒙,纵使是在皇家,也不会太过苛刻的,只上午教一些启蒙认字便可,下午便可以休息。
齐衡因为年纪小、李炜自身原因也没有进过学,两人就陪着一起。
其余人则是由另外授课,比起他们三个就要严苛的多,但双方的课堂倒是放在了一起。
不过即使是赵曦跟齐衡、李炜相处的时间更长,他在所有人中,也依旧是最黏着顾鹤的。
至于教学日程嘛,同样是每十日一休,平日里王大儒和王尧臣两人是不住在宫中的,需每日出宫住在东华门外官署,白日再进宫。
而像是顾鹤这一帮半大小子,则被恩准可以住在学士院,虽然是在皇宫当中,可也只算是外朝。
在众人当中,除了曹评和李玮这两个外戚,就只有顾鹤能自由出入后宫,甚至顾鹤还要比这两人更自由。
这倒是也正好方便顾鹤,免了来回奔波的时间,可以用来习武。
虽然顾忠没能跟着进宫来,可赵祯在顾鹤的要求下,帮着从殿前司里挑了一位枪棒教头来继续教授武艺。
每日黄昏时分,学士院外打拳、耍棍的顾鹤,就成了宫里的一景。
没办法,在皇宫里面弓箭属于绝对的违禁品,虽然赵祯允许顾鹤来练,可为了谨慎安全,顾鹤还是放弃了,改练了棍法。
顾鹤练武的时候,不仅跟着一同进宫读书的这帮人,会聚在门口观看。
就连学士院里那些平日里舞文弄墨的文臣们,还有宫中的一些宫女,也都忍不住时不时地凑过来瞄上几眼。
不过文臣们主要是抱着批判的想法,看看是谁在这宫中标新立异,想要出风头。
可一打听是顾鹤,便像泄了气的皮球,一个个偃旗息鼓,因为他们跟心里明镜似的。
顾鹤背后有圣眷撑腰,何必为了这点小事自讨没趣呢?
倒是宫里的王庭川、吕希仁他们这帮小屁孩,个顶个的自命不凡,本就看顾鹤在宫中比他们受重视不满,如今更是自诩文贵武轻,对于顾鹤练武的事情嗤之以鼻。
要不是顾鹤不想惹麻烦,早就把他们给收拾一顿了。
后来,赵曦和徽柔也跑来凑热闹,看了几次便入了迷。
赵曦还信誓旦旦地说,等自己长大了,也要跟着顾鹤练一练,那模样,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威风凛凛的未来。
当时就把顾鹤给吓到了,要知道,若是让那帮子视礼教如命根子的文官们知晓,自己竟然将堂堂皇子引向了习武之路,那还不得被他们的唾沫星子给淹死。
于是乎,他赶忙绞尽脑汁地想办法转移赵曦的注意力,好不容易把这个小祖宗忽悠的忘却了练武的事情。
可谁知赵曦这回异常的坚持,前脚刚被转移了注意力,没过几天就又转了回来。
还特意跑去找了赵祯,一本正经地把要跟顾鹤练武的事情说了一遍,把赵祯都逗笑了。
不过练武肯定是不会练的,赵祯也不会允许,当即就把顾鹤给找了过去,让顾鹤自己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顾鹤心里那个苦啊,想尽了办法,也没有把赵曦的主意打消,那就只能顺着赵曦的毛捋一捋。
只是顾鹤自己练的这些肯定是不行的,万一要是哪里练伤了,顾鹤可负责不起。
所以在一番绞尽脑汁后,顾鹤就想起了后世流传的太极拳,顾鹤上一世大学体育课选修的便是这个。
想当年,为了那点宝贵的学分,他可是把这太极拳的一招一式都练得滚瓜烂熟,现在正好是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不仅能满足三皇子练武的心愿,还能强身健体,简直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不过,顾鹤心里也明白,就这么平平淡淡地把拳法教出去,恐怕镇不住三皇子,也堵不住那帮文官的悠悠之口。
于是,他决定给这套拳法编造一个玄妙至极的老道士故事,让它听起来既神秘又厉害。
打定了主意,顾鹤在休沐回府的第一时间,就吩咐人去找造假高手。
老侯爷如今除了上朝,基本就是闲云野鹤,没过多久就得知了这事儿,特地找上门来问:“鹤哥儿啊,你找造假高手干啥呢?”
顾鹤笑着解释道:“这不是三皇子如今非要习武,官家说这事是我引起的,也当由我来解决。
我呢,正好有这么一套强身健体的拳法,但就这么拿过去,怕是不够分量,所以,我想给它弄个响当当的名头。
正好也给那帮子不长眼的小子一个机会,看他们会不会自己往坑里面跳。”
老侯爷听了,无奈地摇了摇头:“鹤哥儿啊,你这胆子可真大,就不怕官家说你欺君?”
顾鹤哈哈大笑:“官家知道了才好,让他也看看热闹呗,说不定到时一高兴,还能赏我点什么,才不会说我欺君呢?”
可老侯爷依旧有些担心:“你这事做了,势必要跟文臣们对上,何必呢?就为了一口气!”
顾鹤语气坚定,回道:“就为了一口气,左右等我入仕的时候,朝中恐怕也该要换一番面孔了,得罪了也没什么?”
老侯爷好奇道:“你为何由此判断?”
顾鹤说道:“因为官家心中还是想要变法的,那帮参与庆历新政的臣子们,不出十年就会陆续返回,这也是老师的判断。”
老侯爷在思考过后,最终相信了顾鹤和王大儒的判断,答应了这事。
并且基于对文官们的不对付,老侯爷还积极主动的帮着给张罗起来。
这场布局的核心,乃是由顾鹤亲自操刀编纂的一段传奇故事,他巧妙地将太极拳的创始人之名,安在了药王孙思邈的头上。
因为孙思邈,本身既是医术高超的药王,又是道骨仙风的道士,一直就笼罩在层层传说之中,与太极拳的起源之说契合的很。
故事编纂完成,由老侯爷安排人回到襄阳,从那里开始传出风声造势,再请说书人将其编成故事,并在其中借鉴现代网文套路,把情节设置的跌宕起伏,增加传唱度。